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行之大昭寺

[游记]西藏行之大昭寺

2007-07-16    17u.com

西藏行之大昭寺

九七一路观察体味着,一抬头眼前已是大昭寺宽阔的广场 ,广场上商铺林立,人潮川流不息,在广场上能仰望到大昭寺的金顶,飘荡的经幡不断地传诵着经文,大昭寺门前的石板更是让虔诚教徒们的身体磨得光滑而泛着青亮,磕长头的以藏区的中老年人居多,所以其中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就格外引人注目,白色的短袖T恤,米色的紧身牛仔裤,每次的起身或匍匐,扎成马尾的长发就会在身后划出一个美丽的弧线。

进入大昭寺要走过一圈长长的转经道,如果说八廊街是围绕大昭寺转经的外道,那这一段就是内道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金黄色的转经筒全都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着,在阳光的照射下令人眩目,每个转经筒的支撑轴都是成十字的木架,常年累月已让信徒们的手摸成了黑色,泛着亮光,转经筒的上方多被涂抹着酥油,那种特殊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大昭寺内转经道,摄于2004年)

步入昏暗而深邃的大殿,浓重的暗红色基调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显庄严,大殿内有很多粗大木柱,浮雕多为精美的动物形象,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金像,还有精美的巨幅唐卡,上绘的神像不知是何方神圣。四周的壁画必须借助手电筒的光线才能看清局部,或佛或魔,或牛羊或马匹,或祭祀或朝拜,还有太多让九七无法看懂的内容,她昭示的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一种轮回,一种信仰呢?藏传佛教其实也是在向藏民讲解宇宙的道理,做人的根本,神奇的是,这种理论是如此不可思议地渗入到藏民的心里,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安慰,生存得到了解释,成为藏区几乎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柱呢?九七只感觉自己对西藏的历史了解太少,对藏传佛教的精髓了解太少,一切的认知似乎都浮于表象,九七在电筒晕黄的光圈内体会着神秘。

大殿内的空气也因酥油灯的气味而变得浊重,九七深深吸着气,她眩晕地感觉自己已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完全窒息于远离尘俗的情感之中。如果说第一天到拉萨是稀薄的空气让九七感觉眩晕的话,那此时的眩晕就完全来自于拉萨这个城市深刻的宗教精神!

一队日本的旅行团的游客从九七身边经过,导游站在一尊佛像面前介绍着什么,九七赶紧远远地离开,他讨厌旅游团的喧闹,特别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九七走向通往上一层的楼梯,楼梯的尽端铺满耀眼的阳光,一种特殊的节拍传进来,并不是乐器发出的节律,是一种撞踏声,伴随着女声的合唱,音调很高,九七听不懂歌词的内容,可是单单这样的节奏和空灵的声音,已足以让九七的内心有种激荡了。九七快步追寻着声音的方向来到寺院的三楼,三楼是一个天井,在三楼环行的回廊上能看到一楼大殿的屋顶和天窗,平展的屋顶上面正在劳作,十几个腰围围裙的藏族妇女排成两排,每人手里都有一根木棒,下端成圆盘形,应该就是所说的“木夯”吧,节拍便是木棒夯土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歌声就是妇女们夯屋顶时的劳动歌,歌声统一着步调,步调配合着木夯,是那么和谐流畅。走近了,在眩目的阳光下,能看到妇女们脸上渗出的细汗。

对,这应该就是“打阿嘎”吧!九七记得在有关西藏的哪本书里曾看到这样的介绍:

“打阿嘎的魅力有多大,《新华字典》里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到拉萨,走遍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死等,也要看到,听到,感到。”

当时看到这段,九七还觉得作者太过夸张。可是,真正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那种强烈的节奏和天籁般的歌声真的是让内心有一种无法描述的感动。九七就这样久久地沉浸在她的感动里,直到藏族妇女们去歇息。

大昭寺的顶层是宽大的平台,正中是四座金顶,宏伟壮观,站在平台上能遥望到布达拉宫的全貌。

章洋和于敏显然是走累了,见到寺内供游人歇息的椅子,一屁股坐下去便不想起来。太阳直射下的平台,气温明显比大殿内高得多,九七脱去了外套和毛衣,一件长袖衬衫仍觉得要冒汗。再看于敏和章洋,厚重的外套早已丢在一边,两人懒洋洋地斜靠在椅上,看那四仰八叉的姿势,恨不得是想直接躺在水泥地上了。

都说在大昭寺的金顶晒太阳是极享受的,九七故作采访状,将手握拳成话筒状伸到于敏面前,

“晒太阳的感觉如何啊?”

