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游记(10.20)--三峡之旅 2006-07-31 17:31:39 大中小 长江三峡游记(10.20)--三峡之旅 观光5号载着我的期待、载着我的激情,带着我开始梦萦牵绕的三峡之旅。 刚刚上船,导游小左首先简要地给我们介绍了三峡概况。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内,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段左、右两侧,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目前世界上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仅仅21台,其中美国3台、巴西和乌拉圭18台,而我国一共拥有26台,乃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记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象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从神女峰的传说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似在人们面前展开一部民间文学的瑰丽长卷;三峡的山和水,千姿万态,又似引导人们巡礼于一条彩色画廊之中。古往今来,长江三峡曾唤起无数游客的感情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 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市,是武汉与重庆间的唯一重点城市,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水陆空交通通达,现代通讯发达。这里经济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有磷、铁、花岗岩等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木材、茶业、中药材等林特资源;长江三峡,古三国遗址,土家族民俗、民风、民情等旅游资源。宜昌城头的南津关,是长江三峡的东口,从宜昌游三峡,是游客的最佳选择。三峡工程建在宜昌,三峡工程的巨大牵动效应,使宜昌成为长江沿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宜昌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中国一流的旅游名城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市。 到达宜昌后,我们参观了今年10月1日刚刚开放的宜昌截流风景园,风景园布局别致,构思奇妙,再现了三峡大坝建设的艰辛和不易,三角形状的截流石堆成了一座小山,向人们展示了截流工程的浩大。从美国进口的两台特大型铲车,为三峡工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三峡纪念墙详细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启动、历史纪录、主要统计数据等,再现了三峡建设的点点滴滴。观后,我不禁涌起一股热流,向三峡建设者们致敬! 唐代大诗人李白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放歌三峡,留韵千秋。 船过白帝城,左导介绍: 2003年水库开始蓄水达135-175米后,奉节白帝城水位至半山腰,白帝庙无影响,白帝山三面环水变为“水绕四门”,成为江上孤岛,风景更加秀丽。矍塘峡峰顶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峡谷感毫不减弱,夔门雄姿依旧。 其“雄、奇、险、秀”的风格依旧。对人文景观的部分影响,可通过各种措施加以保护。三峡风貌基本保持不变。“今日三峡美如画,明朝库区锦上花”,到时将有大批新景观出现,长江三峡的旅游又将达到新的高峰。由于这次行程未安排神龙溪和神龙架,左导为我做了义务讲解:神农溪的水位至135米后,景区将做进一步延伸,除原有的龙昌峡和鹦鹉峡外,还开辟了岩棺峡。游览的线路为:船靠码头后由约100座的环保机动船乘载客人,逆水游览龙昌峡和鹦鹉峡(1小时左右),再改乘纤夫拉纤的豌豆角船倒漂岩棺峡(约1小时30分),游览后再乘环保机动船返回码头,游览共计约4-5小时。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荆湘,南临长江,西接重庆、北靠武当,因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尝百草而得名,又因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素称“华中屋脊”,神农架凭借地理位置和地下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以致当时许多动植物在这儿幸免于难,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