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果树大瀑布 |
[游记]黄果树大瀑布 |
2008-05-22 sina.com.cn |
千里走单骑(15)----黄果树大瀑布 2007-05-27 15:20:00 大中小 标签: 黄果树 贵阳旅游 黄果树大瀑布景区离贵阳市不远,但我们最先去的地方却是“夜郎文化风情园”。 “夜郎文化风情园”是刻意建出来的一个布依族寨子的缩影。糟糕的是在我事前印象中,她居然是个天然的苗寨村落,疑惑为什么贵阳旅游局要把这样一个人为的地方设置成旅游景点之一。我的认识,凡把后天人为景观作为游览景点之一开放者,多是当地没甚好地方可去才会如此,更何况这个村落建成的时间并不太长。直到进村走了一圈,看到了平时难得看见的少数民族风情、民俗甚至普通的生活起居后我才明白,如果在贵阳附近想看真实而又天然的少数民族村落似乎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个地区布依族寨子的确不少,但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而贵州是个少数民族大省,如果没有类似的风情风貌展示,仅仅靠着一片绿水青山,那么这个旅程的游览和其它地方又有什么显著区别?如此,可谓用心良苦。 “夜郎文化风情园”是以文献记载、考古发掘、民间调查等为依据,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用绘画、实物影像和歌舞等形式,展示了夜郎的有关情况。对“夜郎”这个称号我一直有疑虑,不知此“夜郎”是不是成语“夜郎自大”里的那个彼夜郎?可惜没人可以给我肯定的答复,而在我搜索网络资料时也没有收集到相关信息。 关于夜郎文化风情园,导游没有给我们讲出更多知识来,倒是资料有详细介绍:在占地12亩的夜郎文化风情园内,竹木蓊郁,石径通幽。园区展出部分,除收集了犁、纺车、碓嘴、米斗、茶壶等大量夜郎时期的生活用品外,还展出了在清镇、赫章、威宁等地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数十幅文物图及“竹王出世”、“拥戴称王”、“唐蒙献策”、“蜀贾窃市”等反映夜郎各生活时段的画面。沿石级小径行走,游客们可以观赏到由真人演绎的关于夜郎王国中祭祖、纺织、婚俗等原始部落中难得一见的生活场面。 除了看风情,还要看表演:舌舔红炭、脚踩火碳、爬刀架,走钉板全是硬碰硬的真功夫。表演者全是身材矮小但体魄强健的布依族人。他们在表演时非常需要观众的“互动”,当表演到精彩处观众只顾瞠目结舌时,他们就会对着人群大喊一声,向大家要热烈的掌声鼓励。由于语言不通又清楚鼓掌的重要性,所以大家只要听到高喝就会马上鼓掌喝彩,而不管那喊声究竟源于何处。如果谁没有鼓掌,表演者就会专门跑到那人面前做奇怪的表情和动作吓唬他,这样一来,掌声自然更加热烈:谁都怕这些夜郎把火吐到自己脸上,或拿着烧红的炭在眼前晃动。 出了寨子马上前往黄果树大瀑布景区。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分为两处,一处自然是享溢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另外一处却是鲜为人知的“天星桥”景区。原以为到那里只是顺便一绕,没想身置天星桥后,便觉此处妙不可言。 天星桥并非一座桥而是一处地名。它的景色可以分为石景、水景、树景、洞景(天然溶洞),实际上这些景是浑然相成,密不可分的。它们各自独立生存,但又融合的非常巧妙。当地人把这样的自然融合称为“灵性”,导游也不断告诉我们,天星桥是一个最具灵性的地方:山有灵性,水有灵性,树有灵性,就连石头也有灵性。说实话我不很清楚这些所谓的“灵性”体现在哪里,因为灵性在我来讲完全不是视觉的冲击力,而是一种冥冥之中人的意念与现时情况的突然巧合。当然,看一看树根与巨石的完美结合、枝干与绿水的浑然一体,再看看悬崖边干枯了的根须又延伸出新的一片嫩绿、巨石上盘桓交叉出了另一片浓荫,不得不感叹:天工造物!“悬岩未得半粒土,绝壁焉藏万丈根”的奇异景象可以告诉我们,原来万物是可以这样互相依赖、生存,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早在三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描述其“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白水河的奔腾河水遄流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然后飞流直泻到犀牛潭内,这已是少见的壮观,所以,当我们站在瀑布前,听到水的震天巨响如万马奔腾,远震数里之外时,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魅力与凛凛威风。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722b0010009vo.html1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