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黄金周贵州游记之1002贵阳青岩古镇 |
[游记]十一黄金周贵州游记之1002贵阳青岩古镇 |
2008-07-01 sina.com.cn |
從花溪公園出來已經快兩點了,打聽好了去青岩的車便未做半刻停留上了一輛久違的“面的”。“面的”即為小型麵包車的出租車,一般可載乘7人,加上司機是8人。在京城里,這樣的“面的”比當年的夏利出租車要便宜很多,一般起步為10元,10公里后才跳表,非常划算。但是後來,為了統一規劃京城的出租車行業漸漸的被取消了。而越來越多的“富康”、“捷達”、“桑塔納”等品牌汽車湧入了出租車的行列。而如今到了貴陽見到了“面的”,不免有些親切感。坐上車到青岩3塊,心想着“真便宜,可能比較近吧”。可是誰曾料到,經歷了足足40分鐘的超級顛簸后,來到了青岩古鎮。從花溪到青岩,馬路狀況極爲惡劣。基本上全部為小石頭鋪路,汽車在上面抖動着前行,我們就在車内有如騎馬般上下起伏,以至於可憐的腦袋還與車頂做着無規律的間歇性的親密接觸。下車后短暫的休息以便讓身體的器官找回原位待命,之後隨着路牌指示找到了青岩古鎮。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古鎮門口賣票、準備排隊進入古鎮遊覽,30元一人,另外我們還特別請了古鎮的導遊40元。破舊的石板地面,坑窪不平;街道兩旁多為磚石砌建的房屋,間間門戶大開兜售着各種商品。因貴州是很多少數民族的集聚地,以苗族、侗族、布依族為主。所以在小工藝商品中也多以苗族銀飾、蠟染服裝、刺繡包袋為主。一間連著一間、花花綠綠、看得目不暇接。至於我最爲重視的飲食嘛,大多看到的是一大鍋一大鍋的滷鳳爪、滷豬腳之類的。開始沒有覺得有啥不同,而且才在花溪飽餐了一頓燒烤,現在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致去品嘗一下。但是在滷味旁邊的、黑乎乎的、圓圓的樣子長得很象個小鉛球的東西吸引住了我。忍不住上去問住“這…這是什麽呀?”“豆腐乾”對方很爽快地答道。“啊?!豆…豆腐?……乾???”滿腦子的大問號。繼續好奇的問到“它是怎麽做的?”“很簡單呀,用豆腐再加上豬血、豬油、肥豬肉,最後煙熏就好了”老闆自豪的說着“要不要買些,很好吃的!這可是青岩的特產呦!”“嗯!”聼着傻乎乎的我隨聲應對着“哦?不用了,我不買,我拍個照吧,可以嗎?”“好呀!好呀!”其實聼到什麽豬油呀、肥豬肉呀…我就已經聼頂了,就更別吃啦。這個東西要是真的吃上一個,我看至少一年不用吃豬肉了(PS:照片“豆腐乾”)。 接著就是遊覽了古鎮裏的屋建設,其實那些用磚石砌建的均是解放後新建的。感覺很破舊那是因爲年頭久了,再加上地方人窮,溫飽都成問題,哪裏還有多的閑錢刷新房屋呢。現在可好了,成了旅遊景點,因爲要體現出“古老”,所以自然又是不用再次裝修了。那麽在古鎮中也有大量的房屋是木頭搭建的,在主要房屋木柱下面均有個大石礅。据導遊說,這些破舊不堪的木屋才是真正的古鎮房屋建築。導遊帶領着我們率先走到從這裡考中狀元的趙以炯的故居,很大的老式庭院,因爲趙狀元的父親在朝廷是位三品武將。可惜的是37嵗時站死殺場,撇下趙氏含辛茹苦的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三個孩子中以趙以炯的成績最爲傲人。而趙氏始終未再嫁人,最後皇帝得知此事,被其感動並賜封為一品誥命夫人的頭銜,並令人為其加修上了一道床廉框。