于敏拉着宽沿的遮阳冒,手指上天,

“好厉害的太阳!快烤焦啦!”

九七笑,又将握拳的话筒转给章洋,章洋早已作出享受状,眯着眼,拖着长音,“忒~美~了~!”

九七有同感,在西藏,首先在视觉上给了她久违了的震撼,一切都太美了!看到雪山,才知道白色应该是晶莹剔透的;看到天空,才知道蓝色竟能纯净地拧出水来;看到藏人的肤色,才知道阳光下的棕色是那么迷人;看到僧人的僧袍,才知道红色是直入人心的…….这些才是最原始的色彩。九七想,只有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才应该是最幸福的吧!

(在大昭寺的金顶眺望布达拉宫)

从大昭寺出来已是下午将近六点,九七想到自己买的明信片还没盖上“八角街”字样的戳,怕邮局下班关门了,有些着急,一路催着章洋和于敏找邮局,经一路询问,倒也不远,拐了一个弯,街角,全国统一的邮政绿便醒目地出现在眼前了。

邮局实际上位于八角街街边摊位延伸段的末端,虽然在转经道的外围,可是游客仍旧很多,小贩们也不遗余力地兜售着各自的商品。可是过了邮局,就象进入两个不同的世界,道路两边耸立着两座现代化的百货商场,宽阔的广场,挑高的大堂,店堂内排列整齐的商品和工作人员整齐一致的着装,处处都显示着现代的标准管理模式,可是商场内没有了高原阳光的照耀,没有了转经的队伍,没有了醒目的猩红僧袍,好象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

九七不懂为什么拉萨要建这样的大型商场,九七甚至想象着这两座大型商场的地基上原有的风貌,也许是古朴的民居,也许是一座小型寺院和僧侣们修行的僧房,甚至只是一片湿地,不管是什么,他一定是鲜活的,是灵动的,是充满朝气的!可是,眼前的景象让九七觉得很遗憾,她实在不希望现代化的步伐在拉萨走得太快!她实在不愿意看到若干年后,拉萨也“进化”成周围都是混凝土的森林,人们不得不喝桶装水,吃着激素的鸡,呼吸着受了污染的空气……太可怕了!

在这样的现代与传统之间,邮局成了明显的分界标,游人们到了邮局便不再往前走了,或是折返回去找一路上看中了却没买到的宝贝,或是进邮局将自己的收获直接寄回家。

在拉萨,几乎80的游客都会去光顾的著名的“八角街邮局”,看上去却比书报亭大不了多少,邮局内五六个顾客已经将柜台以外的空间占满,以至于有些人只能站在门外,柜台内仅一位工作人员,慢条斯理地处理着手中的业务,他的身边是堆成小山的包裹。

九七递上手中的明信片,很快就被盖上了戳,戳印黑黑油油的,九七很满意,她把明信片理成扇形,每张明信片的戳印都露在外面,不至于污染到画面,又能当扇子使用,他踱到章洋的背后,扇着小风,看章洋填邮寄的单子,章洋要排队等候,她又踱到门外,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阳光下,看过路行人之百态,听周边人咿咿呀呀的对话,哪怕一句都听不懂,九七觉得这样的闲散很惬意,“不为明天愁也不为今天忧”,她喜欢这种感觉!她喜欢拉萨闲散的节奏,喜欢透亮实在的阳光,喜欢拥挤世俗而温暖的街道,喜欢周边人们纯真的笑……九七喜欢这座城市!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48001.html2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