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公馆里曾经住过荷兰瘪三和哈日大汉奸 |
[游记]白公馆里曾经住过荷兰瘪三和哈日大汉奸 |
2008-05-22 sina.com.cn |
下文刊发于本周旅游时报,初稿呈上,欢迎关注. 如需转载,请电邮告知:beulah2@sohu.com 白公馆:品着烧肉,尝尽思乡泪 “白公馆”位于汾阳路150号,是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花园洋房,原为国民党将领白崇禧旧居,由于建筑外墙与直上二楼阳台的大理石螺旋楼梯都呈白色,所以上海人又喜欢把这里称为“小白宫”。 白崇禧是广西桂林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参与了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桂系军阀与蒋介石闹翻,并在蒋桂战争中失利。白崇禧和李宗仁只好回到广西老家,直到抗战爆发,才再度北上。抗战胜利后,白崇禧来到上海,先后担任了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职。其间,他把家安在了这幢花园洋房里。然而淮海战役之后,白崇禧这个国防部长已变得有名无实。眼见大势已去,他便于1948年年底安排家眷南撤广西,并在1950年去了台湾。 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这里曾先后作为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越剧院迁往淮海中路,这儿成了越剧院与梅龙镇酒家合办的越友酒家。越友酒家开头几年生意还是不错的,可毕竟担任经理的吕瑞英是演员出身,“越剧之家”的路子没能走通,生意逐渐淡了下去,只得把宅院旁边的越剧院练功房租给来自台湾的宝莱纳开德国餐厅。结果,越友酒家的生意更加清淡了,德国啤酒西餐厅的生意却越来越红火。 2002年5月,宝莱纳终于把越友酒家全“吃”掉了。“白公馆”变成了宝莱纳旗下的“仙炙轩”日本料理餐厅,一楼做铁板烧,二楼同三楼做极品烧肉。 私宅里的盛宴不复存在,花园洋房的香氛被滋滋作响的烧肉香所替代。宅子还是不夜的,一样的灯红酒绿,一样的器乐铿锵,只是这三层楼面的近千名男女彼此陌生,不过是一餐时光的过客罢了。 花园中,活泼景象叫人忘却沉重历史 汾阳路安静的底子下,埋的是一本本烫金的簿子。路边的这些小洋楼都是有些故事的,比如说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白公馆”便是其中之一。 穿过大门,一条宽敞的柏油路通向花园深处。花园里的香樟和龙柏生得粗壮雄浑,腊梅和草皮在底下一派安然笃定的模样。草地上一只用啤酒捅改造的雪橇椅是顶俏皮的,在上海每个晴朗的冬日里等待着雪花和孩子的光顾。可惜主人并不这么认为,将它作为了摆花盆的花架,只有一只灰猫绻在雪橇椅下,固执地守着。花园的中心的喷水池是新造的,池子里的鱼儿气质和餐厅鱼缸里的大不一样,游姿曼妙,模特一般。池子边上的秋千和小天使座椅也是新造的景观,给在露天座用餐的客人多加了两道“视觉餐”。眼前一派活泼的景象和和气的戴着红帽子的保安老伯叫人暂时忘却了历史的沉重。现在的这方是餐厅用来举酒会、冷餐会、派对以及花园婚礼。 400万美元,白先勇感谢宝莱纳留住了老洋房的格调 那幢灰白色的洋楼,就立在喷水池北侧的草地上。宝莱纳当时是花了400万美元装修的,基本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格调。 二楼的阳台相当宽大,是观景的好地方,收于眼底不只是绿色,更显示了赏景人的气度。东侧半圆形的耳房全部用法国凸凹玻璃镶成,好比一只巨大的玻璃花瓶,叫人惊艳。客厅里处处可见精美的雕饰,连墙壁上的油画都是原来的那些。只不过现在的客厅已经成为餐区,隔着落地帷幕玻璃的靠窗位子是最好的。延伸在外的螺旋状白色大理石扶梯设计了花瓶形状的护栏,华丽高贵,只可惜那盏从三楼垂至底楼的水晶吊灯因安全问题无法再使用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13eb501008756.html4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