這裡面還是很有學問的,一般家人的床廉框為一道,而官宦人家或富裕人家可以加修第二道,可是誰也不會也不敢再建上第三道。因爲只有皇帝或得到皇帝諭旨的人家才敢修建,這也足以看出當時趙家的地位了。另外我還了解到,古時的門戶上常挂有匾額,而如果上面寫有“琴鶴”二字,便知該戶人家姓“趙”了。當我問導遊作何解釋時,無言以對。唉!這導遊費不值!另外,就是在朝廷當官的朝服了。如果朝服胸前秀為猛虎,那麽判其為武將;如果秀為仙鶴,判其為文官。至於他們的品級就要看腦袋上面的那頂帶花翎了,嘿嘿!導遊說得太快,沒有記住…… 隨後游走了道教所在地——万壽宮,觀看了老式戲樓、廂房等等。青岩是一個四教並存的古鎮,除了道教外,還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在這裡其實是很想找找遊覽古鎮的感覺,但是因節日的緣故,遊人衆多,想象中的那種悠閒自得的感覺也就隨之蕩然無存了。將要離開古鎮時還不忘爬上城樓觀看、遊玩。 另外補充上一段花絮:青岩豬腳的故事。 在青岩地區,滷豬腳最出名,於是我們在逛完古鎮后來到一家排檔準備好好品嘗一番。剛坐定,小MM笑臉相迎忙問吃什麽。我們看看了菜譜,因爲肚子還沒有到唱空城計的時候,於是就想了解一下豬腳的價格。“12元/斤”“哦?這裡按斤賣呀?那一斤有幾只?”“兩只!”“噢!那給我們上兩斤吧”我們一問一答的應和着。誰知道小MM的臉色立刻綳緊,嚴肅地說到:“就兩斤豬腳?不要其他的菜了?”“嗯!不要了。”我們也認真地回着。“不賣!我們不賣!”“啊!!!不…不賣???”我們驚訝的張大嘴巴相互看看,不明其理。“爲什麽呀?你開店賣東西、我們買、你不賣!!這是什麽邏輯?”“你們又不點別的,只吃豬腳,所以不賣!”對方振振有詞,可是我們這些見過些世面的人全傻了。“小MM,你知道嗎?我們走了很遠的路,到你這裡是專門吃豬腳的。你怎麽不賣呀?”我們耐心的說到,覺得這是不該發生的事情嘛。“那賣也行,只能打包,你們拿走吃。”我往周圍看了看,發現空桌子很多,服務員比來這裡吃飯的人都多很多,都閑着呢。於是我說到“你無非就是怕我們佔了位置影響你生意嘛,你看看這裡客人那麽少,多我們這幾個還能幫你沖個場面的。要不然,你就給我們上兩斤豬腳,我們快點吃行嗎?”其實我從來沒有這麽耐心的和沒有禮貌的講過話,可是不知道爲什麽,就這裡的“破”豬腳居然令我改變了態度?!“好吧,你們可要快點吃呀!”對方沒好氣地邊說邊往廚房走去。身邊的友人可急了“喂!你怎麽了?這種態度你也能忍?要是平時你可能大嘴巴就上去教育了。”“算了,初來乍到的,还是忍忍吧。”我無奈的回着話,期待豬腳的平安到來。遠遠的看見小MM手裏提個塑料袋,晃晃悠悠走過來,隨手將袋子摔在桌上“快點吃啊!”。我們的兩眼范直、嘴巴大張,覺得她們這麽做太過分了。友人再也忍不住了,頓時起身,破口罵道“你們以爲是誰!把我們當成乞丐嗎?太過分了。別説裝個盤子了,就是拿雙筷子也行呀!難説上手抓着嗎?買單走人!!!”付了24元后,友人抓起袋子恨恨的往地上摔去,作爲解恨的情緒發洩。周圍的人全傻了,其中也包括我。自覺的對方很過分,但是面對的是農民嘛,有何必這麽認真呢,外出旅遊是散心又不是找氣的嘛。友人走了,我也悻悻地跟在後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5d4fa010005e0.html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