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即:从米林县到墨脱县境内的长达504.9公里,最深为6009米的大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在东经95度、北纬29度附近,雅鲁藏布江围绕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拐弯,壮丽景象世所罕见,犹如一条发怒的巨龙,体现它巨大的能量和力量,闷雷般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峡谷。 这里有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地球上最美的河流、地球上最深的峡谷,都在你的脚边。这是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垂直带谱,庞大丰硕的物种基因库,连续变化的自然和民族文化景观分布区。 派乡-松林口-墨脱-扎曲(计划16天) D1派乡-:松林口-多雄拉山口-拉格 步行28.6公里 简介:多雄拉山口海拔4221米,从松林口出来就一路爬山,虽然坡度大但不难走,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就可到达山口。下山约2小时做右就可到拉格。从海拔1000多米一直上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从寒冷的冰雪世界,到湿润的亚热带丛林,从山顶的冷杉树,到丛林的芭蕉树,可看到明显的不同自然带的垂直分布。翻越多雄拉山口不仅要适应高海拔的生理反应,还有风雪交加,前路不明的恶劣环境,同时必须在中午1点钟之前翻越山口,否则下午容易变天,山顶浓雾弥漫,甚至风雪交加,容易迷失方向,发生危险。 (大约徒步时间6—9小时) 晚:露营 D2:拉格-大岩洞-小岩洞-汗密 步行30公里 简介:路较难走,几乎全是石子路,主要是防滑,和蚂蝗。 (大约徒步时间6—9小时 ) 晚:露营 D3:汗密—老虎嘴—阿尼桥 步行15公里 简介:老虎嘴是一条在悬崖岩石山开凿出来的一条陡峭的山路,是全程最艰险,最难走的路段。(大约徒步时间5——7小时) 晚:露营 D4:阿尼桥—二号桥—解放大桥—背崩 步行23公里 简介:沿河的路,一路爬坡。 (大约徒步时间6——8小时) 晚:露营 注:解放大桥为军事重地,切忌拍照。 D5:背崩—亚让—墨脱 步行约30公里 简介:路况很好,全线的“高等级公路” (大约徒步时间6——9小时)晚:墨脱县招待所(县政府大院内) D6:墨脱—玛格村—米仁村——113K—达木 步行约28公里 简介:落石塌方,路远危险。是最惊险的一天。一定要注意上方的落石情况,113K附近是2-3公里的塌方区,一定要快速通过。(大约徒步时间6—9小时 ) 晚:露营 D7:达木—旁辛 步行约38公里 简介:不停的上下山,但路况好。路上有野果吃和山泉解渴,可补充体力。(大约徒步时间8—10小时 ) 晚:露营 D8:旁辛—宗容村—加热萨 步行约21.2公里 简介:此段地质活动频繁,山间河道众多,造成很多塌泥石流滑坡区。(大约徒步时间5—7小时 ) 晚:露营 D9:加热萨----甘代(甘登)乡 步行约30公里 简介:上下山路坡度大。相当困难。要紧跟向导。快到甘登有个蚂蟥区,路窄草高。(大约徒步时间6--9小时 ) 晚:露营 注意:在甘登要接受边境证,身份证等检查。 D10、甘登---鲁古(鲁普)步行约20公里 (大约徒步时间5—7小时 ) 晚:露营 D11、鲁古----格布拉山-----邦郭 步行约18公里(无人区) (大约徒步时间为5——6小时) 晚:露营 D12、邦郭----八玉(沿着雅鲁藏布江边)(无人区)步行约11.4公里 (大约徒步时 间6——8小时) 晚:露营 D13、八玉----达波(沿着雅鲁藏布江边行进)(无人区)步行约13公里 (大约徒步时 间6——8小时) 晚:露营 D14、达波----扎曲(沿着雅鲁藏布江边行进)。(无人区)步行约12公里 (大约徒步时 间6——8小时) 晚:露营 简介:甘登—鲁古—格布拉山—帮郭-—八玉村—达波—扎曲 徒步约60多公里无人区。路况复杂,沿途蚂蝗毒虫甚多,过两道溜索桥。格布拉山海拔3000米左右。 D15、扎曲——门仲(玉梅)抵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步行约25公里 (大约徒步时间6——8小时 ) 晚:露营 D16、玉梅——排龙乡。