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尼泊尔游记10——D8江孜白居寺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2007-08-19 |
[游记]西藏尼泊尔游记10——D8江孜白居寺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2007-08-19 |
2007-09-26 163.com |
在刚坚附近买了当地的烧饼,豆沙馅,好吃~才5角一个碗那么大的饼。休息了一晚,之前的不适好多了。肚子还是不舒服,外加一点感冒的症状。下次要多带些维C银翘丸。 8点多从日喀则市出发,大概10点多到达江孜。车挺丑的。不记得客运站是不是没有日喀则-江孜的国营车,我们做的是外面拉客的面包车。也是满人就走。车挺臭的。藏烟的味道好呛。到达江孜后,我们先吃了午餐(面条)在叫了人力车过去白居寺。居然~面店的人不知道白居寺是什么。一到江孜我们就看到类似宗山堡抗英遗址的建筑物。当时脑子混乱,居然把这里当成日喀则,奇怪怎么一出了刚坚就看到宗山堡,不可能呀!的确,在日喀则看到宗山堡抗英遗址是不可能,但我们是在江孜。对于这里在记录片上看到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现在已经在山下建好广场并特别为了一大圈做公园。 宗山堡抗英遗址 在白居寺万佛塔上看到宗山堡的背面。 当年这里上演的是一段悲壮的历史。英军入侵西藏,凭借先进的武器,罪恶的脚印来到江孜。宗山堡位于一座突山上,附近就是悬崖,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也是当时的一个战略要地。只要过了这里,就可以长驱直入拉萨。当时清政府多番下令藏军车队,不许抵抗。而当时藏族同胞知道入侵者来者不善。自发组织了军队驻守在这里。最后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英军的大炮已经把城墙轰破。藏族军人点燃了弹药库与冲上山的敌人同归于尽。全部牺牲…… 宗山堡和白居寺就在一个方向。看到宗山堡的那条路就看到白居寺的指示。看到了网上说的一个情景。白居寺流浪狗特多。它们不吵不闹,只是安静地缩成一团睡在地上。放眼望去地上一团团的东西就是狗。这天,我们参观白居寺时都是下雨的。那些狗毫无躲雨的意图,还有不少睡在泥地上…… 江孜白居寺万佛塔 万佛塔上的佛眼。这层的平台没有栏杆,不敢走太边拍。 上了万佛塔看。宗山堡的围墙似乎把白居寺包围起来。就是这样灰暗的天色。还下雨,其实挺冷的。后悔没穿毛衣。 主殿旁边就是万佛塔。 不喜欢那时候的天气。下雨,天阴但是觉得光线刺眼。导致我觉得无精打采。因此没兴趣拍照。当时也没注意到壁画里面,什么是介绍中提到的“背光”。 带相机进入万佛塔每台收费10元。里面的佛像、壁画随便拍。一层有N个洞穴,每个洞穴都有佛像,壁画。完全看不懂。随便拍了几张我们绕到佛眼的那层就没有再往上爬。之后的楼梯看起来相当难爬,通道又黑又窄。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们没兴致了。 拍了几张较完整、拍了也看不懂的壁画。反正给钱了。不拍白不拍。 除了白居寺走了好久才打到三轮车去客运站,坐车回日喀则。转一篇介绍。跳过无所谓。 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 由于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噶当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该寺现有16个扎仓。这使它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寺内的措钦大殿已经有差不多500多年的历史了。经堂的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两侧还有东、西净土殿。因为要兼容花、白、黄三教,因而全寺塑像的风格也不同于别处,此殿表现最为明显。经堂西北有一尊强巴佛的鎏金铜像,高有8米,据说是用14000公斤黄铜铸成的。殿高3层,底下是48根立柱的大经堂,立柱上挂满了年代久远的丝织唐卡佛像。措钦大殿的二层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级别的“拉基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周围还有几间佛殿,觉登殿里的一尊直径3米的立体坛城与东厢殿里的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塑像,都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在三层,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内的坛城壁画颇有名气,六菱圆形的莲花藻井也属罕见。 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有“十万佛塔”之美誉,它的正名叫“菩提塔”。