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庆游记第二篇(湖广会馆) |
[游记]重庆游记第二篇(湖广会馆) |
2007-07-16 ysyy.org |
重庆游记第二篇(湖广会馆) 上周从磁器口回来后,小顾就天天念叨这个星期到哪里去?这个星期的天气实在不好,真担心她会空欢喜一场。 到了周六,天开始放晴,为了以防万一,我定了二套方案:1,要是周日不是阴雨天,我们就去南山看茶花,听说茶花已经开了,三月份南山植物园会涨价,所以想趁现在去;2,要是周日阴雨迷雾,就去靠近朝天门的湖广会馆。 周日上午,住在长江北岸却看不清南岸的风光,迷迷茫茫的一片,虽然没有下雨,可直到中午还是天色昏昏沉沉的。 我们俩沿着长江滨江,一边看江水,一边聊天,10分钟就走到了湖广会馆。门票30元。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这里是一座庙宇,因为黄色的建筑风格与佛教寺庙并无太大区别,经当地人指点,才知是湖广会馆,具体里面是什么,居然当地人都说不清楚。 (齐安公所) (黄色的建筑风格与佛教寺庙并无太大区别) 湖广会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长江边,是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齐安公所(又名黄州会馆)、禹王宫(又名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和江南会馆等清初古建筑群及仿古新建筑群的统称,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重庆原来隶属四川,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为首的移民运动掀起了一次以经济动因为核心的自由迁徙浪潮。特别是最早的湖广移民,不畏艰辛,入川垦荒,期盼在富饶的“天府”谋生求富。重庆因拥有总汇长江和嘉陵江干流和诸支流之利,成为移民入川的首站,湖广会馆就是当时建造的建筑。 禹王宫,是湖广会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广地区多水患,所以湖广移民祭拜大禹,祈求风调雨顺,舟楫平安。 (禹王宫是湖广会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禹王宫的右侧,是匾额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匾额。参观时遇到几个懂书法的,看得兴致勃勃,可我们却只能感叹以前文言古文学得太差,对这些真迹充满了崇敬之情。 禹王宫后面的湖广会馆,以及广东公所、齐安公所都是当时客居重庆的移民建立的社会组织,办理同乡公益的民间团体。湖广会馆、广东公所、齐安公所等都有雕花木楼和戏台。广东公所的戏台在下午2点多有木偶戏表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湖广会馆每天2场戏曲、茶艺及杂技表演,更受青睐,常常引得观众鼓掌叫好;齐安公所更是把人物、场景按原来的样子做成了蜡像,让参观的人感同身受。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来来来认认真真想想事,忙忙碌碌暮暮朝朝坐坐坐潇潇洒洒宽宽心) 靠近出口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详细记录了四川移民的奋斗历史,解说了四川某些方言的有趣故事以及很多风土人情,展出的文物、人物雕塑等都栩栩如生。博物馆的二楼,有部有趣的设备,投入一元钱,便能把自己的姓氏来源查个清楚,这为博物馆又增添了一些重庆人特有的轻松、诙谐的气氛。 另外,会馆里刚落户的工艺美术真品馆,也让我们近距离地欣赏了重庆民间艺术家们的作品,主要展品有重庆漆器、重庆刺绣、大足石雕、璧山微刻、牛角雕、梁平竹帘、河舟古船、手工布鞋等。 参观了重庆湖广会馆,感觉是自己对重庆的移民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会馆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湖广会馆,感受不到历史的沉重,反而让人觉得观赏的轻松,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很奇怪? |
转自:http://fujian.ysyy.org/html/zhongqing/0721/33805.html8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