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在拉萨的街头,一天中三顾大昭寺--西藏之行之四 |
[游记]走在拉萨的街头,一天中三顾大昭寺--西藏之行之四 |
2007-07-16 live.com |
走在拉萨的街头,一天中三顾大昭寺--西藏之行之四 9月23日 我们在拉萨的第一晚睡得不好,做了记不得的梦,莫名其妙醒了很多次-- 后来知道这也是高原反应之一。我们赖床到9点过期,没有传说中的疼痛,真不敢相信我们如此简单轻巧的就适应了拉萨3650米的海拔。吃过饭后打算就近逛一逛。我们选择了人力三轮车,可以节约体力以免活动剧烈引来不良后果,事实上,三轮车成为我们今后在拉萨最好的代步工具,价廉且还有好风景看 --当然只要有时间我们还是喜欢迈开大步一面在拉萨街头走路一面晒晒拉萨温暖的阳光。 拉萨是著名的阳光城,但是我们到拉萨第一天却是多云。下了车,看见一溜的小摊摆着各式样的藏饰,远远的便是大昭寺,可是我并没有生出怎样的感叹,不过尔尔。但当我真的走近,看见那些磕头的人们,我沉默了。磕头分三种,跪拜磕头为“磕小头”;原地五体投地地磕头为“磕大头”;从家乡磕大头到拉萨为“磕长头”,后来我更知道原来这些信徒们磕头是以十万计数的。我分辨不出他们中间谁在磕大头还是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磕长头来到这里的,我猜不出他们已经在这里磕了多少的大头,看见他们或利索或缓慢孜孜不倦得重复那样简单的动作,那种专注的虔诚让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放慢脚步放轻呼吸默默祺福--为他们也为自己。 我们没有进大昭寺,转而绕进了旁边的小巷子,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八廓街了。我们好奇的张望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小店,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不知不觉我们完成了一次绕着大昭寺的中转--顺时针方向的。 太阳热的开始有点灼人,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事实上到了高原我总是饭量极大且饿得极快。总算等到GG来接我们去吃午饭,我们没有白等,这一餐吃得极其丰盛,烤羊排,牦牛筋,人参果,野山菌。。。我们算真正食到了西藏原汁原味的美食。 我们下午计划的是参观大昭寺,AYG带我们穿过布达拉宫广场,一路走到大昭寺,一边给我们普及关于拉萨和大昭寺的知识。 藏语里“拉”是神的意思,“萨"是地的意思,拉萨就是神之地,原来只是指大昭寺方圆一片的地方,而这个神,就是指供奉在大昭寺里的一尊释迎牟尼12岁等身像。传说里,大昭寺原址是一片湖水,湖名“卧塘措”。文成公主入藏时,唐太宗李世民给他的嫁妆之一是一尊释迎牟尼12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到现在的拉萨后,即打算修建一座寺院,以便安放佛像。吐蕃王朝的创立者松赞干布的另一位来自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听说后,也请求修一座寺院,因为她的嫁妆之一也是一尊佛像,只不过是释迎牟尼8岁时的等身像。由于文成公主精于卜算,所以,赤尊公主请文成公主为其选址。地址选在卧塘湖上。用白山羊驮土把湖填平后,修建了大昭寺。大昭寺初建成后,主要供俸的佛像是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迎牟尼8岁等身像 。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供奉在小昭寺。但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双方互换了位置。因此才有源源不断千里之外来朝圣的信徒,才有了拉萨。 只是可惜我们初到西藏,对西藏的宗教和历史所知有限,所以尽管AYG带我们参观的时候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我们只是听得一头雾水,加之大殿的空气不流通到最后简直要缺氧了-- 真的有点对不起AYG阿。看了那尊至高的释迎牟尼12岁等身像,我们匆匆略过其他的供奉像上了大昭寺的三楼看金顶。有个朋友这样指导我们,如果体力不支,到达拉萨后的第二天最好的选择就是到大昭寺的三楼看金顶晒太阳。可惜可惜我们没有晒着太阳却居然躲了场雨。 随之而来的惊喜,是当我们穿行在大昭寺附近民居的小道时,看到了与我久违的彩虹。 晚上我们再次路过了大昭寺去吉日看帖子,没有合适的,留完贴我们去岗拉梅朵小资一把, 披萨的味道真的如各大帖子所说的美味值得推荐,可是藏式酸奶却让我们吃了一大惊,那个酸哪,加了很多很多的糖方才觉得好吃好吃,还要称赞的是尼泊尔奶茶,滴滴香浓不可说不可说。 大昭寺门前磕大头的人们 ;大昭寺的金顶 八廓街上转经的人群,五彩的房子,斑斓的货品 热闹的吉日帖子 岗拉梅朵安静的一角 一弯彩虹 |
转自:http://annieduan76.spaces.live.com/blog/cns!60dae3d65dd64896!211.entry5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