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星长江探源之旅游记(3)-TOM科技 |
[游记]三星长江探源之旅游记(3)-TOM科技 |
2007-07-16 tom.com |
三星长江探源之旅游记(三):腿似灌铅身如“烟” 8月6日,星期日,晴 格尔木-沱沱河兵站 8月8日,严重而“标准”的高原反应如期而知,从格尔木出发到达我们当天住宿的地点:沱沱河兵站这一路,剧烈的头疼一直在袭击我。路途中丰田4500剧烈的颠簸和从车窗中猛灌入的高原空气似乎让高原反应减轻了一点,但是从车上下来到进入我们住宿的兵站这一小段,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挪过去的。我的两条腿就像灌了上百斤的铅块,每挪一步都异常吃力;嘴张得大大的却感觉吸不进空气,走路的时候身子左晃右晃,团友笑称我走路就像袅袅的炊烟一样。 伴随剧烈头疼的另外一个高原反应是强烈的呕吐感。其实我一整天除了喝水,只吃了几块青海特产烤饽饽和几块巧克力。即便如此,胃部的剧烈抽动让我无法躺下,我只能在背后垫个被子,靠吸氧苟延残喘。看起来吸氧对于减轻高原反应很有效果,10分钟以后我的呼吸已经正常了,头疼已经不像刀子戳那种感觉,倒更像加了一天班以后的那种胀痛,可以忍受,思维也渐渐清晰起来;只是胃部的痉挛没有丝毫减弱的征兆,抽搐带来阵阵的呕吐感。 强烈的高原反应看来也不是我的“专利”,不少团友也纷纷倒下了,有的甚至还打了吊瓶;就连世界冠军王军霞也有发热的症状,在呕吐之后才有些许好转。整个晚上,医生是我们团队中最忙碌的人。 剧烈的高原反应让我的思维变得就像10岁的孩子,虚弱的身体也不允许我写当天的游记,所以8日的游记,都是我在9日晚上补写的,会有不少疏漏。 我还能记得的8日的行程,是访问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动物保护站。一进入可可西里,我们就陆续看到了黄羊、藏野驴等国家保护动物,也看到了“传说”中的藏羚羊。由于这些野生动物距离我们比较远,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的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小黑点。进入可可西里之后不久,我们的车队就到达了由于媒体不断报道而著名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保护站很小,也就一排房子,大约有三五间的样子。站长是个皮肤黝黑的藏族大汉,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是他腰板挺直、身体魁梧,是一个经典的英雄好汉形象。看起来这个保护站经常被媒体采访,因为站长在与我们的交流中显得游刃有余,寥寥数语就把保护站的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 蒙着头巾得藏民 在保护站的展览室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保护区守护者的牺牲和奉献,也看到了盗猎者的疯狂。在图片介绍中我们看到了盗猎者们曾经的疯狂,他们开着越野吉普车,用制式军用冲锋枪对着藏羚羊群猛烈扫射,最残忍的一次,一个1000只的藏羚羊种群一只不剩。他们在现场残忍地剥下藏羚羊的皮,很多小藏羚羊就这样告别了还没有看到的这个世界。剖腹剥皮以后,残忍的盗猎者藏羚羊胎儿抛之荒野,任由肉食的禽类分食。看到这幅图片的时候我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即出于对为这些小生命的同情,也出于对这些贪婪的盗猎份子的愤怒。保护站站长指着照片对我说,他亲自参与了与这些盗猎者进行的激烈枪战,最后这帮人不是毙命于保护队的枪下,就是接受公审之后被枪决。在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的过程中,保护站成员也有损失,前站长索南达杰就是在与偷猎者的战斗中不幸牺牲的。 保护站门外,是一大片用铁丝网圈起来的草地,这是为了救护受伤的动物或者失去母亲的小动物用的。现在里面有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藏羚羊和黄羊,由于受到保护站人员的悉心照顾,它们对我们这些外来者一点都不恐惧,主动摇着尾巴跑过来跟我们“打招呼”,十分可爱。 车队继续在青藏高原疾驰前行,傍晚时分到达了当天的目的地:沱沱河兵站。沱沱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的源头,在这次旅行成行之前我就已经非常的期待。忍着痛苦的高原反应,我在沱沱河大桥的桥头注视着这条神奇的河。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栏目中说,从青藏高原深处冰川融化后的一滴水开始,长江开始了它超过6000公里的旅程。眼前的沱沱河,与我在长江下游看见的浩荡江水完全不同,它静静地流淌在高原之上,落日的余辉让河水熠熠闪动,显得宁静而安详。快门声中,我用颤抖的手指拍下了难得的美景。 沱沱河 我们借住的是武警部队守护沱沱河大桥的一个连队驻地。两层的小楼干净利落,一尘不染;楼外有供武警战士们训练的操场和篮球场,以及两个设备间。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虽然高原环境恶劣,但是战士们的生活、工作条件是相当不错的,这也保证了他们的强大战斗力。对于我来说,第一件事情就是躲进治疗室吸氧,趁吸氧后头疼渐止的时机沉沉进入了梦乡。 |
转自:http://tech.tom.com/2006-08-07/0547/04897076_03.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