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好评 风情万种黔东南(附苗寨侗寨介绍) 贡献者:顿河青鸟相关景区: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
(原文链接) 收藏此攻略 本攻略价值 [
觉得有用: 10 人 |
觉得没用: 0 人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洲省的东南部,紧邻广西,居住着以苗、侗为主的二十多个民族,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认定为“全球十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 我去年8、9月份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游走了一段时间,现在把精典的主干线列出来(不在同一线上的,走出主线太远的就不做介绍了),供想去黔东南的驴友们做一参考,并把我所去过的,认为比较精彩的寨子逐一进行介绍,使驴友们可以有所选择。 我介绍的是贵阳——桂林的黔东南穿越路线! 这样走有几大好处: 1:以贵阳和桂林为起点和终点,方便进入和退出。另外,在贵阳和桂林的时间可灵活安排,有很强的可塑性。 2:走穿越路线,不走回头路。 3:本线路所能去到的寨子可以说是黔东南苗、侗民族风情的精华所在,如果意犹未尽,还可以在广西的三江游走。(三江有些侗寨也满不错的) 4:最主要的是路况问题:本线路走的是国道和省道,路况好。要知道黔东南的路况是出了名的差,我就试过30公里的路走了接近10个小时(正在修路,一路的塌方不断)。 5:很多寨子就在路边,下车走进去就是了。这样,毫不费力就能把很多有名气的寨子“一网打尽”。 6:走法灵活,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包车或坐班车。 7:时间可灵活安排,时间多的可看多点寨子,时间小的可只看精典的寨子。 好!废话少说,我现在就把参考行程列出来: 第一天:贵阳——凯里——南花苗寨(看表演)——麻塘革家寨(看表演)——凯里(住凯里) 第二天:凯里——郎德上寨——排卡苗寨——掌坳苗寨——雷山新桥苗寨(短裙苗)———榕江(看苗王庙,古榕风景区,三宝侗寨,晚住榕江县城) 第三天:榕江——兴华水族乡——摆贝苗寨(徒步进山,看表演)——兴华——榕江 (这一天的行程有可能要两天才能完成,晚上住兴华) 第四天:榕江——芭沙苗寨——从江——高增侗寨(不去小黄了)——地坪风雨桥——肇兴侗寨(看表演)——堂安侗寨(晚上住堂安或肇兴) 第五天:肇兴——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龙胜梯田——桂林。 第六天:回深圳或去阳朔。 注意:上面所列是从贵阳坐班车到凯里,从凯里到桂林包车走的行程,不包括到贵阳的时间。如果坐班车的话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一:麻塘革家寨 (“革”是单人边加一个“革"字,可我的字库里没有。惭愧!) 背景资料:革家人总人口约3万人,聚居在凯里附近(别的地方可看不到的!),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风俗习惯。革家人的待客之道“劝饭重于劝酒”,妇女将饭盛满饭碗,等待客人碗中饭吃了一半后,就用盛满米饭的饭碗扣在客人的碗上,让客人饭饱酒足。(需要减肥的MM可得小心了!) 相传革家人的祖先是上古时代的后羿,至今革家人的神龛上还供着象征后羿射日的弓箭。 革家人的服饰犹如古代将军,相传是为了纪念上古立有大功的祖先后羿。 怎么去:麻塘距凯里市区21公里,从凯里包车去。 二:南花苗寨 “南花”在苗语中是“河水拐弯的地方”的意思。南花寨如其名,就在巴拉河拐弯的地方,风景秀丽。 南花苗寨属于苗族中的“长裙苗” 南花的人美,歌甜,舞好。 南花的名气没郎德大,但商业味没有郎德重! 具体表现在南花的苗族MM不用化妆,天生丽资(属个人见解)。郎德的MM化很浓的妆(就表演的演员来说)。 每逢节庆日,全寨男女老幼身穿盛装,齐集芦笙堂,堂中置一铜鼓,由寨中长老敲响铜鼓,另一人手持木甑在铜鼓背面空心处接音,令铜鼓摹仿出水牛的叫声。人群围绕铜鼓转成园圈,男人走在前面,手持芦笙吹奏,女人紧随其后,双脚随节奏有规律地前后移动,整个队伍按反时针方向转圈舞动。 苗家木鼓舞起源于祭祀集会时跳的舞蹈,粗犷奔放,鼓手敲打木鼓,节奏强烈,舞者全身用力,动作急促强劲,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怎么去:南花苗寨在三棵树镇的巴拉河畔,距凯里市区16公里,从凯里包车去。 三: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名气很大,旅游团队去的很多,想不花钱就能看到表演的驴子不仿去碰碰运气。 