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平梁野山之梁野石奇 |
[游记]武平梁野山之梁野石奇 |
2007-07-21 tuniu.com |
梁野山在武平境内,有永平、中堡、城厢、武东4个乡镇围着。因而,上山的路也多。海拔1538米的梁野山,在武平被称为第一峰。以山雄、石奇、树怪、水美著称。不过,攀爬一天下来,春天的梁野印象,除了满眼新绿与游云,就是“石奇”了。 石奇,最奇的莫过于石头记里的补天石。自古以来,歌石名作不胜枚举。而我眼里,它们的奇要数那份千百年等一回的情缘——哪一块石头不比看见它的人存在了更多年呢? 那天,车至中堡境内的梁野山脚下,一下车就有石阶可登。这山路,据说是古代闽西挑夫来往汀江码头的路,深灰色的石块胡乱随意地粗糙着,有序地列队直达梁野山寺。 初,以为也就这脚下有石为路。不料,古老的梁野山寺几乎在石头山的包围之中。寺前,一座仿佛沙堆一般圆的石头小山。小圆山的层层石缝中蹦出许多小草,像极了石块堆起来的假山。石头山一旁,天然一堆巨石,举起相机用取景镜一对,无论哪块石头,人在上,或坐或站,都是一处举世无双的美景。大伙儿便轮着上去造势留影。那些石头“框”进图片中便错落有致地艺术着,人在石上别有一番英姿飒爽,更有那小个子们忽然高大威武起来。 向山顶登去,一路又见美石,成群结队的美石。有的像公园里设置的板凳,有的如同昂首的鳄鱼头,有的仿佛八仙桌,还有的就是平地里拱出个活脱脱的巨型馒头,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大家在这边石板上作睡美人状,在那个石头上拔出上山时分发的干粮一阵对天啖啖。有走累了的,或许因贪恋那石头能躺好坐的舒适不肯起身,向导心里装着时间,不时吆喝驱赶。谁知,再走照样不离石。绕过此石跨彼石,终于到得无峰可望处,竟然还是一巨石:鼓母石。 鼓母石亦称古母石、鼓子石。因时代久远,又因形似一面鼓上放着一石而来。鼓母石自然也有一番传说与由来。因与漳州东山岛风动石十分形似,我便称之为梁野山上的“风不动石”。远望,它像摆家家的孩儿留下的小道具;近看,它张牙舞爪,大有不可一世之威;到得在石一方与之零距离,宛如来到仞壁千丈的石林,大有瞎子摸象的无奈。远处旁观,游石的人如同幼鼠趴在大冬瓜上一般滑稽。想有哪位藏石家如能得见,定然捶胸顿足:倘若能带回家里落于雅座,该有多炫世多美妙啊。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了看瀑布,向导领着大家从云石祭村下山。从告别鼓母石开始,双脚就没完没了地往下蹭,多数人因为膝盖和大拇脚趾受不了,一路有“嗷嗷”伴奏。在武平,鼓母石有“吓死云石祭人”之说。下山路上,回望鼓母石,越发小了。却大有“滚下来可不得了”的感觉。正惊叹着,眼前却现出盛着瀑布的巨无霸石壁。光溜洁净的石群中一块长方形乳白色的平面石块,分明是一席大型高级席梦思,在这绿阴蔽天的深渊里打坐于此,看飞泉,听流水,沉湎其中,人间仙境是矣。 自从城市人居形成格子式,对蓝天绿地、山水鱼虫就向往起来。山区人,名山大川非一般经济能力者可以染脚,周边的山仿佛好酒之人喝自家酿的糯米酒一般随意自在。而梁野山上随意着的石头,却让游人不会随意地忘却。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390186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