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载六班王尚能之游记长江行 |
[游记]转载六班王尚能之游记长江行 |
2008-07-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老李 > 日志 2007-08-27 | 转载六班王尚能之游记--长江行 标签:长江行--尚能 长江行 10月11日晨,登上“东方红33号”客轮,由重庆顺流下汉口。 客轮不大,但也初具规模,于我这样一个从未坐过轮船的人来说,可谓大开眼界。客轮有四层,分别有五等、四等、二等(软卧)三种舱位。二层有食堂、小卖部,三层有阅览室,四层有室内乒乓球室,客轮上还有浴室,旅客可免费洗澡。船上用水除饮用水外都比较混浊,大概是直接汲取江水。 客轮晨七时许启航,沿途停泊了两个港。除旅客上下,熙熙攘攘,无可记者。 下午五时半,抵万县。轮船将在这里过夜,待天明之后渡驰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彼处不夜航),于是人们纷纷上岸。我也随着人流,信步登上高出江面数十米的万县城。早就听说万县出产藤器、竹器及皮箱、皮鞋之类,果然,一下船首先看到的便是一长溜“藤椅阵”,沿着与长江平行的街道两旁摆下,足足有好几百。卖主多是当地农民,价格是自由的,高的八、九元,低的六、七元,不等。听说以前这里的藤椅不过三、四元一只,——当然不能类比。携带的东西太多,委实不能买上一只带回河南,遗憾。 早也听说这里盛产“梁平柚子”,于是花二角五分买了一枚品尝了一番,只能说“尚可”——大概是人大了口味也变了的缘故罢,若是在儿时恐怕就会“爱不释手,食不停口”了。 入夜,江风送爽,秋气生凉。站在四层的船台上,举目四望:江南岸是万县城,正是万家灯火,下至江面,上接重霄。近处的灯光,晶亮闪闪;远处的灯光,繁星点点。江北岸也有些许建筑,但少得多,此时只能望到稀疏的几处灯火,与南岸之景色炯然不同。江上,还有一些江轮在此停泊,船上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随着起伏的江水跳动,似金光闪闪的鱼鳞斑。 次日晨5时许,人们尚在梦中,轮船启航了。起床一看:舱内、船头、船尾、船舷,到处都是藤椅,足足不下二百只,看来多数旅客收获颇大,不虚万县一行也。 上午十时许,船过奉节县。这就是古来著名的白帝城,唐代的夔州,据说刘备的甘夫人墓还在这里。轮船驶过奉节时,从船台上向江北岸望去,一大片并无特色的城市建筑,那便是奉节县城——但并非古时的“白帝城”。在这片建筑的东边,有一座高高的山峰巍然拔起,仰视那上面有一段城墙和一座古式城楼,据轮船上的解说那才是白帝城。看——那笔陡的山峰,那高入云霄的峰顶,那宛若凌于半空中的城楼飞檐,真令人不禁要吟出“噫嘘唏,危乎高哉!”……目睹白帝城的实景,你定能领会到“白帝城中云出门”、“朝辞白帝彩云间”这些名句写的是多么真实而形象、贴切而传神了! 从白帝城顺流而东,就是三峡了。第一峡名“灈塘峡”,岸边侧面笔削的绝壁上刻有: 夔门天下雄 舰船轻轻过 江面愈窄。 望前方,全是迎面拔起的陡壁,使人不禁担心这偌大的轮船如何从这些“石缝”中穿过去。当然这担心是多余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总是有的。江面窄到只有一百米左右,轮船在这里只能缓行,否则非被激流冲到对面的石壁上。水流湍急,但波浪不很大,据说这是疏浚河道之功。夹岸陡壁,几乎全与地面成90度的耸起,不要说“猿蹂愁攀援”,就是鹞鹰过此,恐怕也难觅落脚之处。由此,我想人们将这种地方称之为“峡”是极有道理的——“峡”者狭也,江之狭处,水流必急必险。 没有人介绍这些峡的情况,只能凭栏远望,受之于目、记之于怀、赞之于口。哦,这里大约是有名的险滩——“滟滪滩”了,有诗为证: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灈塘滟滪滩。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那位温老夫子,当初想必就是从此处顺流而下、死里逃生的。 11时半开始过巫峡。有名的巫山十二峰就在这里,但无人讲解,也就不十分了然,只是一味地坐船观景罢了。 神女峰(又称石女峰)却是看到了,客轮广播:传说这位神女是下凡帮助大禹治水的,人间供奉以烟火,神女便化作此峰。又介绍神女峰之东便是“孔明碑”,传说东吴陆逊打到这里,见一大石上刻有诸葛亮的一首诗,大意是要联吴抗曹,陆大将军见了十分感动,便下令回兵了。此说颇为格色,但与“八阵图”的史话又相矛盾,“八阵图”的传说似乎更广泛一些。唐代杜牧留下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诗句,可为佐证。
|
转自:http://oldleetj.blog.sohu.com/61464100.html2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