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城,城里有水,水上有桥,置身在都匀这个美丽的城市中,就像在梦幻中一般。都匀犹如一个粗犷的汉子,幢幢高楼大厦矗立在连绵的群山之中,气势恢弘。又犹如一个秀丽的少女,小桥流水,娇羞可人,毫不逊色江南之美。还像一个典雅的美人,把古老与现代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都匀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剑江河,这条母亲河,从斗蓬山奔流而来,仅十几公里就到了匀城,我敢说,她是全世界最清澈、最秀丽的一条河。她的清澈,感觉有一种透明的纯洁,流动着的纯洁,让人不忍心搅动她一点点。河的两岸是四季常青的草坪,还有斜倚的垂柳和竹子。岸边的草坪,是人们的爱宠,在清晨,在傍晚,都有许多人在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的看书,有的观水,有的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的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在艳阳天里,童贞的风筝飘在河的上空,它们久久依恋,不愿离去。江边垂钓的渔翁,恬静而悠闲。偶尔,河中飘出几片“叶子”,那是女孩在撑舟,你看,她们戴着薄纱帽,裙裾悠悠地飘着,手里的桨轻轻一点,船便翠条鱼似的向前划去,动作是何等的轻盈快捷。蓝天、白云、碧水、伊人,好一派诗情画意。 有水,必有桥,都匀有“高原桥城”的美誉,的确是名不虚传。如果说意大利的威尼斯是水的故乡和城市,那么都匀绝对是桥的故乡,桥的城市。一走到市区,你一定会被各种各样的桥迷花眼。这里的桥造型多样,设计精巧,有拱桥、平桥、吊桥、铁索桥、板式桥……还有其他你连名都叫不出来的古桥,或壮丽、或纤秀、或古典、或现代,千姿百态,各呈风格,从城市的中心一直延伸到四面八方。古典的代表当推百子桥,这座七孔青石桥,虽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巍然挺立。这座桥展现的精湛的建筑工艺,特别表现在桥基和桥拱上,水下的桥基大都采用条石码堆砌,桥拱结构除了精确的计算,还采用了特殊材料密缝。在石拱上面,建有楼阁,阁内又打造有长条木凳。人们可以在此观赏美景,吟诗颂词,吹奏谈乐。银色月光下的百子桥,泛出一层滋润而悠逸的光泽,更凸显了一种古典而雅致的情韵,好似把杏花春雨、雪泥鸿踪,或是把浆声灯影、渔舟唱晚都不动声色地承载延续。对于现代式的,彩虹桥当属典范。它是一座吊桥,整座桥没有桥墩,设计者巧妙地将桥的实用功能和美观效果接合在一起。每当夜幕降临,彩虹桥上灯光闪烁,远远望去,就象一条彩虹横跨在高楼之中,美妙极了。那对称优美而联袂相应的造型在碧波流翠的河水中展示着纤姿倩影,从而定格成一张美丽的名片飞向五湖四海。还有各种各样的精妙之桥,语言在它们面前显得无力,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其妙。 开门见山,开窗见水,出门有桥,生活在这座独具魅力的城市中,真令人惊叹。而古典与现代的相映,则不得不让人羡慕。在最繁华的广惠路,座落有石板古街,石板古街长约200米,路面以10001块青石铺砌而成,街两头各配一对石狮,南面街口建有古式门楼,街道两旁房屋皆以古典风格建造,青瓦红墙,雕花门窗,红楼鳞次栉比,古朴雅致。石板街北侧坡上原为古城城门,石板街路段是明清时期通往广西方向的必经驿道。据传,徐霞客曾到都匀游览,即由此路段入城。,石板街的房屋随着街道蜿蜒上升,整条街古朴典雅,金碧辉煌,成为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石板街上常举行布依族婚礼,芦笙铜鼓表演及对歌等民族民俗活动。近几年来,日本、新加坡等外国友人常来此地考察。石板古街周围充满着现代气息,古老与现代一步之遥,让人浮想联翩。夜晚,透过把夜空挤成一线的屋檐,可见一钩弯月高悬天际,小巷中的青石板在月光的映照下,好似凝聚着漫漫岁月中所形成的养眼包浆,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气。 张翀在东山大壁上写到:“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栖此盘古,饮此泉水”。在云贵高原,有几座好山并不难,而有条好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一座城市又有山又有水,城在山水之间蜿蜒徘徊,全国也屈指可数吧。还有古老与现代的完美共存,真让人惊叹。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匀城,竟是仁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