怎么去:郎德上寨距凯里27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就在凯里——雷山的路上。 四:摆贝苗寨 摆贝苗寨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苗寨,至今不通车,知道的人不多。我是在凯里博物馆里无意中看到一张介绍摆贝祭祖仪式,发白的黑白相片才知道有摆贝这个地方:照片上的场面极其壮观,特别是游行队伍手持8米高的蜡染经幡,那感觉是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扣人心弦。 摆贝以奇特的百鸟衣(是我在别的地方所没有看到的)、原始的古瓢舞、八米高的祭祖经幡、巨幅蜡染头巾、古老而神秘的祭祖仪式而在黔东南众多的村寨中独树一帜,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摆贝跳芦笙。摆贝百鸟衣的奇特之处是:每逢节庆日,男女都穿百鸟衣,不象别的苗寨只是姑娘的盛装才有看头。 苗族百鸟衣带有浓厚的祖先崇拜色彩。 百鸟衣是织锦的一种,制作精美,工艺复杂,每件百鸟衣的纹样和花式均不相同,制做一套需时一年。(绝对的手工制作!) 百鸟衣的起源应该和苗族的创世纪传说有关。 怎么去:摆贝位于榕江县兴华水族乡。在榕江坐班车到兴华(30公里),再徒步进山。 五:芭沙苗寨 芭沙的名气很大,号称是“最后的枪手部落”。 芭沙名气大是有其原因的,也可以说是名实相符的一个地方! 芭沙是一个奇特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苗寨。它身处现今商品社会的滚滚红尘之中,艰难地固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321国道就从这里穿寨而过,但这一切仿佛与芭沙无关,芭沙人依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当你一踏入芭沙的寨子里,就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你看:芭沙男子清一色梳着奇特的发髻,穿着颇具秦汉遗风的青布衣,跨刀持枪,活脱脱就是一群古代的武士!对了,说起芭沙男子的服饰,还有一段日本人回来认祖的故事呢! 更为难得的是:我满寨子乱转,居然没有看到一个穿汉装的芭沙人,并且绝大部份人不懂说汉语,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国道就穿寨而过啊!现在,别的寨子大部分人平时都是穿汉装的,据说是为了活动方便,他们的民族服装是在节庆或表演时才穿的。 芭沙苗寨古老的迎宾仪式隆重而奇特:每当贵客来临,威武的芭沙男子就在寨门吹起芦笙、芒筒;姑娘在寨内手持牛角酒杯列队迎候。一曲笙歌奏罢,三声铁炮响起,一阵火枪鸣放,寨老解下拦门草标,贵客就可以进寨了?别急,还有热情的芭沙姑娘在等着你呢!闯过芭沙姑娘的拦门酒关才进寨吧。 芭沙男子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芭沙苗语里叫做“户棍”,是男性成人的标志。“户棍”就是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头顶中部的头发,盘发为髻。据说,这种装束是由苗族先祖蚩尤传下来的,芭沙人也因此自认为是最正宗的苗族。“户棍”发式是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 六: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是黔东南地区最大的侗寨之一,有“鼓楼之乡”的美誉,扬名国外。 肇兴是一个成熟的旅游点,在黔东南属于比较商业化的村寨。但它的侗族建筑实在值得一看。 想不花钱就看到表演的驴子不妨到此碰碰运气,侗族大歌是很有名的。 七:堂安侗寨 堂安是一个很精致的侗寨,就在肇兴后面的山上,如果到了肇兴不到堂安的话,实在是一大损失! 八: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的三江县,是本行程穿越黔东南后的一大亮点。 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是全国最大的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代表之作,值得一看! 另外,三江的侗寨也很有特色,有时间的话不妨到处走走。 到黔东南去,主要的是看那里的民族风情,主要有三大看点: 1:奇特的民俗。 2:变化万千的民族服饰,一点也不夸张地说:在黔东南,不同的地方,服饰就不一样,甚至是不同的村寨就有不同的服饰! 3:各有特色的苗、侗民族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