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清石竹山

[游记]福清石竹山

2008-06-27    sina.com.c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中的开篇名句,早已名垂千古。但世人却更想知道,这世界是否有仙山呢?答曰“有!”就是在福建省福清市的石竹仙山。

石竹仙山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此山“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并因山石嵯峨,竹松苍翠而得名。尤其是石竹山祈梦,最为灵验,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前来烧香许愿。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写道“此山是祈梦灵异之所”、说“此方名胜,不可失之交臂”。由此可见,石竹“仙山”之雅称绝非虚名。由于至小就对仙山的虔诚和向往,不久前,我带6岁小女婕婕两人复游此山。

那天清晨,我们来到石竹山脚下的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碧绿万顷的石竹湖,湖中央伫立一座状如鲤鱼的“蓬莱岛”,犹如披上五彩霞光,在万顷湖水中自由地游弋。陡峭的石竹峰峦在轻纱似的雾中时隐时现,山间古刹的褐色屋脊以及亭阁的飞檐黄瓦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之间,不时可以窥见。整座石竹山倒影在明镜般的湖中,愈显秀丽多姿,有令人置身于仙境之感。

进入雄壮巍峨的大山门,顺着蜿蜒陡峭的石路拾径而上,山道两旁都种植着具有南国风姿的凤凰树、相思树、古榕树,你抢我夺,伸向苍穹。远处新旧的雷公竹、石竹、葫芦竹以及许多说不出名字的竹子,正嫩芽吐翠、节节向上。

一路上,各种形状各异、古色古香的凉亭比比皆是,人来人往,云烟袅袅。走了不远,只见迎面一块巨石凌空倒悬,如刀辟斧削,恰似天外飞来,似动非动,令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当年徐霞客称绝的“飞来石”。从这里折径而行,峰回路转,只见奇峰叠秀,危岩幽洞。怪石峥嵘,有势若凶顽的,有状似仙女梳装的,观音坐禅的……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更令人目不暇接,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女婕婕也是兴致勃勃,一直处在我前头,时而长跑,时而短歇,经过一个多小时奔波,也无丝毫疲惫之意。我们也到了石竹寺的主殿——九仙阁,这座阁楼修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宛若空中楼阁,四周蹬道蜿蜒。我们进入殿内,只见画梁雕栋,造形精美,朴素大方。众仙家的塑像显得慈祥和蔼,栩栩如生。婕婕见到佛像前铜像的小童子活泼可爱,就拿出几块硬币放在童子的红肚兜里,还顺手摸了小童子的圆脸,在那里自言自语,不时还哈哈大笑,显得怡然自得。

这里的“九仙祈梦所”是石竹山宗教文化的一大特色,相传在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修炼成仙,并为民驱邪除疾,常帮助一些善男信女实现心中夙愿,至今还传说只要心诚意善,在此地借宿一夜,做个好梦,一切便能所愿。千百年来,许多游人慕名而来,祈梦许愿。络绎不绝,经久未衰。历代文人骚客,更是举不胜举,较著名的有“北孔南朱”宋代理学家朱熹,他是孔子理学的衣钵传人,当年他在此山盘桓讲学,留有“西山晚照”、“卧雪”等诸多真迹。

对石竹山贡献最大莫过于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他经历四十余载宦海沉浮,因与魏忠贤等“阉党”争斗中,被诬“东林党魁”之名。其本人却秉持中庸之道,避免朝纲动荡,被迫告老返乡。在桑梓的石竹山上,他感悟功名乃过眼云烟,感叹人生浮华。遂决定在石竹山上修身养性,寄情山水之乐。倾尽后半生心血,在山中建寺修塔,开辟景观,会聚人气,寺院也初成规模。到清代明族英雄林则徐、太师陈宝琛及名将萨镇冰等人也慕名而来,他们或探胜寻幽,或传道布学,也题匾刻碑,至今记忆犹新。就是当今主政过八闽的贾庆林、贺国强、项南等领导人对仙山也是赞誉有加,名人彭丽媛、韦唯、刘晓庆等人也对仙山趋之若鹜,让人浮想联翩……

当自己信步在雾霭缭绕的山道中,便能感受到徐霞客所描绘“磴路曲折,木石阴翳,虬枝老藤,磐结危石欹崖上”的景致。还有许多尚未完工的寺院继续在山腰间悬空而出。这些新修的半山亭、寺院绝大多数是远在东南亚的华侨慷慨解囊。最著名的有家产数以亿计的林绍良、林文镜、蔡道行等人,他们也是早年受到仙山的恩泽,事业有成后便到仙山建院造亭以了却心愿。于是,今天的仙山每几十步就有风格别致的凉亭,为游客停歇小憩提供方便。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e7997010002w3.html6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