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村种桑及其发展前景 |
[游记]长江村种桑及其发展前景 |
2008-05-22 sina.com.cn |
长江村种桑及其发展前景[原创] 万绿锡场·南天一喷/文 2008-03-04 万绿锡场欢迎您,有时间多来指导! msn:wanluhu@hotmail.com 今天主要考察调究长江村种桑情况,上午一行六人,基本都是党委政府副手,9时多经厚洞村三洞村下到长江村,下午绕道万绿湖畔经厚洞村回(得知从长江学校经万绿湖畔至厚洞村水阳书记前已经铺水泥路为12.5公里,至厚洞村锡桂公路接口为13.2公里,即没有铺水泥路700米,此路用时35分钟;再从厚洞村至锡场镇人民政府办公楼15分钟。总结:经厚洞三洞至长江要比经厚洞万绿湖畔至长江用时少10分钟以上)。 长江村种桑为个人老板投资,说是四个妇女合股办,我们也见识了这四个女强人言行,确实雷厉风行,干净利索,能言巧舌,吃苦耐劳,笑称四朵金花。按她们的简单言语,可知她们一直从事农业养殖业,现在也经营几起,三水市也有她们的基地,估计是她们的丈夫们经营,这个我没有过问。 长江种桑基地现在开发应该有一百五十亩以上,前年开始,去年已经有试产。 我查了一下养蚕的一些信息,其中有一则新闻有价值: ···“要不是我帮别人看管了14亩桑园,哪个敢喂5.2张蚕子哟。我算了一下账,今年春蚕卖了4985元,前后共40天,平均每天收入125元,算得上领高工资!”6月4日,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永福村二组村民张优云从蚕茧站拿到花花绿绿的钞票时,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 丰乐镇是纳溪区的养蚕大镇。近年来,该镇不断推广小蚕共育、室外蚕棚、纸板方格簇上簇等养蚕技术,但蚕农苦于桑园数量有限,养蚕规模一直上不去。“2003年春,我养了4张蚕,但到了蚕子四眠后,每天都要派两个人出去买桑叶,除去三角一斤的桑叶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该镇高石村五组的蚕农杨秉权告诉笔者,桑叶来源成了制约养蚕规模壮大的瓶颈。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5f1c001008mw8.html2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