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巫峡 游记

[游记]长江三峡.巫峡 游记

2008-06-27    caryouyou.com

发表人:陈灿辉时间: 2007-09-26 18:23:03浏览次数:4TAG:

长江三峡.巫峡 因为三峡库区奇石的永不再生性地域范畴,与三峡文化的相容性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大等特点,才使得三峡库区奇石体现出它的丰富的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奇石文化。因为三峡工程,被沉没的三峡广袤的江岸和石碛滩涂上的采自长江三峡、小三峡之中的神奇的可供收藏的石头。蓄水175m后,再也找不到的有限量的,受时间空间地域范畴的限制,三峡库区奇石在库区文化的影响下,渐渐成为奇石市场的新宠。三峡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又蕴含于三峡奇石的解读过程始终,寄托着解读三峡库区奇石者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理。因此巫山一大批奇石收藏爱好者和理论研究者,自觉积极承担起传承巫山文化的重任,为见证三峡库区沉没的历史起到了不可忽视作用。

图为“三峡江岸的纤夫石”

□ 三峡纤夫石见证了三峡纤夫文化之魂

三峡纤夫石内在品质石文化内涵深厚,表现在反应纤夫生活的 “悲壮历史”上。它是纤夫的竹绳子和身体磨出深深的裂痕的石头,是纤夫的灵魂定格在石上的真实写生,更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近代“纤夫化石”。它是千百年来三峡纤夫的血泪和长江水运苦难史的见证。如三峡库区奇石收藏者周亚武收藏的以纤夫石为主题的 《纤夫石系列》被重庆日报记者罗成友在2003年6月10日的《重庆日报》作了题目为《见证一段三峡纤夫的历史》专题报道。报道中这样写道:“ 在他的屋里,每个角落都堆满了三峡石。他搬出了其中3块给记者看,一块是由纤夫的脚踩出深深脚印的石头、一块是纤夫拴船缆时已磨出一道20多厘米深的石槽的石头和一块被纤夫拉船时纤绳在江岸石壁上磨下绳槽的石头。他说,这3块石头不知是多少辈长江三峡纤夫的血汗磨出来的,是纤夫历史的见证。 当135米水位即将下闸蓄水之前,小周作为三峡石的收藏爱好者,想到了长江三峡纤夫的历史,决定要从三峡石中去找回来。” 谭家满、周亚武收藏三峡纤夫石图片种类繁多,图片精美,艺术价值高。

图为“三峡石器”

□ 三峡打制、磨制石器创造了新石器时期文化的辉煌,是三峡人类起源的标志!。

这些石器如同一个天然博物馆,闻名三峡奇石理论家来层林写道:“新旧时期石器——大型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制作粗糙,均有使用过的痕迹。5000~10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在峡江及两岸溪流的河滩上,我们经常拾到与卵石截然不同的经过打制的石块、石片、石条,虽然显得十分粗糙,但考古工作者一眼便可看出它是石器。在巫山红石梁,大溪文化遗址,巫峡跳石等地滩上曾有幸拾的多块石器,经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遗存之物,涉猎史前文化和石器时代,才惊异地得知:石器,是三峡人类起源的标志!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动物只能使用工具,而人类却能制造工具。学者认为属于旧石器中期,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砾石、石核和约500件石制品,石锤、石钻,表明这里很可能是当时的一个石器加工场所。出土的石器以打制为主,原料多为河卵石,主要有斧、锛、网坠、盘状器等生产工具,”如三峡库区奇石收藏者董敬奇的以《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系列》为主题的三峡库区奇石藏品,石器以石斧最多,锛、锄、凿、盘形器,其特点是用扁圆形的河卵石打制而成……其制法有打制、琢制、打制后再粗磨刃部或器身及磨制等4种。石质一般为砂岩、火成岩、变质岩及细砂岩,有少量的绿色或黄色的燧石、粉砂岩。表现了新旧石器时期时代的“集文物和奇石于一体的收藏石”上,据不完全统计巫山还有向承勇、周亚武、杨明等的家中也藏有大量的石器收藏品。

□ 石文化熏陶出三峡库区奇石浓浓的书卷气

三峡库区奇石的美表现在江岸浪击石,首先是他的 “诡秘的造型”上,这种石头皆有中国画的气势和笔法,“瘦、漏、透、皱,”中国文化背景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具而神生,情在词外,意在笔先,妙在画外。透过有限的奇石,去体会无限的意境,呈于象,感于物,会于心。如三峡库区奇石收藏者杨明收藏的三峡库区奇石《米芾拜石》这块石头,集中国画笔法之大成,奇石鉴赏之法宝。两米高的石身,气势磅礴,通体漆黑而又如皮革光亮,形如一人虔诚地做参拜之状,米芾拜石的故事定格在苍穹一瞬间,也体现了杨明10年来收藏三峡库区奇石虔诚。他家中有关奇石的画册厚厚的一大摞,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的收藏格调带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杨明著有有关奇石的理论文章,发表在具有权威性的《奇石探究》杂志上。

转自:http://www.caryouyou.com/action_viewdetails_itemid_18245.html2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