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游记(10.19)--重庆 2006-07-31 17:30:25 大中小 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山城——重庆。一路听导游讲,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 打开重庆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介绍:巍峨的高山,低回的河谷,承载着重庆三千年的文明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重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古代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和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历千载而不衰,从容吐纳万物,化育生机。近代一百多年来,重庆又经历了因商而兴、内迁而盛、改革腾飞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古代军事要隘,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的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十九世纪的单一型转口贸易城市,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城市;从位居四川盆地东部的港口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重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迅速崛起,不论是过去的辉煌历程还是今天的日新月异,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世人所关注凝眸。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历史又一次把重庆推上了新的起跑线。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为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今天的重庆在地理、人文和社会环境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强的磁场,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显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 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 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同时重庆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晚8点,我们游览重庆夜景。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夜幕降临,重庆市代表性的建筑人民大礼堂,灯火辉煌,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圆型构造,外形跟泰国皇室建筑风格相类似。拾级而下,伴着巨大的音乐喷泉,人们在风景优美、开阔舒适的广场翩翩起舞,反映出山城人们的生活安然悠闲。沿着南海路,沿着嘉陵江,一路发现座座高楼傍山而建,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山坡的自然走势。每座建筑都构造了色彩迥异、造型别致的外部灯光造型,倒影投放在江水,浑然一体。我曾欣赏过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夜景,就像一个雍容华贵的华丽贵妇人,婀娜多姿;也曾领略过世界不夜城——巴黎的秀美夜景,妩媚迷人;黄埔江畔的大上海,外滩的夜景格调大方,中西结合;维多利亚海港最具现代世界夜景的特点,高科技的应用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重庆的夜景,别具一番风味,山、水、灯光形成完美的结合,,充分体现山城特色,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让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