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羽佳日记]长江三峡行之武汉篇 |
[游记][羽佳日记]长江三峡行之武汉篇 |
2008-06-10 xici.net |
随着游船的行进,今天一大早就已经抵达武汉港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天微明的时候就醒了,轻轻地拉开窗帘,悄悄地向外张望,想发现点什么,可惜除了一江滔滔的江水,只剩了几艘驳船静静地待在港口,或许它们有新的任务,或许它们在等待什么。寂寞的江面,几只早醒的沙鸥如我的思绪一样在尽情地飞翔,可是没有方向。除了一江比黄花还瘦的江水,无情地东流。带走的仅仅是离人的情愫,还有旅人的迷惘。 昨夜答应顾经理今天要去武汉一日游的,在懵懂的状态中想象着客人或清晰或迷糊的印象,虽然很疲倦但不管怎样都无法进入睡眠,默默地点一支烟,把窗户彻底地拉开,沙欧依然在水面上张落,突然心里想到古时崔灏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唏嘘中懒惰地起身,电话响了,是顾经理的声音,“海洋,该起床了,我把客人的资料给你,来我的房间。” 披衣下床,蜇步入3133房间,除了孙哥之外没有别人,只看见顾的背影消失在楼梯的尽头,转身,洗漱完毕再一次进入3133,顾坐在桌前,写着什么,见我进门,抬头,“海洋,今天你就上1号车,共32人,这是名单。”他给我递过来一份誉写得很整齐的单子。 车,停在码头。我们一行33人走在武汉的长江客运码头,客人的脚步一直是那样的零乱,他们在尽量地朝前,或许想抢得一个靠前的座位,或许是想尽量早些见到武汉的风景。我依然是如平时一样干脆而整齐的步伐,当我的脚步走过那码头长长的栈桥时,分明听见一种心绪之外的声音混着江水拍打驳岸的响声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想分辨,但已无须分辨,我知道,是我的脚步轻轻地敲打着栈桥的声音,极目张望,楚天的早晨是那样的烟波浩淼,也难怪数百年前的崔灏发出“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随着脚步声的远去,我真正地踏上了汉口的土地。 汉口的街道很干净,沿江大道边上的建筑有些许上海外滩的味道,来不及区分它们的区别,车已经驶向了一大桥的底部,原以为是汉水上的汉江桥,等得上到正桥的时候,“晴川桥”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才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汉水的上面又已经飞驾起另外的新桥了。车子平稳地开上“晴川桥”,又一次在口中喃喃地念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了。也许一千多年前的崔灏他绝对不会想到在这“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水面上能“一桥飞驾南北”的,但现在当我走过的时候,却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离人之愁,我知道,我想念家乡的她了。 “晴川桥”过,进入武汉的工业重镇汉阳,驾驶员热情地告诉我,汉阳的工业很是发达,可惜商业远不如汉口,只见几座低矮的建筑默默地屹立在龟山北路上,我看见了“武商集团”的大楼,远处还有“武船”的大楼。旅行车的右边有一片葱郁的树林,问得清楚,这就是毛主席笔下的“龟蛇静”之武汉龟山了,没有任何的亭台楼阁,只见一高耸入云霄的高塔在早晨的天空显得是那样地张扬,不需问,肯定是“武汉电视塔”。龟山北路的尽头出现了“晴川假日酒店”的大楼,楼址选得是那样地恰如其分,就在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处。 驾驶员在和我套着近乎,说他去过我们南京,也上过我们的长江大桥,感觉南京的大桥没有武汉的桥面宽阔,闲谈中我的旅行车已经张扬得驶上了武汉长江大桥,原本还不相信,因为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有“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节,可上到江上的时候,的确发现桥面是那样得有条不紊,桥面是那样的一尘不染,桥面已经彻底地把我打动,根本就不需要另外的任何理由,我已经爱上了武汉这美丽的江城。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是两座如古亭一样的建筑,和南京的大桥桥头堡上的“文革”雕塑区分开来,照样有武警战士在桥头堡守候着。桥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桥下百轲竞流,此时的我想激扬文字,可一时竟没有了任何思想,就这样慢慢驶过大桥,大桥的尽头是“辛亥革命纪念馆”,旁边好像是“点将台”和“武汉大剧院”,车子在长江大桥的引桥的路上武珞路上掉头,驶进了黄鹤楼的停车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顺着大诗人孟浩然的诗句,信步走进我神牵梦绕的地方,一进门,就见刘禹锡、李白等人的塑像悄然隐于芭蕉竹影之间,塑像的面前一潭秋水上数只黑色的天鹅在悠闲地游动,边上的亭子里有我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鹅”字碑。转过“洗笔池”拾阶而上,李白的“搁笔亭”翼然入目,望着我国大文学家曹禺的对联继续回头,崔灏的诗句就镌刻在对面的石壁上,不由得信口而出,“昔人已辞黄鹤去,”怀着朝圣般的心境,一路上没有了过多的语言,只见客人在默默地跟着我。 台阶上一楼高耸入云端,名曰“黄鹤楼”。(此处省略1500字,见以后的《黄鹤楼纪》) 黄鹤楼的游览结束以后,时间是上午的10:06分,马上得去归元寺。当我们回头经过长江大桥的时候,见江面上的雾已经渐渐地散开,风清云白,好一个秋日的心情。 汉阳的归元寺,以五百罗汉堂而闻名全国,可惜我们武汉的地接导游水平太有限,我只是让他隔日我做指引,我跟着他在大声地为我们的32位客人做着寺庙的讲解,获得一致好评,路上的小插曲也得到了顺利的化解:)从归元寺出来的时候已经11:39分了,我自己没有一刻的耽搁,从“晨钟暮鼓”到“独占熬头”,从“风调雨顺”到“迎来送往”,从“横三世佛”到“竖三世佛”,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到“蓝毗尼花园、菩提迦耶、鹿野苑、拘尸那加”等等,客人的情绪很好,当我出门的时候,武汉的地接殷勤地给我一支“红金龙”香烟,我知道,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得了客人的尊重和地接的佩服。
|
转自:http://www.xici.net/b188097/d22751372.htm2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