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东北怀有一种莫名的向往,觉得那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那边的气候、风土人情都与我所在的广东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听说东北的女孩子都很漂亮(跟我所认识的东北姑娘都很漂亮一样),而且还有漫天飞舞的洁白的雪,有二人转,有耿直的东北汉子和东北话。所以,一直想去看看。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东北。我选择的旅游地点是辽宁的沈阳。从北京站坐豪华大巴到沈阳,晚上11点出发,第二天早上7点就到了,在车上好好地睡了一觉,又不影响我第二天的游程,真好。 沈阳的气温比北京要低得多。在北京我还是穿一般的冷衫就行了,但到了沈阳,还要多穿一件厚点的外套才行。幸好我有备而来,带足了衣服,所以没被沈阳的低温冻着。 到沈阳,不去著名的清沈阳故宫是怎么也说不去的,所以,我下了车后,第一个旅游的地点就直奔位于沈河区的沈阳故宫去也。 因为不是节假日,所以,到沈阳故宫旅游的人不是太多。沈阳故宫的门票是40块钱一张,门口有很多大学生模样的兼职导游员,游客可自愿聘请,50元一位。我没请,反正在北京故宫旅游时我也是无师自通的呀!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这座占地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 让我意外的是,我在沈阳故宫旅游时竟遇见了一群来自广东的游客,听着他们操着一口广东话,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油然而生。和他们一交谈,居然他们还是来自和我一个城市的,真巧,于是便请他们帮我拍了一些照片,以作留念。其实这几年在外面旅游,总能遇到一些说粤语的游客,这说明近年来广东人确实把旅游消费当作是生活中的一大支出,反映了广东人的经济收入增加,也反映了广东人的消费观念的转变。  摄于清代沈阳故宫外。  清兵入关以前,清祖皇太极就是住在这里的。  沈阳故宫侧门。门上“沈阳故宫”几个字是郭沫若写的。  在沈阳故宫拍的我很喜欢的一张照片,因为觉得拍得很精神,又够威风,真爽!  我是小黄子公公——本来我想穿的是大臣服装,但拿错了,结果当了一回太监。娃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