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 |
[游记]长江三峡 |
2008-05-22 sina.com.cn |
我的家乡-长江三峡 2007-06-17 11:41:58 大中小 标签:我的家乡长江三峡 我的家乡 长江三峡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风景旅游大峡谷——长江三峡风景区。 长江三峡风景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奉节的白帝城,东到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奇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之山,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夹江峭壁,甚为逼仄,致使江宽不过百米,最窄处仅几十米。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五字镌于崖壁。山势之外,瞿塘水势亦“雄”,它“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有诗称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对瞿塘峡的山水之“雄”,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夔门,又名瞿塘关。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杜甫有诗咏那赤白两山: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桔树丹青见,复道重楼锦锈悬。这里河宽只有百余米,把滔滔大江紧束得象一条沟壑,而通过的流量往往多达每秒五、六万立方米。“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用一“争”字,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当轮船驶出瞿塘峡西口后,您走到船尾,抬眼望去,全景式的夔门雄姿便展现在您的面前。这时是摄影留念的最佳角度。现在,临江的石壁上,还刻有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行书大字,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塘”均历历在目。 巫峡幽深奇秀,两岸峰峦挺秀,山色如黛;古树青藤,繁生于岩间;飞瀑泫泉,悬泻于峭壁。峡中江回路转,九曲回肠,船行其间,颇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峡之中最享盛名者,要算巫山十二峰了。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耸立江边,峰顶一见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沾衣欲湿,拂而觉爽。云雨中的青峰绝壁,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国画。巫山云雨之妙,有唐代诗人元稹之诗为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峡内著名的有三台八景十二峰以及孔明碑等景点:三台为楚阳台、授书台、斩龙台;八景为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青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观贞石、朝云暮雨;十二峰为圣泉峰、登龙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净云峰、起云峰、上升峰、聚仙峰。 神女峰又叫望霞峰,位于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西陵峡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三峡著名的三大险滩。过去船行其间,险象环生,舟毁人亡,时有所闻。建国后,航道经多年整治,大为改善;加之葛洲坝工程蓄水之后,回水百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沉入江底,不复为害。 崆岭滩在崆岭峡中,两岸悬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岭,然后得过”,故亦称“空聆”。以往这里滩险流急,礁石密布,著名者即有“二十四珠”,其中“大珠”石梁,长约220米,宽40余米,高约15米,突露水面,如猛虎卧伏江心,与邻近之“二珠”、“三珠”,号称三石联珠。其下乱石暗礁,犬牙交错,锋利如剑,致使航道弯曲狭窄,恶浪汹涌,行船稍一不慎,就会触礁沉没。民谚云:“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因而人们称此为长江三峡险滩之冠。两岸峰峦叠秀,环云蔼翠,飞瀑流泉,扬雪溅珠,满山柑橘成林,绿叶金果,彩色缤纷,景色佳丽,风光无限。 长江三峡风景区,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散落其间的涪陵周易园、白鹤梁水下石铭、丰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宝寨、“文藻胜地”张飞庙、“三国遗迹”白帝城、八阵图、屈原祠、古黄陵庙、三游洞、南津关等等的景点更是多不胜数。长江三峡不仅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正在兴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三峡工程。这两项新兴的人文景观和原有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长江三峡蔚为壮观的新景观。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西之首,亦称夔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 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瞿塘峡西入口处,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故称夔门,古称瞿塘关,形成“西控巴蜀收万壑”,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夔门两侧的高地,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巍峨峥嵘,峡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这里的崖高500米、河宽只有百米,但流量多达50000多立方米/秒。真是“两山夹抱如门阀,一穴大风从中出”。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是含钙质,色似白盐得名。在灿烂得阳光下,赤甲山略显红色,白盐山呈灰白色,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 杜甫描绘夔门的水势,用了“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绝唱,勾勒出夔门的伟岸雄姿。 现在,临江的石壁上,还刻有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行书大字,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塘”均历历在目。 滔滔长江横切连绵不断的巫山山脉,形成三个险峻、奔腾湍急的大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合称长江三峡。瞿塘峡和巫峡的主要风景点都在万县地区境内。 夔门天下雄!这个夔门,就是入三峡的西大门,亦称瞿塘峡关。此处双峰欲合,如门半开;陡然一束的浩浩江流,回旋着如雪的涛浪,迸发着震耳的喧啸,酷似一群热血汉子在那里拼搏进击,喝退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那情景,正如元帅诗人陈毅高声赞叹的:“三峡束长江,欲令江流改。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369d30100098p.html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