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眸 笔 架 山 骑自行车沿102国道向南近30公里之后,再向南9公里就到了锦州港--笔架山的新邻居。这是我第四次骑车来笔架山,第一次是上中学的时候,与几个同学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记得去时用了四个多小时,回来用了三个多小时,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让岁月的尘埃封存许久的旧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儿时的激情和天真随淡淡的云飘荡在异域的时空隧道里,不再是我记忆中曾现的光彩。第二次、第三次是前几年,我骑自行车带着女儿一起去听海的歌谣,一起去看浪的快乐。当我目睹女儿第一次看到海的那份天真、宁静、浪漫和激动时,猛然地唤起我已经摸糊和沉睡许多的激情,我要寻找与女儿同一岁月的风采,我要去追寻上个世纪的梦想。 我站在海边,任由一片片浪花飘落在我的脚上,飞溅到我的腿上,淡淡浪花的气味飘浮在空气中,弥漫在我的周围。啊!浪花的芬芳真的与众不同,浪花的色彩真的独一无二,浪花的形态真的随欲而安。我可以化作一朵朵浪花吗?随着风飘泊于五湖四海之中!听:泰坦尼克的尖叫;看:儒勒·凡尔纳的梦境;笑:海明威假装的勇敢;闻:佛主一只芦苇渡江的从容。 迈着悠闲的脚步,我徜徉在沙滩上。远眺孤孤单单的笔架山岛,好象在静静的聆听从远古流淌到今天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开天辟地之神——盘古氏。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始终是一种睡眠状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一天,他从梦幻中醒来,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把一个混沌的世界创造成一个天高云淡的朗朗乾坤,你不信吗?有机会来笔架山岛看看:这里还残留着他抬头,挺身用力开天时双脚踏出来的脚印。 有机会上笔架山岛看看:什么吕祖亭、太阳殿、五母宫、万佛堂、龙王庙等亭堂庙宇。山上还有一座举世独一无二的三清阁,阁高二十六米,六层石楼由纯一色的石墙、石廊、石门、石窗、石龛和石梯组成,就连飞檐挑角、门神壁画,也全都是用石头刻成。殿宇、阁楼的位置、布局和装饰,设计巧组合精美,在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相连接,堪称楼阁建筑之上乘。因其六层上下为全石仿木制结构,没有一钉一木而为世界一奇。阁内供奉着四十八尊佛像,供奉道家、儒家、佛家,为三教合一的寺庙。更叫绝的是:坐在最顶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就是开天辟地之神——盘古氏。盘古成为了统领天下众神之首,在中国所有的庙中,这是唯一的。 我把自己的思绪收拾回来,静静地眺望远方:中国北方的第一大海岛----笔架山岛,这是近海中一个连着陆地的小岛,小岛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0.8公里,海拔也只有78米。岛上三峰,形如笔架,又因其东部海中也有一形如笔架的小笔架山与之遥相对应,故称为大笔架山。从陆地到小岛跨海1.8公里,其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时隐时现。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依如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通道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笔架山。每当涨潮,海水又从两边向通道涌去,通道便会在在海浪中渐渐变窄,最后完全隐去,这座“天然而成的桥”也是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处独特的自然风光总会生出很多富有诗意的传说和典故,自然的风光和人的智慧相辅相成,相互辉映,能给游人增加更多的文化的气息和无比想象的空间。 每个人都会因家乡的一草一木出类拔萃而由然生出许多敬意。我也不例外,我爱生养我的故乡,那怕他也有很多瑕疵,那怕他曾经抛弃过我。古语道:儿不嫌父母丑,狗嫌不家贫, 不管我飘浮在那一个时空世界里:我爱我的故乡。 我没有时间重登笔架山岛,只是站在远远的地方,望着他孤立于苍海中的容颜,飘渺在惊涛中的身影,这一切早已经深深的铭记在我心性的日记本上那最不能忘怀的一页。 推着自行车,我一边走一边回望着离我渐渐远去的孤峰吟咏: 孤峰插海雾飞扬, 波涛千顷万里疆。 浮云相连天朗朗, 天桥横断水茫茫。 六级石塔绝天下, 吕祖亭过拜太阳。 明年春风无限好, 遨游渤海笑长江。 我骑上自行车,最后地回望一眼笔架山:明年我还会来!! 不知道好不好?? 本主题是移动主题--乔秋  [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