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州涌泉寺

[游记]福州涌泉寺

2008-05-22    163.com

涌泉寺现存殿宇大多系清代建筑,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经楼、印经楼、香积厨等。
不见寺院:涌泉寺坐落于鼓山白云峰麓,海拔455米,为福州五大神寺之首,建于五代(908年),至今仍拥有大小殿堂25座。作为名山古刹,涌泉寺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首先,涌泉寺建筑构思独特,整个寺院依山度势,建在山峰的颌处,堪舆行家称为“燕窝穴”,使得寺院藏而不露,所以,游人无论是步行、乘车,还是坐缆车,都看不到寺院,即使进了山门,仍不见规模宏大的涌泉寺,素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说。其次,涌泉寺有“三宝”(陶塔、雕版、血经)、“三铁”(铁树、铁锅、铁丝木),价值连城。
涌泉三宝:陶塔是指涌泉寺前两侧的一对陶瓷千佛塔,此塔烧制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高7米,八角九层,塔上塑有1038尊佛像,八角塔檐上有四方佛72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枚。这两座陶塔国内罕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涌泉寺的一大宝。寺内藏经阁,保存明以来佛经雕版万方,成为涌泉寺的第二大宝。藏经阁中有历代高僧刺血书写的经书657册,此为涌泉寺的第三宝。
涌泉三铁:“三铁”,一是大雄宝殿内三圣像前安放着一张铁丝木供桌,据说遇火不着,入水不腐,遇阴则潮;二是方丈室前有三株千年铁树,别处铁树罕见开花,唯这三株年年开花,灵气独钟,雌树黄花如绒球,雄树花型似绒塔;三是寺僧斋堂香积厨中,有一口大铁锅,口径达1.67米,深0.80米,煮一次饭需放5包大米,1吨水,可供千人食用,是世上罕见的“大锅饭”,饭熟后,锅底沉结一层锅粑,酥香可口,是涌泉寺的特产之一。

灵源题刻:出寺东行,过放生池、迴龙阁,再拾级穿过密林幽径即达灵源洞。灵源洞为两峰夹峙之深涧,深达6米——7米。这里悬崖壁立,山石叠嶂,古树蔽日,苔痕斑驳。山石上到处是夺目的摩崖题刻,从宋代到当时,缘、隶、真、草、行,应有尽有,约有200多段。其中年代最早的在灵源洞东壁,为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蔡襄等人的题名刻:“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戌孟秋八日游灵源洞”。在这里留下墨迹的宋人,还有李纲、赵汝愚、朱熹、张元干等人。在“蹴鳌桥”下有高达7米、宽3米多的楷书“寿”字,为我省最大的古代题刻。另有宋嘉祐辛丑年(公元1061年)施无长题的“喝水岩”3个楷书大字,更引人注目。据说开山祖师神晏在此念经,因恼于涧中流水之喧哗,于是大喝一声令溪水改道,所以称“喝水岩”。有台湾何希梁五言诗刻:“水流回喝返,千古绝喧豗,犹有悬崖瀑,还从雨后来。”“喝水岩”之南有“石门”,两石相峙,仅容一人通过。1962年,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游鼓山诗:“节届重阳日,我来访涌泉。清风鸣地籁,微雨湿山巅。浮岭多松柏,依山有杜鹃。考亭遗址在,人迹却萧然。”就镌刻在石门旁。1982年,国画大师刘海粟也有“胜于天竺”的题刻。

转自:http://lzp5833.blog.163.com/blog/static/463244042007714223003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