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陕西榆林游记—镇北台:万里长城第一台—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陕西榆林游记—镇北台:万里长城第一台—同程旅游博客

2007-08-03    17u.com

说起万里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但是有多少人会问,中间有什么呢?又有多少人知道答案呢?

万里长城有三大奇观,那就是山海关、嘉峪关和镇北台。这镇北台就是长城中间段的代表,素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镇北台连着八达岭”之说。镇北台作为万里长城上规模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

我们是在寒气阵阵的一个下午到达镇北台的,没有任何游人,极目望去感受到的是苍凉和萧条。

北出榆林城北4.5公里就到了镇北台所处的红山。对于见过大山的人来说,红山根本算不上什么山,也就是一道山岗。红山不仅不高,而且不陡峭,不过是远古时期地壳运动隆起的小山而已。如果放在山区,高不过百米、阔不到一里的山包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在万里平畴的大漠,这座突兀而起的山峁就成了榆林城北、榆河两岸唯一的高地了。《榆林府志》记载:“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故此山名曰红山。

镇北台就矗立在红山之颠。它以山体为座,控南北之要冲,成为冷兵器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长城在镇北台的东西两边延伸出来,环绕红山,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巍峙于毛乌素沙漠之边,俨然是一座巨大屏障。

从镇北台所立石碑的碑文中得知,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了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瞭望台镇北台。

镇北台建筑呈正方梯形,分四层叠起,逐层递缩,总高度为28.5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第一层为台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

第二层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面原有涂宗浚所书“镇北台”石刻已毁)。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台东外砌石踏步达四层。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米,顶层台面面积为255平万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

各层四周围以女儿墙,设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戍卒营房,现在仍然可以看到遗址。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所建的“款贡城”,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镇北台西南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址,面积约6.5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镇北台将战争与和平的记忆同时展现在了今人面前。镇北台有它的军事功能,曾经负载着明代中央政府的帝国梦想;镇北台也有它的贸易功能,寄托了多少民众的和平、发展追求,希望战争从此远离他们的生活。

站在今天的镇北台上,思古幽情油然而生,一幅幅历史画面会依稀浮现在:边塞高台、孤城、羌笛、胡笳、风沙、寒云、南去飞雁……这一切都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一首首曾经读过但没有太深感受的诗句会飘荡过来:岑参的“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昌龄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恍然间,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眼前:蒙恬长城脚下书狼毫,霍去病饮马翰海缀战袍,看见哥舒翰横行戈壁屠石堡,范仲淹经略陕北逐元昊。

战争最终是要结束的,和平必然要到来,镇北台就见证了历史。当战争成为远去的背影,民族和睦相处,蒙汉互市一派繁华。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盛景,在雄台高耸、军卒肃立、旌旗招展、刀戟林立的肃穆场面下,“易马城”红山市蒙汉互市期,“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各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繁忙贸易景象。

清初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

历史都成了记忆,战争和蒙汉互市也成了昨天。今天,站在镇北台远眺,东南方是片片林网农田,纵横渠道,还有历尽沧桑的榆林古城;西北方是一派塞外风光,长城远去,山峁和沙丘中是绿洲。

四周很安静,我们就要离开镇北台了,突然觉得它很孤独,自己也很感伤。这是过去登临山海关、八达岭、司马台等地方时所没有的……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56694.html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