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公略长江游记―从重庆到九江(三) |
[游记]周公略长江游记―从重庆到九江(三) |
2007-07-16 86.46 |
周公略长江游记―从重庆到九江(三) 荆州、岳阳、城陵矶 天色很好,我们的轮船顺利通过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后,向荆州方向驶去,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我在夜幕下远远看了一眼荆州,只见城市上空一片红光,看的不是很真切。 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呵!人生不可大意,不可大意!这个道理,是我后来才有深刻体会的。 船舱外阑珊的灯火伴我在船上渡过了江上又一个夜晚。我久久没能睡去,脑海里还在萦绕着那夹岸的绝壁、汹涌的江水、神奇的山峰、动人的传说。多么怀念汹涌江水把船左右摇晃而睡去的感觉。 大江歌罢掉头东,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进,次日清晨,来到湖南岳阳。岳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长沙,居湖南第二位。岳阳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岳阳还是一座蓬勃崛起的工业城市,颇为类似江西的九江,当然没有九江那麽漂亮呵!岳阳地处一湖(洞庭湖)两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赣)四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长江)的多元交汇点上,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通车,构成了“承东联西”“南北贯通”的便捷交通网。 然而,屈原选择了岳阳土地上的汩罗江作为自己生命的最后归属。从此以后,“日夜江声下洞庭”的汩罗江就一直驰骋着一股悲壮的英雄气概。当年迈入老年的杜甫,拖着病残的身体,瞻仰“屈原祠”,登临岳阳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登岳阳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呵!不久,病死在岳阳市境内的平江县。还有李白、韩愈、白居易、孟浩然、陆游、欧阳修等著名的诗人,都有先后来到岳阳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而宋代的范仲淹把对岳阳的吟诵推向了高潮,他写下的《岳阳楼记》成为了千古奇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众多的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岳阳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二妃哭舜、柳毅传说――使岳阳这块土地披上了神奇的色彩。它有雄踞江南、 千古叫绝的岳阳楼;还有驰名中外、形如青螺的君山岛;有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 船到城陵矶,该地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隔江与湖北省监利县相望。明代设巡检司。城陵矶港为湘北水运门户。城陵矶故称彭城,自殷商始就水路繁忙,渔人商贩不绝如缕。船舶是城陵矶最古老的动景。我们的大轮在此地停留了一会,这时我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有数只机动船迅速驶近我们的大船,用挂钩绑在我们的船上,船老大一身吆喝,几个伙计立即搬来许多装好的盒饭,就在木船上向大船上的旅客卖起盒饭来。由于价位比大船上的低得多,所以购买者甚多。等到大船一身笛响。木船船老大立即吩咐手下把钱款收好,便迅速解开绳钩,荡开小船,象江岸开去。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又训练有素,可见这个生意做的很熟捻的。做完生意的船老大屹立船头,双手叉腰,高大的象一个将军! 在大武汉 轮船离开岳阳,向东北方向的武汉驶去。于当天下午抵达武汉港。只见江面开阔,一望无际,规模宏大,气势恢弘。我们的轮船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之处,浑黄的长江水和碧绿的汉江水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把武汉分为三镇。从江面上看,武汉港的整个建筑很象一艘巨轮的形态,据说寓意武汉市正努力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轮船现在所处的位置也是观赏武汉江滩的最佳地点,我看到武汉港左侧的有座钟楼,就是所谓的“江汉关大楼”,位于当年的江汉路英租界,整个建筑除了大门上的“江汉关”三个字以外,其它的设备物件全是当年由国外运来的,江汉关大楼顶部的大钟直径达4米,钟声一响,响彻三镇。从江汉关往下,沿长江边上有许多幢西洋式建筑,这就是当年列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汉口强开的租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轮船要在武汉停留五个小时,我抓住机会,决意上岸,游览这个九省通衢之地。 武汉是我喜欢的城市。这个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特大城市之一,老早就听到武汉三镇的说法。的确,武汉市被长江和汉水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象武汉这样既得两江之便,又地处华中腹地的好地方,难怪自古以来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 我上得岸来,买了一张武汉地图,便上了公交,去游览这个心仪已久的风云际会的好地方。武汉果然山山相望,水水相亲。长江和汉水交缠如练。我来到雄伟壮观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著名的京广铁路线就从桥上通过。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看到正在长江中崛起的大桥,一时兴起,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名句。通车后,举国欢庆,当时,大桥成为新中国的一大骄傲。 来了武汉,哪有不去黄鹤楼的道理。就在大桥武昌桥头处的蛇山上,屹立着这幢雄伟的楼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武汉之所以又被称为“白云黄鹤的故乡”也是与此楼有着很大的关联。这座以高大雄伟著称的黄鹤楼和今天的高楼大厦相比起来也许要显得逊色许多,但在古时候,它却是文人墨客登高远眺、赋诗谴兴的必到之处。我看到很多游人在此参观,有很多大学生在此拍照留念。蛇山脚下,大桥头边这一带就是汉阳门。据说当年毛泽东视察武汉时,就是在这里下水,第一次横渡长江的。此后的十年里,毛泽东在武汉共横渡长江十八次。可见参加过“汉口八七会议”的毛泽东对武汉是很有感情的。 我还去了一趟武昌大学城。参观了中国测绘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我当时希望继续深造的心,长久不能平息!看着温馨宁静的大学校园,心情很是复杂。从大学城回来的路上,一句话都不想说! 回到武汉港,回到舱中。夜色已暗,草草吃过晚饭,就睡下了。我要考量时代的发展,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 轮船在沉沉夜幕中继续东下,三天来我第一次在这么早的夜里睡下。巨轮载着数百不同经历、不同理想、不同性情的人们,凌波万里,从重庆一路顺流驶去,要驶往东方明珠的中国经济中心――上海。而我,将在下一个港口――九江,与这些同舟共济的人们告辞,结束我难忘的水上行程! 就在这天夜里,我的巨轮在我的春秋大梦中,驶离武汉,驶过鄂州,驶过赤壁、驶过黄石,驶过武穴,在经过三天三夜的水上漂泊、在经过三千里漫长的丰富行程后,于次日凌晨四时余,送我到了最最美丽的九江! |
转自:http://61.180.86.46/bbs/dispbbs.asp?boardid=33&id=211428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