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宁印象(发表于山东文学)

[游记]西宁印象(发表于山东文学)

2008-06-27    sina.com.cn

最近很忙,一直没时间上网,更没时间更新博客,今天中午抽出点时间,把以前写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很久以前写的一篇游记贴上————

乘火车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大约得三个小时的光景。因为有朋友的忠告,所以一路上极为谨慎,生怕自己会有高原反应。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高原,也就后悔自己因为紧张白白浪费了一路的风景。

冬天到西宁虽然无缘游览青海湖,但那里淳朴的民风还是让我觉得不枉此行。西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汉、藏、回、维、蒙、撒拉等多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到这里旅游的外地人甭管是哪个民族,也甭管是谁,即使无法用语言跟西宁人沟通,也不必紧张,因为每一个热情好客的西宁人都会把你当作自己的亲人。

初到西宁人的家中坐客,我被西宁人的热情豪爽惊得不知所措。

他们会为尊贵的客人端上满满一大杯加了糖和桂圆的砖茶,喝上一口,香气逼人,沁入心扉。西宁人吃饭也很有讲究,先端上麦子或青稞面做成的馍,然后上菜,待客人吃个半饱,主人又变戏法一样用小盘子端上两个酒杯,把热好的青稞酒捧到客人面前。因为主人至少要为客人连续端上六杯酒,不善喝酒的我端着这五六十度的青稞酒,心里难免打怵。外地来的客人大多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我也不例外,这倒给好客的主人省去了不少敬酒词,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即便主人一句话不说,单看他们期待的目光和热情的笑容,我也情不自禁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还有喝酒划拳、大口吃肉,让我真正体验了一回西北汉子的感觉。

西宁近郊的农村,正月里最是热闹。

或许是为了求得来年风调雨顺,淳朴的庄稼人趁着过年的喜庆劲儿闹起了社火。社火究竟闹了多少年,有多少年的历史,早已无法考究,单看他们一身的打扮,再听听当地人的介绍,就不得不惊叹民族文化的渊远流长了。

走在闹社火队伍最前的是三个大汉,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古装,脸涂油彩,手持马鞭,大概相当于开路先锋,或者是刺探情报的间谍?紧随其后的是一队人马,大约有三十多人,穿着平平常常的衣服,骑着马,肩扛各色旗帜,路过之处,踏起一路尘土,让人浮想连翩。

同行的好友见我一脸迷茫,就给我讲起了有关社火的传说。传说中,皇室发生巨变,受民爱戴的皇帝计划在元宵夜逃出城外,老百姓闻讯自发组织闹起了社火,皇帝把自己的脸上涂满黑锅灰扮做哑巴,随同的官员大臣也把自己化装成农民百姓的模样,于混乱中逃出城外,有如越王勾贱一般卧薪尝胆又夺回了自己的江山。从此以后,每年的正月里,百姓都会欢欢喜喜闹社火庆祝他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种庆祝活动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社火文化。关于社火的传说还有很多版本,是否有历史依据早已无法考究。闹社火的人们在黄土地上载歌载舞,他们跳藏族舞、唱信天游、敲陕北腰鼓、演民族戏,甚至扭起迪斯科,无一不是对幸福生活的淳朴追求。西宁人闹社火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时代的发展使社火有了新的演绎,他们不但继承了上古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增添了许多新鲜的时代气息。

到西宁最值得回味的是塔尔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66259010006jt.html3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