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家住长江尾

[游记]家住长江尾

2008-04-04    265.com

收藏:

“我住江之首,君住江之尾,
相与不相识,共饮一江水,……”。
确实已不记得,它们是出自一首歌,还是一首诗。之所以久久难以忘怀,缘于它们确与我有些瓜葛——我就住在江边。
我所居的楼有六层,是小区里最靠江的,自楼里向东望去,涓涓江流和江上的行船,一切尽收眼底,江水和楼之间,是坚固且蜿蜒的江堤,以及堤内的绿色林带。因这里的位置,已在吴淞口之外,自然属于长江了,又因这里的长江,已开始直奔大海而去,所以细究起来,真的是在“江尾”了。
我住那地方,已十年有余。记得刚住进来时,小区里的草比人高,一幢楼内仅几户有人住,多少有点凄凉的感觉,唯一有好感觉的,就是在不大的阳台上,能看到江和江里的船,领略到阵阵的江风。几年过去之后,杂草被一一清除,绿树渐长成荫,还兴建了健身苑、小卖部……;生活的气息,正日益浓厚。

从我家里看去,视线可及的江水,既不川急也不汹涌,因为近处有个码头,再加堤外还有一道防波堤,以致只要风不太大,几乎平静如湖水一般,即使遇有大风,也几乎没什么浪,而且这时往往会有许多避风的船,泊在江堤和防波堤间,咋一望去,黑压压的一片,更像是个硕大的船坞。
由于住在江边,便享有一项难得的优越——看日出。只要是天气晴朗的早晨,只需站在东边的窗口,就可看到太阳的初升,先是淡淡的桃红,渐渐增为深红,又渐渐化为橙红,从朦胧的雾霭里,慢慢地透出,在江水和天空间,徐徐地升起。日出的整个过程,很不同于在海上所看到的,更象在山上看到的。
夏日西落之后,江边的人流,会慢慢地增多,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还背着泳圈。尽管岸边好些显眼处,都树着“水深危险、不准游泳”的警示牌,但仍然有许多的人,翻过江堤下到水里,去享受一下凉意。
诚然,更多的人则象我一样,于晚饭后在堤岸上驻足,或是一边悠悠地漫步,一边领受着江风的快意。一些风筝爱好者们,三五成群地一边聊天,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线,控制着风筝随风而舞。小贩们则在人群里穿梭,兜售着冷饮和一些小玩意。
即使是冬天,只要是休息日,天晴且不起大风,江边的人流依然熙攘。不过大多是在白天,大凡太阳一下山,人便骤然减少,剩下的那些,总是成双成对的,很少有单个的或是成群的。另外的一些,就是象我这样骑单车的,或是开轻便摩托的,慢慢地沿着江堤行进,偶尔停下来,向着远处江面眺望。
更多的时候,我更愿在自家的阳台上,看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于是往往会忆起,小时候为了看“大轮船”,常常要走上一段长路,来到黄浦江边。有时还再花6分钱,坐一个来回的浦江渡轮,以安慰自己不虚此行。和那时相比,现在可是方便多了,只要愿意且有空闲,大小轮船随时都能看。
住江边的唯一遗憾,就是风特别的大,尤其是刮台风的时节,那威猛的风,会把整幢的楼,都吹得有些个晃动,而且还发出“呜呜”的声响,搅得人没法安睡。这时,阳台上晾晒的衣物,自然也会被吹得乱七八糟。于是,楼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在阳台上加装了移窗,把阳台封闭起来,这样就不必把衣物晾在屋里了。
这几年来,江边是越来越漂亮了,坚实的混凝土堤,替代了原来的夯土堤;平整的人行步道,替代了不平的泥土小道;精心布置的花花草草,替代了早年的杂草和芦苇;堤的内侧,还建了石凳和茶室,供游人歇脚小憩。每每当我坐在那里,望着面前的江水,往往会不由地想:在这长江的头上,那些和我共饮一江水的人,会是什么的样子呢?

【进入265社区】【进入作者主页】
【郑重声明】此文章的著作权归其原创作者所有,并且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社区无关。如转载,请注明来源“265社区 http://my.265.com”。商业用途请直接联系原创作者。
【本文网址】http://my.265.com/archive/58/43869/197892.asp (向您的朋友推荐此文章,直接发送网址即可!)

转自:http://my.265.com/archive/58/43869/197892.asp2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