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堂与炼狱:漂流长江南源当曲(一)-游记心得 |
[游记]天堂与炼狱:漂流长江南源当曲(一)-游记心得 |
2007-09-05 wankee.cn |
文 税晓洁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多年前漂流雅鲁藏布江的队长杨勇来电说:到长江的三个源头跑一趟吧……喏!妙极!当即扔下手中活计依约上路。对于我等恋高原症患者,还有比这更妙的事情么?刚出成都火车站就接着上越野车,开始高原之行,直奔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的南源当曲。 杨勇二十年前“长漂”,我十年前“徒步长江”,走的是正源沱沱河,当曲于我们都属首次。出乎意料的顺,从杂多县城到源头,竟然一直有路并且还正在拓宽整修。每当遇见筑路者,我们都要举手敬礼,杨勇说:这些人,才真是伟大!是啊,海拔已经四千七、八,我们来此漂流一趟,回去可以吹嘘探险;这些离家千里打工的青海农民,行状其实最苦,默默筑路造福,功德无量,却一直在“主流”视线以外。世间事,就是这么非常道。新路将从他们的手中一直延伸到西藏。黄昏时分,我们告别最后几个伟大筑路农民,沿着还未整修的崎岖小道上到一个平缓的山坡顶时,几乎没什么感觉,澜沧江与长江分水岭就过了,顺利进入当曲源头。 与想象中的一山分两水完全不同,山顶呈现一块几乎没有什么起伏的绿色地毯般的大草原,星星点点交织混杂的水流勉勉强强可以看出左右,似乎就那么不经意间,命运完全不同,一边将流向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还改名湄公河;另一边就是我们将要漂流的长江南源当曲源区……我们向右,寻找开漂点。时近黄昏,远近都金光闪闪,这时视线尽头的唐古拉山脉呈一个个尖尖的小三角,看起来并不高大,高极之高,其实平平和和。 当晚,我们在一个大水塘边扎下营来,前半夜还繁星漫天,一直深到地平线以下,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下半夜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很快,帐篷里就进了水。更为糟糕的是,从北京一直马不停蹄赶来的杨八爷,竟然高原反应到肢体震颤手脚抽搐,老徐和我一边一个,又是速效救心丸又是散利痛的悉心伺候,快到天亮,才平静下来。次日开漂,他老人家不得不改作接应,我直痛惜此行少了一个好酒友。 刚开漂时,天气好的惊人,两岸风光美若天堂,正是久违了的美妙感觉。漂了不远,就见一群藏野驴,在不远处盯了我们很久,才飞奔而去。同船浆手作家老徐最喜此物,当晚记曰:“它总是昂着头,迈着优雅的步子,绅士般的凝望。当它凝望着你的时候,圆润的眼睛透着一种真诚,它总驻足在岩石上,像一座雕塑,像一幅油画。它们一路疾跑,一路烟尘,消失在天际,带走人无限的遐想。” 与以前漂过的大江河一样,源头水浅,都少不了拖船。当曲地处沼泽,水系更是复杂,平均10分钟就要搁浅一次。时值7月,头上的温度感觉有40℃,脚下的水还是冰凉刺骨。头一天刚漂了一两个小时,天气就忽然大变,暴雨夹着冰雹狂砸而下,一会就浑身精湿。再一会儿,风吹云开,又是太阳暴晒。高原的天,就是这般无常。 当晚一靠岸,发现一个重大失误,二顶帐篷的支撑杆都忘记在接应组的汽车上了。举目四顾,心中茫茫,在这样的地方,高于50厘米的灌木都不可能生长,船浆高度又不够,哪里去找代用品?这可如何是好? 老天眷顾,望远镜里发现一个小白点,似乎是一家牧民的帐篷!派刘砚和杨帆两个大学生赶去打探。不久,一大群热心的藏胞飞奔而来,两个小孩还扛着2根木棒,开价60元。老徐后来说,当时我还嫌贵,漂完以后,我觉得600块都值。因为到处都没一棵树,直到治多县城我也没看见一棵树……风太大,两顶帐篷搭得艰难无比,虽有藏胞相助,也是折腾了二个多小时。我们的帐篷是在玉树买的80块钱一顶的白布做成的当地藏胞也只是用来喝茶的最简易的那种,杨勇坚持认为这种帐篷舒服,人在里面能直起腰。当然,我明白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费困难。这天的晚饭也做的很艰难,由于高级气炉出了问题,折腾到夜里一点才弄出一锅夹生饭。第二天早上杨勇折腾到11点,还是拿那个炉子没有办法,仍是一锅夹生饭。我们的水上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越往下漂,人烟越少,野生动物越多。白屁股的藏原羚,肉乎乎的喜马拉雅旱獭,叫不出名字的各色水鸟,直冲蓝天的老少苍鹰,一直左右相伴,使得每天单调的划桨漂流一点也不枯燥。就是常识里穷凶极恶的狼儿,也是一副怯生生地好奇状。有一天,岸边远处出现一只孤狼,先是在低处凝望,后来竟跟着漂流艇跑到高处看了半天,直到我们漂到跟前,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慢慢跑开。 漂到第三天,我们惊异地发现前方出现一座水泥大桥。在这一整天也难得见到几个人影的荒原,在这被外界称作“无人区”的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桥?停船细看,桥的两边还有国务院2004年竖立的“西藏实际使用管理线”水泥大碑。在地图上,这里属于青海玉树州杂多县,目前实际上生息着西藏那曲地区巴青县的牧民,为巴青县所实际管辖。这块大碑,也揭开了多年前我们在长江正源各拉丹东时心中的很多谜团。在整个当曲漂流中,这样的大桥,我们一共见到了三座。这一带,国家的投入,远比想象中的要大。 这座当曲第一桥的左岸,平地突兀而起一座十几米高的岩墙,颇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顺山坡近前细观,只见一路很多喷泉正在潺潺涌出地面,七彩斑斓,绚丽无比。杨勇说,这是一处火山喷溢的地质遗迹,惊艳,视为奇观。 更大的奇观在第七天,漂到一个叫巴茸浪纳峡谷,眼前巨大的泉花台可以说让我们震惊。只见从山顶到江边,都是一片洁白晶莹的世界,错落有至,发育完整,气势宏大。直观看来就胜过著名的松潘黄龙和云南丽江白水台。经初步考察,垂直高度150余米左右,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 之前,我们渴望的目标是地图上标注在此有一甘泉叫“曲波液”,可以狂饮。这次本来天堂般的漂流生活,因为那只老是生病的进口汽油炉,有了炼狱般的成分。开始是炉头进沙,用细铁丝捅捅,再嘴巴使劲吹,勉勉强强还能用,多花点时间就是。最夸张的一次从6点多靠岸,到夜里12点多吃上饭,竟然用了将近7个小时。后来,这鸟炉子彻底罢工了。本来,我们这帮人群威群胆在野外活动时,一直使用的就是家用普通煤气灶,挺好。前些年雅漂的时候,二十多号人用这个,顶多一个小时就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这次,我们单船,只有五个人,为了减轻重量,老徐就搞了这个进口的小炉子。也不能说这精致的进口小玩意不好。在别的地方,在雪山、在森林,大概都会挺好。可这当曲,沙子太多了,这玩意水土不服。这就有点要命。正值七月,高原烈日加上水面反光,几天就搞得人手脸脱皮,每天最渴望的就是能有充足的饮水。可最正常的时候,在船上一整天每个人分配的饮水也就二两的样子,堪比上甘岭。老徐说,我们都快赶上特种部队生存训练了。
|
转自:http://www.wankee.cn/news/news_detail.asp?nid=6242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