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重庆云阳张飞庙

[游记]游记:重庆云阳张飞庙

2007-07-16    pyhn.cn

游记:重庆云阳张飞庙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我们走下游船,第一个影入眼睑的是,岸上一百三十米高处,张飞庙群的“江上风清”四个大字,因长江是枯水期,水不大,河床中沙石遍布,实在难走。走出江滩,开始登阶,可见张飞庙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座岩临江,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相互衬托。庙外方木梯道、石桥涧流、瀑潭藤萝、临溪茅亭、峻岩古木,秀美清幽。爬行中四处张望,夜景云阳城,极似重庆,因为它也是依山就势建起来的。我们站在暗处看云阳灯光,层层叠叠,步步登高,配合天上的繁星,十分壮观,让人心旷神怡,不知身在何处。

我们一个个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爬到庙群,看见有结义楼,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的重现,有正殿、傍殿、助风阁、望云轩、杜鹃亭、得月亭等,造型雄巧,布局严谨,层迭错落,独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质韵,更有园林点染、竹木掩映、曲径通幽,不愧为“巴蜀胜境”。尤其是庙中收藏的古代名人字画碑刻,名家圣手,流派纷呈,各领风骚,不少为国内外所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如汉《张表碑》、梁《天临碑》、黄庭坚书《幽兰赋》、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等,因而早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的说法,因此这里有“文藻胜地”之誉。由于张飞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较高价值,一九八0年被定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顾得上仔细研究。

建张飞庙的由来,据传张飞因急于给兄长关羽报仇,对部将范疆、张达军令苛刻,这两人趁张飞醉卧之机,割下他的头颅前往东吴领赏,行至川东云阳,得知吴蜀讲和,二将慌乱中把张飞的头颅丢入长江,张飞的头顺水漂流,被一打鱼的老翁捞起,张飞托梦给渔翁,叫渔翁把他的头背走,背到哪儿背不动了,就给他建庙。渔翁走到飞凤山麓,走不动了,于是就把张飞的头颅埋掉,世人在这里建了张飞庙。还有一种传说是,范、张二将听说吴、蜀讲和的消息,正在云阳途中,慌忙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逃遁他乡。当晚有一老翁在铜锣渡撒网打鱼,捞起张飞头颅,惊异之间,恍惚见张飞跪地哀求:生为蜀人,死当蜀鬼,请将头颅葬于蜀境。渔翁受托,泪如雨下,便将张飞头颅葬在云阳对岸的飞凤山麓,并邀集百姓修起最早的张飞庙。这就是“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说的由来。张飞大义大勇,为人民敬仰,农历八月廿八日是其生辰,各地群众纷纷前来举行祭祀,颇具一定规模与影响。

在张飞庙的石壁上刻有清代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所题感谢张飞的诗:

“铜锣古渡蜀江东,

多谢先生赐顺风,

愧我轻舟无一物,

扬帆载石填崆峒。”

传说:当时的河道总督张鹏翮乘船回家省亲,途经张飞庙,狂言‘文臣不拜武将’,于是张飞大显威灵,吹送逆风,使他所乘船只3日无法行走。不得已,他只好备齐‘三牲三果’上庙拜祭了张飞,船才顺风而动,平安到家。

这里也是三峡库区淹没的地方,我们是2002年3月来参观,据介绍,在2003年以后,遵循原样搬迁的原则,将把庙搬迁到顺长江上移三十二公里的云阳新县城对岸。

庙前的河床中,卖小商品的很多,小吃有油炒小土豆,水煮花生米,煮红芋,当然也有烧鸡、酱鸭等大菜。有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一面守摊叫卖,一面趴在低矮的小凳子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业,我们不禁生起同情和怜悯之心,特地买了她的小吃,顺手还买了点别的小吃。到船上,又买了一瓶酒,大家都喝了点,以便睡个好觉。

转自:http://bbs.pyhn.cn/dispbbs.asp?boardID=61&ID=374494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