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丹东游记(一)登凤凰山

[游记]丹东游记(一)登凤凰山

2007-07-16    baidu.com

单位组织了“凤凰山、大鹿岛、丹东鸭绿江五日游”,虽然时间有点仓促,心理准备明显不足,但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还是玩得比较尽兴,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在去凤凰山之前,先上网研究了一下这座山,竟是以“险”而闻名,传说某段山道几近垂直,“老牛背”如何光滑难攀,甚至每年都有几起坠崖的事故,不由得激起了攀爬挑战的兴趣。我们一行29人乘2126次列车于5月21日早到达丹东,其实在到达丹东一个多小时之前,火车已经经过了第一站目的地——凤城,我们今天要爬的凤凰山正是在凤城。可惜旅行团在凤城没有接洽的地点,致使大家要浪费三个多小时在往返丹东与凤城的路上。非常浪费时间的路线设计,让我比较不爽。

在车上结识了一个老家在凤城的女孩,是齐齐哈尔大学毕业的学生,原本她在哈尔滨的黑大高科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可是在凤城的母亲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漂着始终不放心,要她回去工作,她也只好恋恋不舍离开哈尔滨,回到了家乡,想找一份生物教师的工作。她在凤城下车时我帮她把行李拎下去,并祝福她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旅途中相遇就是缘分,也许她以后再难有机会再回到哈尔滨,就让她对哈尔滨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都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开始新的生活。

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后,火车到达到丹东站。在导游mm的带领下,我们入住辽东宾馆。两人一间的标间,楼比较老,住宿条件一般。

稍事休息,大家乘坐大巴来到凤凰山,在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餐后,开始了整个旅行的重头戏——爬凤凰山。

经导游介绍才知,我们起始的位置已经是海拔500米左右,而整个凤凰山最高峰钻云峰不过800余米,在高度上难度降低不少;而且攀登路线分大、中、小三个循环,我们此行只有中、小循环两种路线可以选择,也就是说最险的老牛背没有条件去尝试体验了。导游说主要是出于时间因素考虑才砍掉了大循环,因为要把真个凤凰山逛个遍,需要从早爬到晚,而且大循环路线无法乘缆车只能步行下山,体力上不是一般旅行者能承受的。中循环也不错,大部分景致都能尽收眼底,但是无法完全征服凤凰山,也算一点不小的遗憾。下午一点,开爬。

在经过一些小景点后,终于见到了那传说中的70°陡坡。

由于落脚点非常浅,坡又非常陡,攀爬这种坡最好的姿势就是侧身用右脚外脚和左脚内脚背拾级而上,同时双手握紧栏杆。有几位女同事见到这个坡都想放弃了,但在到小循环之前要下山只能原路返回,她们没办法只好咬咬牙硬挺着往上爬。

到达烽火台后,中循环路线已经过了三分之一,还剩下罗汉峰和将军峰两座山峰可以挑战。不想继续挑战的就可以沿小循环下山路下山,很鼓舞人心的是,不论是刚才吓得打退堂鼓的女同事,还是年老体弱的老同事,全部都要继续走中循环。大家的士气为之一振。

很庆幸自己系了个腰包来爬山,在这种环境下腰包和小背包是最省心的,我在腰包两侧分别放了一瓶水和一块毛巾,中间放手机、相机、钱包,爬山时不占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在帮一名同事装她的一瓶水时,我粗心地把她的水放在中间的袋中,爬一块陡壁时水太重了挣脱拉链坠入山崖,害得她一整路没水喝,惭愧。更后怕的是如果我的相机也一起掉入山崖里就损失大了,当时吓出一身冷汗。

等爬到罗汉峰时,早已轻车熟路,只要顺着有把手和铁环的地方走就没问题,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探路了。这里比较搞笑的是下图这块石头,吨位较大的或有啤酒肚的朋友想顺利过去可真要动点脑筋了。

爬到这个位置就可以鸟瞰凤城的全景色。

又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攀爬,手足并用几次后,我的双手磨得有些粗糙了,对我来讲无所谓,但建议女孩子登这座山还是先准备一副合手的防滑手套为好。终于到了将军峰,也就是中循环的最后一峰,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无奈也只能下到缆车处乘缆车下山。整个登山过程历时仅两个小时,未免有些太短。

总结一下,凤凰山的确是一座险山,但是整个攀爬过程有惊无险,远没有想象中难度高,大可放心。普通游客玩玩中循环路线绝对够刺激,而且比起一级级走台阶登山要节省体力。对于真正想要完全领略凤凰山的登山老手老说,当然是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来把大循环路线走完。可惜在这次旅行中无法实现这个心愿了。

说道登山,不由得回想起在佳木斯上大学时登四丰山的趣事。学校离四丰山非常近,寝室兄弟经常找个天气不错的周末,集体出动去爬山。那时也不管什么路线,背着包就是走到哪里算哪里,随性地在各个山头转悠。不是一不小心钻到公墓里,就是跑到采石场的峭壁上,渴了找户人家讨口井水喝,运气好还会发现一片松树林之类的地方,把床单铺在地面厚厚的松针上,舒服地坐在上面野餐。有一次赶上了山里下暴雨,眼看着湛蓝的天空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地被一大片乌云遮盖,我们一看情况不妙马上收拾好东西开始与暴雨赛跑。人怎么能跑得过雨,还没找到躲雨的地方就被雨和冰雹砸了个正着,我们五个难兄难弟只带了两把伞,况且那种雨势伞已经不顶什么用了,大家干脆都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在雨中狂奔。后来我们找到一栋废弃的旧房子暂避了一阵,又趁雨势渐缓跑到了一户人家避雨,在那里惊奇地发现好哥们战雷领着几个学弟学妹(以学妹居多)也在那里避雨,大家回合到一处先是互相同情了一下,然后商量着怎么回学校。最后稀里糊涂地找了一辆运送石料的军车,十几个人蹲在翻斗车上面被运回到车站附近,湿漉漉地回到了学校。关于蹲在翻斗车上的这里的“蹲”字没有写错,的确是“蹲”,因为在相当颠簸的山路上,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坐”在棱角分明的石料上面,分明是和自己的臀部过意不去,“蹲”,是我们在当时能想到的最为科学无害的姿势了。

毕业回到哈尔滨后,几乎再没有什么登山的机会,这个城市压根就没有山。只有在单位每年组织一次的旅游上面怀念一下以前可以随性登山的快活岁月了。

转自:http://hi.baidu.com/feijiaming/blog/item/9d2fba64c0f9bdf1f636541e.html9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