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入海口(六) |
[游记]长江入海口(六) |
2008-05-22 sina.com.cn |
历史上的庙镇,庙宇众多,曾有祖师庙、貊貔庙、观音庙、城隍庙、吃素庙等。相传宋代时,当地有一种叫貊貔的野兽,专门掠食儿童。有一位姓周的农民,身强力壮,胆量过人,与野兽搏斗双双陨命。后人立庙祭祀,称“周神王庙”,也有人称“貊貔庙”。当地人简称“庙镇”。 庙镇乡下盛产大米。那是我很久没有吃到的最好的大米,色白晶莹,甘甜滑润,久放不变质。不像如今市场上那些挂羊头卖狗血的营生,只让你吃一顿,过后便成稀汤。每逢秋收稻谷,一些非产米地区的农民、商贩将山芋、芋艿、花生、杂粮从几十里外运往庙镇交换、销售。庙镇的土布制造业也很发达,较大的庄号永大号。自明代中叶,棉花逐渐成为崇明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产量的不断增长,土布生产日渐成为民间最为重要的副业生产。崇明土布业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有史料载:“崇邑妇女知机杼而工布织者皆公(唐一岑)夫人之教也。”那时,一般农户家都置有木制纺车、织机,生产的崇明土布是民间编织业的主要产品。清《崇明县志》载有“玉宇机声”图,史称“瀛洲八景”之一。曾有诗赞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a73b601000aim.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