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特别提醒:是它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77间佛殿、108个门、神龛和经堂等,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塔内另有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从塔西的入口进去可以沿楼梯一直上到塔的顶端,如果找不到上去的楼梯,最好四下转转,有的的确是比较隐蔽。 白居寺壁画也是非常有名的,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显密二宗、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等等,尤其是在绘画方法上较之西藏其他很多寺庙,独具特色。 大殿一层经堂、回廊、吉祥多门塔一层东西净土殿和兜率宫等殿所绘的主要是显密题材的佛传故事、经变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但白居寺壁画表现的主要题材还是密宗,如果你是对藏密佛教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大殿一层东西法王殿、金刚界殿、三层无量宫殿和吉祥多门塔一至五层佛殿中找找看。 背光是白居寺壁画装饰内容中的一大重要特征,由头光和身光两部分组成。白居寺壁画中常见的背光有舟形、龛形和椭圆形、马蹄形几种,特点是造型精细、纹样丰富、讲究对称,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色彩的运用也很丰富,感觉精美庄重,但又不至显得晦暗。 我更期待的是参观扎什伦布寺。重温一下西藏的历史。班禅和达赖喇嘛互为师徒关系。五世达赖喇嘛实现了西藏的政教统一。此前,班禅是宗教方面的最高领袖,达赖喇嘛是政治方面的。藏传佛教里面,最高是佛祖,然后是菩萨等……某个导游说班禅是佛祖的化身,达赖喇嘛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虽然都说2者是平起平坐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是提高了班禅在宗教方面的地位吗?在拉萨地区或者日喀则地区能看到两大活佛系统的信仰表现。拉萨地区,一直以来西藏的政教中心,达赖喇嘛的驻地到处都是五世达赖喇嘛、莲花生的塑像。很少看到班禅的画像或者照片。而到了日喀则,可以看到很多胖胖的、慈祥和蔼十世班禅的照片/画像,以及斯文帅气的十一世班禅照片。机会没有达五世赖喇嘛的塑像。 我的印象中,布达拉宫是个辉煌奢侈的宫殿,俨然一个皇帝的宫殿般。扎什伦布寺则是严肃朴实的僧院,学术气氛更好。布达拉宫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奢侈,想想外面的人那么穷,里面的人确穿金戴银……扎什伦布寺的寺院组织非常严密。有兴趣的可以找些资料看。在出门前看看这些资料非常有用。看得有目的且印象深刻。 扎什伦布寺 左起最高的几座建筑物分别为: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殿-四世班禅灵塔殿-五世到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晒佛台。 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花了不少时间确认参观扎什伦布寺的顺序。还好当时顺手把扎寺的参观导游图拍了。我们的参观顺序是,进入扎什伦布寺大门后,从左边山路上,参观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殿-四世班禅灵塔殿-五世到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措钦大殿。 门票55元。没有传说中有扎寺介绍的光盘呀~由于夏天,开放时间是到1830。我们差不多5点才到,还有很多旅游团接踵而至。 一进门,晕了。好大。几座较高得红色大殿一字排开。在西藏红色的大殿不是佛殿就是灵塔殿。该从哪里开始呢……我们决定跟着旅游团走。可能时间较晚,只有较大的几座主要佛殿开放。就看它们已经需要不少时间。我们是从左往右走。 到扎什伦布寺后,太阳出来了。耐心与精力也回来了。 扎寺大门两旁的壁画。白居寺也有类似图案的。老虎和狮子。怎么不是左青龙右白虎? 大门头顶上的画。估计是出自某位大师的手笔吧。 前往强巴佛殿的路上会经过3个白塔 扎什伦布寺内的小路 强巴大佛殿于1914年由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兴建。殿高30米,建筑面积862平方米。该殿分莲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及冠部殿等五层。游人只能在大佛脚下走一圈。我们跟着旅游团走了一圈,停在大佛正面感慨之时,殿内的僧人用流利的汉语和我们聊天。不外乎从哪里来,自己来还是跟团。顺便给我们介绍了里面的壁画、班禅画像、以及关于强巴佛像的一个重要信息。现在强巴大佛身上的袈裟是1997年换上去的。而非导游或者不少资料上说得1985年!这里的强巴佛像是世界最大的强巴佛像。嘿嘿~~我们厉害吧!在西藏其实最好的导游是寺内的僧人。他们大部分都能说不错的汉语,其实文化水平可能比我们内地的大学生还高。