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故宫、沈阳游记攻略 世界是个万花筒旅游相册游记攻略. |
[游记]沈阳故宫、沈阳游记攻略 世界是个万花筒旅游相册游记攻略. |
2008-01-19 uutuu.com |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前后11次巡幸,为“东巡”驻跸地和恭贮先朝遗物的需要,先后对沈阳故宫加以重修和增建,形成现存沈阳故宫建筑的整体规模。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现有的宫、殿、阁、楼、亭等建筑90余座,300多间,建筑 面积约17000平方米。沈阳故宫建筑时间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期,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至1636年(清崇德元年)入关前, 主要 建筑有:崇政殿、大政殿及十王亭、清宁宫、关睢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翔凤阁、飞龙阁、大清门及两侧的东西翼门、凤凰楼及文德坊、武功坊等。 第二期,1644年(清顺治元年)入关后至1743年(清乾隆八年),续建的工程主要有:大政殿前的东西奏乐亭、大清门对面的东西奏乐亭、崇政殿两侧的日华、霞绮二楼、师善、协中二斋等。 第三期,1746-1783年(清乾隆十一年至四十八年),增筑扩建的工程主要有:崇政殿前方的日晷和嘉量、左右两座琉璃门、垂花门、东西翼门、颐和殿、介祉宫、敬曲阁、迪光殿、保极宫、崇谟阁、继思斋和文溯阁、仰熙斋、嘉荫堂、戏台等。 沈阳故宫平面布局明确,规模宏整。建筑总体由三部分组成,即以崇政殿为主体的中部建筑;以大政殿为主体的东部建筑;以文溯阁为主体的西部建筑。三部分建筑功能明确,有明显的中轴线,每部分的宫、殿、楼、阁由门廊、庭院等相连,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威严壮观。 以崇政殿为主体的中部建筑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主要有崇政殿,东西朝房,东西奏乐亭,东有文德坊,西有武功坊,中为大清门。南起大清门,北至清宁宫,院落三进,自成体系,此即所谓“大内”宫阙,是故宫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崇政殿在前院正中,东有翔凤阁,西有飞龙阁,前为清门,构成一个院落。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临朝,接待外国 使臣和举行朝典仪式的地方。为南向五间九檩单层双坡硬山式木架结构,进深9.7米,殿下石雕台基,高1.2米,东西长22.9米,南北宽16.7米,前后各有三处阶梯形踏步,中间台阶中央三分之一处为辇道,并刻有二龙戏珠图案。由台基面至屋檐高5.2米,至屋顶高约11米。崇政殿前后各有六根方形檐柱,柱前有白石雕栏杆与台阶栏杆相接,形成檐廊。殿两端为青砖墙,墀头、照壁、檐口等嵌有雕刻的五彩琉璃砖。屋架为叠梁式抱头梁。抱头梁饰以龙头伸出檐柱外,梁为龙身,龙尾露在金柱内。屋面为黄琉璃瓦绿剪边,墀头、硬山博风板及正垂脊之脊筒,均为五彩琉璃。殿内“乇上明造”,椽间满绘飞云流水,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五间俱辟隔扇门,殿内明间两个金柱之间,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及宝座。殿前月台高44厘米,东西长22.4米,南北宽13.5米,台左角置日晷,右角设有嘉量,都是用大理石雕造而成。 飞龙阁与翔凤阁东西相对称,为群臣朝集休息之处,建筑形式规模相同,均为五间二层双坡木架结构。正面有檐柱六根,柱间为木栏杆,金柱间有隔扇门,重层为贯通柱,平面与一层同。屋梁为叠梁式抱头梁,屋檐为二层椽,黄琉璃瓦屋面。 大清门为大内宫阙之正门,是清太宗(皇太极)受群臣谢恩的地方。门南向,为一幢进深9.6米,单屋双坡五间九檩硬山木架结构,其石台基高60厘米,东西长23.6米,南北宽16.6米。前后有阶梯形踏步三处。正中三间为三对隔扇门,两侧为青砖外墙。墀头及硬山的博风砖与正垂脊用五彩琉璃饰件,屋面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门前左右有高约2米的石狮一对。 崇政殿后另是一个院落。从左右翼门进去,东有师善斋、日华楼,西有协中斋、霞绮楼,均 为硬山式饰瓦顶,前有出廊。北面是一个特筑的高台,高3.8米,四周高墙围绕,有砖砌台阶可以上下,是沈阳故宫皇帝和后妃的生活区,所有建筑都建在高台之上,北面是清宁宫,南面为凤凰楼,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南有关睢宫、永福宫;西配宫南有麟趾宫、衍庆宫,单独成为一个城堡。 清
|
转自:http://www.uutuu.com/guide/article/detail/3494523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