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之三)

[游记]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之三)

2008-05-22    sina.com.cn

一是区域旅游合作日益加强。任何经济资源同属两个不同的行政辖区都会引发争夺的矛盾,三峡旅游也不例外,共享三峡品牌的重庆宜昌两地旅游界长期以来明争暗斗。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推进到2003年6月,长江三峡旅游的景观格局、交通格局、市场格局重新“洗牌”,重庆市和湖北省为增加各自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份量,争夺各自在长江三峡旅游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就三峡旅游重心“东移论”在新闻媒介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渝鄂三峡旅游之争给三峡品牌造成极大的伤害。鄂渝两省市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既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可行性。长江三峡品牌既具有跨区域性,更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维护三峡品牌的完整性,突出三峡旅游的主题性,保持三峡品牌的连续性,给三峡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经历了三峡旅游市场急剧萎缩的阵痛“洗礼”后,在国家六部委联合编制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指导下,鄂渝两省市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掀开了的新篇章。2004年9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签署了《关于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协议》,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旅游完整品牌,共建“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湖北省旅游局与重庆市旅游局签署了《关于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湖北省旅游局质量监督管理所与重庆市旅游局质量监督管理所(执法大队)签署了《关于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质监与执法合作协议》,湖北省旅行社协会和重庆市旅行社协会签署了《关于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1+3”协议的指导下,一年多来,渝鄂两省市举行了渝鄂旅游轮值会议,启动三峡库区旅游公路对接建设,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建设;联合开展旅游行政执法,建立两省市跨区域游客投诉“首接制”;联手宣传促销长江三峡,两省市联合举行的“新三峡旅游产品说明会”亮相2005年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研究实施“阳光三峡四日游”等新举措。与此同时,渝川黔三省市联合建立“川黔渝金三角无障碍旅游合作区”;湖北省大力实施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区域旅游联动战略,宜昌市和神农架联手打造宜昌·神农架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此外,三峡地区旅游企业也加强了合作,2004年12月,三峡大坝旅游区、巴东神农溪、巫山小三峡、奉节白帝城和丰都名山风景区等5家主要景区,与长江观光、长江海外、长航江山3家轮船公司组成的“5+3”旅游联合体,共同出资对新三峡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二是三峡旅游空间腹地拓展。长江三峡是世界上唯一能行大船游览的峡谷型产品。多年来,三峡游客以三峡游船为载体,沿途欣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有选择地上岸游览白鹤梁、丰都鬼城、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巫山小三峡、巴东神农溪、秭归屈原祠、宜昌三峡大坝。受库区交通条件和旅游产品供给的限制,长江三峡这个以游船为载体的峡谷型产品难以向腹地纵向拓展延伸。2003年长江三峡蓄水成库,三峡航道及库区公路等交通条件得以改善,三峡腹地也相应地增加了神农架、天坑地缝等一批新的旅游产品。为注入三峡旅游新的兴奋点和谋求新的利润点,一些游船公司尝试将三峡腹地的特色景区纳入三峡线路,以满足游客对蓄水后三峡旅游的新需求。在湖北省“一江两山”区域联动战略的指导下,2003年10月1日,来自海内外的318名游客乘坐长江海外的五星级豪华游轮“维多利亚”号和“国宾”号,由水路驶进靠近神农架林区的峡口码头。这是三峡库区蓄水后,神农架迎来的首批由水路进入林区的游客。2004年7月16日,重庆长江观光游船公司游船首航驶近神农架,“览高峡平湖、观三峡美景、访香溪美女、寻野人踪迹”成为三峡新线路,这标志着神农架与三峡旅游的成功对接,率先实现了三峡旅游空间在库首的突破。与此同时,三峡库尾和库腹也在寻求新的突破。2005年4月重庆市制定的《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规划纲要》将“乌江画廊”民族风情游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予以重点建设,编制了《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暨近期旅游开发景区建设规划》,并与贵州、湖南两省市联合打造“长江三峡·乌江画廊·梵净山·张家界”跨省域的精品旅游线路。三峡库区腹地的奉节、巫山、巫溪、巴东、神农架正积极构建江北“金三角”旅游线路,恩施、利川、万州、奉节等地在南岸谋求开辟江南“金三角”旅游线路,致力向库区腹地两岸拓展三峡旅游空间。

三是旅游市场分化已成定局。纵观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历程,三峡旅游线路经历了长江之旅、泛三峡之旅、准三峡之旅,正在向大三峡之旅转变。早期的三峡旅游为长线包船游,往返于上海—武汉—重庆之间;随着长江沿线城市进入条件的改善和国内旅游市场的兴起,南京、武汉、沙市、宜昌逐步分割三峡旅游市场份额,三峡旅游活动空间向西位移,随着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知名度的提升及其对外特别是与武汉的交通条件改善,宜昌取代武汉成为三峡旅游东端的起始点,表现为三峡旅游经济重心的“西进”。正如宜昌取代武汉一样,随着重庆与万州之间陆上交通条件的改善,渝万高速公路、达万铁路相继建成,万州城市的旅游功能得以完善,更多的国内游客将选择“宜万三峡精华之旅”,三峡旅游活动空间向东位移,万州必将取代重庆成为三峡旅游西端的起始点,表现为三峡旅游经济重心的“东移”。受“西进”和“东移”的双重作用,三峡旅游活动空间将向三峡大坝和三峡库区聚集,新增宜昌、万州两个旅游增长极,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从发展国际旅游来看,武汉、重庆作为旅游口岸城市和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地位也不能动摇,宜昌和万州目前还难以担当集客城市的角色,加上受三峡豪华游船的运营成本和产品特点的影响,入境旅游者还是更多地选择宜昌至重庆的三峡长线游。有关调查数据表明,2005年1—6月,重庆朝天门港口共发国内旅游航班413艘,运送客人1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38;进出涉外游船743艘,运送客人6.8万人次,同比增长24。而2005年长江三峡地区共接待国内游客7079.42万人次,入境游客84.30万人次,分别比2004年增长14.0和13.0;三峡大坝旅游区及其周边的秭归县、夷陵区接待游客均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可见,长江三峡正朝着国际、国内两种旅游市场进行分化,游三峡的国内游客集中宜万之间,入境游客集中渝宜之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b5a0b0100059e.html5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