他们说的肯定更详细更准确。 注:藏传佛教里有三世佛的说法。过去佛:释迦牟尼,现在佛:如来佛,未来佛:强巴佛。强巴佛就是我们汉人说的弥勒佛。当然,藏传佛教的佛祖形象和汉族佛教的差别很大。记忆中,扎寺的强巴像眉间有颗巨型钻石。我们仰视都觉得有乒乓球大小。实际肯定不小!佛教认为:5亿7000年以后,强巴佛将接替释迦牟尼而成为佛教至尊,因而受到善男信女的崇敬。 十世班禅灵塔殿。 十世班禅灵塔殿(红色建筑物) 班禅拉章 班禅拉章 绕过了几扇大门,每处都有关于轮回的壁画。就像这样,在某神的肚子里是一个轮回的世界。西藏的壁画——精美。小小的动物、人物都有表情。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四世班禅灵塔殿 五世-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 文革期间,部分班禅灵塔受到破坏。后来十世班禅向中央申请建造此殿。就在为灵塔殿开光后不久悄然圆寂在扎什伦布寺。在门外偷偷拍的。 九世班禅画像-十世班禅-被遮住的是十一世班禅 寺内很多地方悬挂了九世-十一世班禅的画像。以前没有照相机,所以九世班禅的是画像。十世、十一班禅的是照片。其中有个殿是挂了十世班禅修炼密宗时候的服饰。全身象牙坐的衣服,就像广西某少数民族的衣服,长衫,九分裤。帽子也有点印第安感觉。九世班禅非常喜欢一条狗(类似哈巴狗的狗),所以画像里面也有这宠物的身影。现任班禅就是十一世班禅。照片里面少年的他,很秀气,安静。 这个是建造措钦大殿墙。用的材料和布达拉宫一样是某种草。同样可以用来制作藏纸的草。一座庞大的宫殿竟然是用草堆建的。厉害! 这根高高的经幡,怎么拍都不如意。上面黑色的是牦牛的尾巴。牦牛尾巴有辟邪的作用。 在五世-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往下看就是讲经场。右边就是措钦大殿。 措钦大殿前的讲经场 措钦大殿它位于扎什伦布寺中心,是全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是全寺法事话动的重要场所。参观当天好像刚有什么法事做完,看到一些穿礼仪服之类的僧人走来走去。我们最后才参观措钦大殿,里面好像正在进行诵经活动。门外负责看守的僧人,催促迟到的快点进去,感觉就像到了考场。殿外放了不少僧人的鞋子。原来是统一款式的。这个我们就无缘入内参观了。 措钦大殿门外是寺院的讲经场,是由回廊构成的院落。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平日午饭前,喇嘛们都会聚集在主大厅内学经,下午进行辩经。同时这里也是节庆和佛事活动的中心.站在那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信徒和僧众,别有一番情趣。庭院中间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经幡,四周的墙上绘有几千尊佛像,细细看去,无一雷同。 扎寺内的一些壁画 这个好像叫做怒目金刚 好像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僧房,里面的僧人对游人还挺礼貌的。走在扎什伦布寺,会觉得自己走进的是个寺院,而不会像布达拉宫那样,感觉自己是在参观宫殿。两者的差别很大。 五世-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 A NICE DAY~ 后山有转经道,没上去,已经走不动了。 晒佛台 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创建于146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高32米,长42.5米,厚3.5米,共分九层,以内部木梯相通。此台位于寺东北围墙外,两侧多转经架、风马和摩岩石刻。藏历5月14,15、16三天这里将分别展示过去佛、现世佛和未来佛巨幅佛像。 附: 已经到了关门时间,里面有个僧人催我们快走。好像是要我们跟着他走吧。走没走过的路挺有趣。下午6,7点的光线不强,蓝天白云就像广州天气好的时候4,5点的天色。很适合拍照。不过扎寺的大部分建筑物都会背光。 一组离开时边走边拍的片子。喜欢这样的天气。看着就舒服。 月亮升起了。 在西藏走了这些天,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桑耶寺、白居寺、扎什伦布寺,够了!真的够了。审美疲劳,看得对佛像已经没感觉。 晚上我们想找一家藏餐馆吃藏餐,走了扎寺附近的店。找是找到一家藏式餐馆,竟然里面的菜单是全英文的,服务员也是说英文不懂汉语的。既然坐下了,就点餐吧。但是~~~看不懂啊。什么是什么呀!记得吃了牦牛肉,不好吃。走出餐厅,一摸耳朵,左耳的耳线竟然不见了。差不多10CM长的耳线呀。沿着从扎什伦布寺出来的路再找了一遍。没有,仔细摸了头发、衣服,没有……唉,新买的耳线就那样留在了遥远的地方。 吃晚饭的地方 这段时间再去了TSL,找到同款耳线的机会很低。真郁闷,连纯银色的耳线都没有。我不要黄色! D9,我们将离开日喀则前往中尼边境城市樟木。
|
转自:http://blog.163.com/cm_m/blog/static/8513432007823927486757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