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岩古镇 |
[游记]青岩古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建于明洪武十一年的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郊的花溪区,有完整的城墙,并有四座城门楼。我们来时,阳光正烈。烈日下,六百年的沧桑只是让门楼更有况味。 走进门楼要两块钱,从岗亭进去要买通票34元。陪我们来的贵州同行带我们从东门小路走进了过街。步进东门,是一条明清风格的古街。被脚步磨得光滑明亮的青石路面,记忆着无数人的人生轨迹,但其实是谁的足迹也不曾留下。 小街两边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屋,青瓦青砖墙,很多的是用当地的薄片石干垒成的墙,本色的木铺板,随了古街的地势高低排列。身在其中,你看到的是一段段古老而又鲜活的人生。 古镇的特产是豆腐干和猪蹄子,摆满了每家店铺。看见这色泽金黄的卤猪蹄,我就想起在成都的学生生活。悬挂的腊肉,虽然色相不好看,却很好吃,散发着阳光的芳香。古街上还有不少的酒铺,卖的是各种花草配制的酒,如玫瑰酒、桂花酒、菊花酒等等不下十种。就着花酒啃猪蹄,不知是啥滋味?我不会喝酒不知道。中午我们就在古镇外的小镇上吃午饭,猪蹄滑而不腻味道确实不错。 现在的古镇上,卖古旧的苗族首饰的店铺有好多家。但标明为“苗银作坊”却没有开门,我们却仿佛看到了苗家少女那满身的银饰。 从门楼到山坡顶其实也就两三百米,再绕到另一条街,下到坡底,有一家“有名堂”手工服饰店。主人是个很有气质的老太太。她的手工制作的服饰很有品位,蜡染制作的范曾的画很吸引我的眼球,让我一再驻足,可惜价钱于我很贵。我说是不是要付范曾版权费啊,那么贵。没想到这话倒把她们吓一跳,赶紧向我们解释,试染染。 周恩来的父亲曾经在这小镇住过,是一栋薄片石干垒起来的小屋,如今人去楼空。岁月的长河中,有谁知道谁来了,谁又走了呢?只有斑斑驳驳的阳光泄漏小镇的心事。可有谁会静静地坐在路边的石凳上听那抑扬而绵长的古韵沧桑? 曾有的繁华,刻在牌匾上,挂在楼上,让游客看一眼,就可以听到往日的喧哗。曾有的辉煌和辛酸,还有很多藏在高墙内。在高墙外展览的,只不过是一种表象的一角。玲珑古镇有进士第,有赵公祠,有中国式的庙宇,也有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浓浓的文化积淀够你慢慢品尝。 一个靠为游客写特色字体的姓名谋生的艺人,吸引了我的目光。因为我的带头,我们一行人回头为他奉献了60元。在写字的过程中,他能体会到书法的快乐吗?就像街边屋顶上翻修屋顶的农民,他也是靠手艺吃饭。他们有多少本质的区别?城内城外,我们看到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城墙外的人,正在割稻子。但其实,城内的小贩和店主,可能曾经也割过稻子。谋生的手段不同而已。 就在我们叫“书写艺人”写各自的名字的时候,一群吹吹打打的人们从上往下走了过来,真的是在为一个老去的人在忙。他们并没有理会我们,在我们的眼里却成为古镇风景的一部分。 如这“苗人的店”和那等待客人的主人。还有我们看不到的,藏在阳光的阴影里。当我们适应了室内的光线,看清了他们收藏的过去,我们又难以适应外面粲然的阳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070c801000co9.html2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