步行约20公里 (大约徒步时间5——7小时) 晚:露营 从墨脱通往波密有一条废弃公路,国家曾经花巨资修筑波密到墨托的公路,结果开山架桥费了好大的劲,公路一修通就不断出现故障。《人民日报》当年还发了消息,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通车了。但是,只有一辆汽车拳打脚踢开进墨托,就再也出不来了,第二年公路已经毁坏的不成样子,再也没有人提修路的事了。 在墨脱县还能看到那辆已经废弃的汽车,因为没有任何用处,仍在野外任大雨冲积的泥土埋去了半截,如今唯一的用途是给没出过山的孩子们当一个大玩具去玩。在公路沿线,凡是稍平缓一些可以当作歇脚处的地方,都有个木屋子,并以距离波密的公里数加上英文“公里”的简称“K”作为地名。113K是个中途大站,有商品供应,可以补充一些食品,这里竟然有可口可乐和黄河啤酒。就在这一带的路南阴崖上,有一飞瀑从天而落,顺山势成几截,蔚为大观,自然天成。路边便是一个深潭,清澈凉甜,又洗又喝真叫痛快。太阳当头,晒的暖洋洋,这样走从113K出发5个小时可到达达木乡。达木乡珞巴族乡政府坐落在一座山岗上,岗上岗下不过四五里路。珞巴人是本地的土著民族,传说他们是从我们曾经到过的、背崩村北面的柔里比洞内出来的,背崩实际上是他们的发祥地。这里的小村寨里长着芭蕉、桃树、柠檬、胡椒等,每家的门廊上都挂着野兰花。盖房的木板全是用斧子劈来的,浅浅的斧痕排列均匀,长时间被雨水冲刷成灰白色。屋内门楣上镶有猴头骨和牛角。墙上挂有猪胃,是用来盛油脂的,顺墙边摆着装满酒料的大葫芦。小木窗下铺着卡垫,客人来了便在那里休息。火塘平时压着,用时放上木柴,用竹子做的吹火筒一吹,便慢慢生出一团温暖。珞巴人每到夜晚便围着火塘喝酒,驱散一天的劳累,歌声也从碗底飞出来。 从达木到加热萨这段无人区,因很少有人走环境太恶劣。巨大的针林叶间夹杂着浓密的阔叶林,林下是齐腰深的杂草。最烦人的是各种藤蔓类植物,缠得到处都是,真所谓天罗地网。尽管前边已经用刀砍出了小道,走起来仍然困难。长时间在阳光照射不进去的密林中行走,阴湿的感觉,腐烂的气味,搞得人呼吸都困难。这样的路要一天才能到达加热萨。从加热萨乡继续沿雅江上行就进入了无人区,前边森林越来越密,密得简直有些透不过气了。这样几个小时后,就到了巴玉村—即扎曲,这时已出墨脱县进入林芝县了。巴玉村有30几户人家,但却聚居着藏、门巴和珞巴三个民族。门巴族古老的狩猎工具--弓箭、刀和匕首。门巴男子至今随身配刀,虽然长刀在今天已极少派上用场,但强悍的门巴人仍保留着旧时战斗和狩猎的遗物。生活在门隅的门巴族现在已进入了农业文明,几乎不再打猎。巴玉村在雅鲁藏布江流经的一座山的半山腰上。门巴人把村寨建在半山上大概是因为河谷地会受到洪水和泥石流的双重威胁。巴玉村的生活用水非常缺乏。从屋檐下接来的雨水混浊,只用来洗衣洗菜。饮用水要到6公里山下的雅鲁藏布江去提。 告别巴玉村后,向扎曲进发,首先要过一个溜索桥,然后不久就到达一个叫门中的小村。这里是雅江最北面的一个拐弯。雅江支流中水量最大的帕龙藏布在此汇入。门中这个地名的意思是“门巴人的村庄”,这里居住着22户门巴族人。江边有一巨石,被林芝一带百姓奉为圣石,遇有节日会来此转经。从扎曲到排龙,一路上基本穿行在帕隆藏布峡谷,或者说紧临帕隆藏布江而行。一条小径沿着起伏的山崖,蜿蜒曲折。最危险的是经过滑坡区,宽度仅为一二十厘米。一旦踩不稳,立即会从五六十度的陡坡滚落帕隆藏布江。帕隆藏布江每个河段都是急流滚滚,白色的浪花翻卷沉落,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去。排龙镇是出大峡谷最后一个村庄,在这里可以买到任何你向要买的东西生活最基本需要的),因为这里是国道318线穿村而过,从此以后我们就可以搭乘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向东而行。 出排龙向东南很快便到了通麦。通麦不仅仅是个地名,这里有兵站、少量居民和沟通信息的邮局。这里的房屋位于一块平坦的阶地上,尽管它背靠突兀的大山,前方也有高峰,仍然显得比较开阔。通麦天险之所以以通麦相称,是因为它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频发山崩、雪崩、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天灾,通麦又大致处于这些灾害的中心地域,地理学家索性称其为通麦天险。  转自:360度户外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