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饱经沧桑的奉天张氏帅府(四) |
[游记]饱经沧桑的奉天张氏帅府(四) |
2008-05-22 sina.com.cn |
从小青楼出来,是破墙而开的院门,东墙外,有一座与小青楼遥相呼应的日本蒙古包式红砖二层小洋楼,这就是著名的“赵四小姐楼”。两座小楼相比,格调各异,小青楼色调青青,清秀而典雅;赵四小姐楼,颜色赭红,秀气而华贵。赵四小姐楼占地547.2平方米,四周围以赭石红的水泥围墙,错落的檐脊,绿色的望板,仿佛是一座独立的城堡或庄园。此楼建筑面积 本来已经没人知道这座红色二层楼与赵一荻女士有关,直至1990年6月30日,来此参观的张学铭的遗孀朱洛筠女士来此指认过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朱女士乃前清内务部总长、北洋政府总理朱启钤的闺秀,又是赵一荻在天津时的同学。既为男方弟妻,又为女方好友,故她的指认当确凿无误。人们这才了解这栋过于狭小的楼房的真正身世。 越一荻故居 赵一荻是张学良在天津驻军时结识的红粉知己。就容貌而言,赵一荻并非特别漂亮,但身材颀长,体态婀娜,气质优雅,爱打扮也会打扮。她是前北京政府交通部次长的四小姐,竟被爱情的力量所驱使,十五岁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家人不告而别,毅然追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至奉天,随即被安排在北陵别墅,与张学良过着秘密的同居生活,成了没有夫人身份的“秘书”。张学良比于凤至小三岁,总以“大姐”称妻子,“大姐”之外,他还曾与一位叫谷瑞玉的女士公开同居,但赵四小姐的出现似乎才使他第一次享受到了真正的爱情。 楼内有赵氏的少女照,还有一方说明文,称此宅是于凤至力主为赵一荻买下并亲自督工装修的,谓赵深明大义等。其实,这十足是溢美之词。家中突来妙龄美妾,“正室”焉能无动于衷?只不过她知君心如铁,绝不会放弃,无奈,只得面对现实。容其住下,但决不准进帅府;给你机会,但决不给名分——这是怎样的“大度”?直到1964年,孤居美国的她才在亲友的劝说下退出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爱情拉锯战,与丈夫签字离婚,成全了那一双苦恋三十多年的恩爱人儿。 但在为自己安排身后事时,她依然怀一丝希冀,买了个双墓穴。然而,她死后一年,丈夫来扫墓,竟题了这样两句话:“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不知是求前妻亡灵谅解,还是为自己解嘲。若干年后,张学良和赵一荻同葬在了檀香山的一块叫“中国海景”的墓地里,墓志铭也不是他俩的名字,而是一行英文:“上帝与我们同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赵一荻在台湾身着旗袍,手挎白色提包,神情典雅,透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于氏对张学良,曾有很大影响,处决杨常与她也有干系:本来张只想把杨宇霆关押起来,于却说:“你能关得住他吗?张作相等人为他求情,你是放还是不放?”正是这一句话,才让张学良下了杀人的狠心。这段秘闻,是张本人晚年亲口讲出来的,他说,这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你看,于女士原也有并不温存善良的一面。 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 红楼的二楼,是赵一荻当年的会客室、卧室、琴房和卫生间,赵四小姐搬入此楼居住时,曾她把自己的卧室设在二楼西北角,那里虽然比其他房间阴冷,但抬头就可以望见大青楼里张学良办公室的灯光,每天晚上都要看着那扇窗户里的灯光熄灭之后,自己才会准备入睡。想一个纯情少女,为爱所苦,时常卷帘,沐着夕晖,伏窗远眺,心中何等悲伤!1929年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有了唯一的儿子。 一楼的舞厅 赵四小姐的琴房 从二楼窗户看大帅府西北角,大青楼映入眼帘 1936年西安事变后,赵一荻一直在西安陪伴张学良。张学良在送蒋介石夫妇回南京前,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一是东北军,他写下手谕,交王以哲、于学忠等人代管;二是赵四母子,为防不测,吩咐参谋长在他离开西安后,立即将赵四母子送往香港。但此时的赵四小姐,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张学良,直到大姐于凤至匆匆从国外赶来,她才于1937年1月11日携幼子闾林去南京,后转赴香港。期间,据说她时刻都在挂念着被软禁的张学良。 赵四小姐卧室 1940年,张学良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赵四小姐将孩子托付给一位可信赖的朋友后,便来到张学良身边,以秘书的身份,尽夫人的责任,寸步不离地相随左右,陪伴着他一起度过漫长的幽居岁月。张学良常用地道的东北话对别人称赵四小姐说:“这是我的姑娘!”当年,很多女人都倾慕张少帅的地位、财富、才华和风度,但唯有赵四小姐,不顾家人强烈反对,心甘情愿、没名没份地陪伴张学良度过了几十年寂寞漫长的幽禁岁月,用她的一生来践行对爱的承诺! 1964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2岁的赵四小姐携手走进了台湾的一座教堂里。牧师走到张学良跟前,指着赵四小姐问:“你愿意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吗?”张学良:“愿意。”牧师又转向赵四小姐问:“你愿意让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赵四小姐双眼噙满泪水,久久才吐出三个字:“我愿意。”晚霞中,这对相濡以沫度过了36个春秋“牢狱鸳鸯”,经历情感难以用语言叙说的一对情人,终于结成了夫妻。2000年6月22日,赵四小姐在美国夏威夷停止呼吸,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从越四小姐住所的前庭向外看去 从二楼窗户看大帅府西南角 循赵四小姐故居往南走,是一栋民国时期的罗马式砖混结构欧式建筑,竣工年代就标在楼顶处的旗杆下:“1925”。老楼已经破败,但基本是原貌,所以仍能看出当初的非凡。大门朝北,几根裂了缝的罗马柱撑着门面,很让人遐想。历史风暴的擦痕往往很难从现实中抹掉,楼东西的角楼外墙上各留有“文革”的遗迹:无法粉饰掉的毛泽东的侧面头像和语录。 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获胜,成了北洋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来奉天拜访张氏父子的人物日益增多。张作霖决定在帅府院外操练场马棚区东侧,修建一所专门接待客人的“招待所”,取名叫帅府办事处。因其主楼内有一个两层楼中空的豪华舞厅,人们也称之为“帅府舞厅”。帅府办事处是一处回型建筑群。位于帅府大院的东南侧,占地3291.2平方米,建于1925年。总建筑面积2996平方米。 中间主楼是一座带地下室的三层青砖楼房。楼房坐南朝北,楼内有两层中空,四周回廊、装饰十分豪华的跳舞大厅。每层回廊后面都有客房包间。二楼回廊宽阔,可摆大餐桌或麻将桌,仍不影响行人走动。三褛仅是四角突出建起两个房间。中间楼顶是透明玻璃铺设的平台,可以一直看到一楼舞池。地下室是食堂。主楼大门台阶两侧立有八根爱奥尼水泥柱,蓬起卷棚式屋顶,构成一座风格独特的舞厅门楼,两侧安有柱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4f177010095dz.html4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