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游 |
[游记]长江三峡游 |
2008-05-22 fm360.com |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长江三峡景色久负盛名,被喻为大自然造就的“天然画廊”、“人间仙境”。其中,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秀丽深幽,西陵峡滩多水急,礁石林立,更有小三峡葱郁苍翠,水清见底。两岸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优美动人的传说,令人神往。如今,三峡大坝在修筑之中。大坝建成之日,展示在您面前的将是“高峡出平湖”的美景。 重庆: 大足: 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东北角, 距县城15公里。 宝顶山造像在名僧赵智凤主持下雕刻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公元1179 ─ 1249年), 历时7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宝顶山以南宋造像居多, 是我国石刻造像走向衰落时期出现的宗教造像力作, 也是世界罕见的佛教密宗道场。造像保存完好, 规模宏大, 雕刻精美, 布局连贯, 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 民族化、大众化、世俗化进程体现突出, 融科学于艺术表现之中。内容雅俗共赏, 技艺精湛非凡。排水、采光、力学、防腐等措施安排得巧妙、周全。 造像最集中的大佛湾, 拥有大型密宗雕像31幅。碑刻7通、题记17则、舍利塔2座。占崖面88平方米的千手观音, 世界罕见; 长31米的卧佛半身像, 大而且美; 吹笛女、养鸡女、牧牛图生活气息浓郁。这些反映社会生活、故事连贯的经变像, 显示出古代雕刻艺术家的坚韧毅力和精绝的技巧, 闪耀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 大足: 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古名龙岗山, 距大足县城两公里。造像始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 经五代至南宋绍兴, 历时250多年。 北山一度是唐末昌州刺史, 昌(大足)、普(安岳)、渝(重庆)、合(合川)四州都指挥韦君靖积粮屯兵的要寨, 亦是唐、五代、两宋石刻造像的集中区。 北山以佛湾造像最集中, 共编为290号。其中有碑碣6通, 题记和造像记55则、经幢8座、阴刻“文殊师利问疾图”一幅、石刻造像264龛窟。从中既可了解到唐宋石刻造像的转化和艺术风格, 又可欣赏精美的雕刻造像艺术; 转输经藏洞被誉为“石雕宫阙”, 其中的普贤造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韦君靖碑、蔡京碑、22章古文孝经碑为世所独存。既是书法精品, 又可补史料之遗缺。 四川: 白帝城 位于长江北岸的奉节县东, 瞿塘峡口。两千多年前是古代巴国的奠基之地, 秦、汉时置鱼腹县。两汉末年, 公孙述据蜀为王, 由成都迁来鱼腹, 筑城以自固。传说筑城的水井里有白气腾空, 公孙述认为是白龙飞升的征兆, 遂自立为白帝, 名其城曰“白帝城“。三国时, 蜀汉刘备伐吴失败, 退守于此, 郁闷病笃, 在这里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 史称“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临江耸峙, 背依青山, 规模宏大, 风光雄伟壮丽,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流连的胜地。唐宋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陆游、范成大等, 都在白帝城留有足迹和诗篇。尤其是杜甫, 就在附近建草堂, 写诗四百三十多首。因此, 白帝城又城“诗城”。 明嘉靖年间, 将城内原供奉公孙述的白帝庙改祀刘备和诸葛亮, 建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和滟(yu)亭, 殿祠两旁立东西碑林, 陈列隋代以来碑刻74通, 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瞿塘峡 西起白帝城, 东至大溪镇, 是长江三峡中最短、最为壮观的峡谷。 瞿塘峡又名夔峡。有“西控巴渝收万壑, 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和“镇金川之水, 扼巴鄂咽喉”的险峻。峡谷最宽处不过150米。峡口绝壁对峙, 上悬下削, 形如两扇大门, 自古称为“夔门”, 亦名“瞿塘关”。峡内波涛翻滚, 势如万马奔腾, 素有“夔门天下险”的称道。 瞿塘峡北面为赤甲山, 略显赤红, 南面为白盐山, 一片灰白。两峰对应, 一个红妆, 一个素裹, 蔚为奇观, 除峡口白帝城外, 还有奇特的“倒吊和尚”石, 传说的孟良梯和具有考古价值的风箱峡、古栈道、凤凰泉等名胜。 大宁河小三峡风景区 经巫溪, 巫山汇入巫峡峡口的大宁河, 全长三百余公里。是长江北岸的一条支流, 滩多水急, 白浪飞舟, 两岸奇峰异谷, 风景如画, 恰似长江大三峡而胜似大三峡, 因此, 人称“小三峡”。著名风景有: 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庙峡、野猪峡等。近年来游人不断增加。 |
转自:http://www.fm360.com/html/49/t-52849.html1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