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3 阴转晴 (海龙囤――腥风血雨雄关路)(1) “天下驴者一家亲”这句话,在我的每次旅行中都能得到验证。我从娄山关下来,准备搭车去高桥到“海龙囤”。但我只能找到去板桥的车,只好先到板桥再转去高桥的车了。当我下午四点坐上去高桥的车时,已对今天赶到海龙囤不抱任何希望了。可巧的是我在车上遇到一伙当地探洞自助旅者。他们男男女女共十几人,正准备回遵义去。见我是一个人,要去海龙囤。马上打电话给他们认识的海龙囤的老杨,让他帮我安排人在高桥等,并负责把我送到海龙囤住下。看到他们一遍遍同老杨联系,一一落实我去的具体事项,我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可他们却说:不用客气,天下驴者是一家。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今天的这不可能实现的计划,变成了可能。 我坐摩托车从高桥直达海龙囤山角下的太平场村。一进村口,见一二十七八岁的女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等在那儿。我问:是老杨让你等在这儿,送我上海龙囤的吗?她点头称是。我告别摩的司机,骑上马跟她上山。这时已是傍晚时分,太阳还剩最后一点余辉,刚好让我能在上山时看清这海龙囤的大致模样。 海龙囤在距遵义西北三十余公里的龙岩山上。自古称天险为:“飞鸟腾猿不能愈者”用这句话形容海龙囤,一点都不过分。海龙屯所在的龙岩山一峰突起于万峰之中,四周陡绝削立且临深沟溪涧,而顶部却平缓宽敞。海龙囤现存共九个关,前山六关,后山三关。关关不同,关关险要。 我骑马走过铁柱关,绕过铜柱关,沿古栈道向上到息马台。这是当年所有进海龙囤的官员和将领都必须下马等待通报入关的地方。可见当时杨氏王朝的威严。在往上是三十三级大青石铺的台阶直通飞虎关。马是走不上去的。那大石阶十分的特殊,每级台阶都是向下倾斜,据说是战时用来方便混石的。另外,每一级台阶又宽又高,半米见方,从下面向上望去,在落日的余辉中,这台阶好像是通往云中的飞虎关。等我好不容易登上飞虎关,天已完全黑了,灰色的夜幕中,高耸的方石垒砌的关口上,飞虎关几个红色的大字已看不清楚了,我只好骑马直接上到山顶,等到明天再仔细游览。 晚上八点多,我才到了老杨在山上的家。他不在山上,只有他的老婆在给我准备晚饭。山上有电,但没有几户住家人。晚上很冷,我和她围着火堂,边吃边聊天。她和老杨共有六个姑娘,我好奇的要她拿照片给我看,呵,真是六朵金花,一个赛一个的漂亮。其实不奇怪,老杨和他的老婆长的都不错。她拿出最小的老六的结婚照给我看,还是以海龙囤九大关口为背景照的呢,古老的青石条筑成的关隘与一对新人华丽的紫色的婚沙和白色礼服构成了完美的画面,每一张都很有诗意。在我连连的夸奖中,她脸上露出兴奋的红光。当翻到一页,有一个小男孩和老杨在一起的照片时,她轻描淡写的说:这是我们的儿子。我看那小男孩倒是像他们的孙子,有些奇怪。老杨的老婆不好意思的说:是老杨现在老婆生的。原来,她一直都生的是姑娘,老杨不满意无后的结果,同她离婚,又找山下的一个女人结婚,有了一个儿子。但他们仍常在一起生活,这男孩还是她给带到八岁,才到山下读小学的。他们两家人现在也相处的很好。我望着她略带邹纹曾经美丽的脸庞,不知该说些什么。在这古老的城堡中,曾经传承二十九代王朝的杨氏家族,不正是靠这"无后为大"的古训维系的吗? 晚上,老杨的老婆给我拿了一本关于海龙囤的书,在昏暗灯光下,我走进了历经唐;宋;元;明四朝的杨氏统治的播州,走进了四百年前,那场腥风血雨的惨烈战争的古战场......,当我合上书入睡时,最后留在脑海里的是:“悲剧”两字。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6 次, 发表于 22点42分, 推荐给好友 tomentosa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