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轨迹九金刚腿的传说

[游记]轨迹九金刚腿的传说

2007-07-19    

我记的在七、八岁的时候,是母亲第一次带我去二姐家。

那天,我妈对我爸说“老二很久没有回来过了,不知道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想去看看。”

“你想去就去吗。只要把这讨厌的捣蛋鬼带去就行”。我父亲用手指着我说。

那时不像现在,不管多远只要打个电话就什么都知道了。那时我们全村都没有一部电话,写信更麻烦,全家没有一个会识字的,请别人帮忙吗,村里也没几个会识字的,找到会识字的,还要看人家有没有空和想不想帮你写。

我二姐家在长乐县浮岐村,位于闽江南岸。所以去二姐家要坐船。如果是坐汽轮船,就必须走路到闽安镇,大概要半个小时。汽轮船既快又安全,然而票价比较贵,要五毛钱一张票,所以一般家里比较穷的都不坐汽轮船,而是坐专门做摆渡生意的船上人家的小渡船。那小渡船只要两毛钱就行了。

坐这种小船不必到镇上去。只要走到村口的闽江边上,对着过往的行船喊“去浮岐哟!”江中如有渡船驶过,就会主动靠岸载客。这种小船不大,只能坐十个人左右。在船头竖起一面小帆,在船的中间则是用竹片打成一个网状,中间铺上竹叶,在把它弯成拱形插在两边的船帮上,这样在船中间就形成了一个既能遮阳,又能遮雨的空间,客人就坐在这里。这和江浙一带的“乌蓬船”有点相似。后面就是船老大掌舵划浆的地方。

这船虽少,但扯起风帆顺风顺水倒也很快,不过风浪一起它就像用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把坐船的人捣个“七浑八素,”会晕船的人就会将肚子里的“黄莲苦水”都倒了个一干二净。自古道便宜没好货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坐上小船,船老大一边扯着风帆,一边用力地划着浆,小船晃晃悠悠地向江心使去。此时正是闽江退潮的时候。小船顺流直下很快就到了一个叫石龙山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号称闽江七景之一的“金刚腿”。说起“金刚腿”沿江两岸都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

古时候在闽江口,有一条白鱼精和一条青鱼精。它们为了争夺地盘,率领部下在江里厮杀、搏斗,兴风作浪危害两岸的父老乡亲。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就派一尊护法金刚用双腿各踩一条鱼精,闽江口才得以风平浪静。

到了元朝,福州城要建一座跨闽江的万寿桥,桥建到中间的时候,工匠们四处找不到一块适合做主横梁的石料,而官府对造桥有时限,如果不能按时完工,他们就要杀掉这些工匠。

这时有一个叫王法助的头陀,为了救这些工匠就狠心截下金刚的一条腿,说也奇怪“金刚腿”没有截下时他们量的尺寸刚刚好,但截下运到福州时却发现变短了一些,但还能免强装的上去,然而,那条被截去“金刚腿”的地方,却流了七天七夜的红色血水。桥是按时建成了,建桥的工匠得救了。

这座万寿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被一场洪水冲垮,那只救命的“金刚脚”永远浸到了桥下。由于金刚少了一条脚,白鱼精趁机逃脱,从此闽江又开始风起浪涌,幸好还有一条腿踩住青鱼精,江面上才不至于发生狂涛巨浪。但不管白鱼精如何兴风作浪。它掀起的浪涛都不能超过“金刚腿”的脚面,所以闽江无论发多大的洪水,洪水都只能在“金刚腿”的脚底。

由于有“金刚腿”的保护闽江极少泛烂成灾。“金刚腿”这地方是闽江水和海水的交汇处,这是金刚为造福他大腿以西的广大人民,使他们能更方便地使用闽江水,迫使海水不许越此雷池半步。

“金刚腿”是一块天然奇石,它像一条巨大的人腿从山岭直伸江滨。岩石面上有几条又宽又大的石纹,像一块块鼓起的肌肉,给人以一种力大无穷,法力无边的感觉。腿部下的岩石是悬空的,留出一片又大又宽的空隙,这空隙使“金刚腿”的轮廓更加清晰,形象更加逼真。腿部岩石是黑色的,与四周采石场开采后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照,就像金刚穿上了黑色的长靴子。

在“金刚腿”有两处摩崖石刻,一处刻着“金刚腿”,一处刻着“金刚濯足”分别是民国十年福建督军李厚基和北伐时期海军总司令萨镇冰书刻的。

可见历史名人对民间美好的传说也是深信不疑和敬仰的。这美好的传说寄托着劳动人民斩妖除魔永享太平的美好心愿。

原始链接: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60166
转自:4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