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韩城回忆2——司马迁祠之行上 |
[游记]韩城回忆2——司马迁祠之行上 |
2007-07-28 sina.com.cn |
在火车上度过了四个小时之后,吃了饭,补充了必要的用品,我们登上了101路公交车,终点站是司马迁祠。韩城本身就建在小山上,新城区和老城区海拔落差感觉比较大。车子俯冲着从新城区开向老城区,老城区明清特色的建筑还有不少保留,一路走过去感觉蛮不一样的。一路感受着历史就在身边的新鲜感,车子驶出了城市,开向郊区,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建在一座小山上的司马迁祠。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官,后世称他为太史公。所著《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全书130篇,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鲁迅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究竟是什么鞭策着他,让他在沦落狱中仍不能放弃,自求宫刑而得以完成这部伟大的史诗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举步进入祠堂。一进门,就是一条大道,据说是古时韩城人出山的必经之路。石板路上遍布的坑坑洞洞,向人们诉说着这条古道经历过、见证过的坎坎坷坷。 登到半途,见到一座石碑,上书“追风司马”。不像传统的黑糊糊的墓碑似的石碑,这块是用一块很有艺术感的石头做的,上面的字也用的蓝色,很有特点。 从大道向右转,就进入了祠堂的主体。一座小门,简单朴素,没有过多的雕饰,一种历史的朴素感,沧桑感,一点点占据着我的心头。门背面的四个字,哪位能全部认识,愿拜您为师 正面 背面 通过门之后,我们就正式的到了祠堂的山路。这条路和外面的大道明显不一样,首先是宽度明显小了很多,其次是路中央低洼,两边突出,中间部分在下雨的时候可以做为排水沟,人从两边上山。 走过山路,就到达了祠堂前的九十九级台阶。传统文化以九为尊,九十九级台阶,不但代表了人们对这位太史公的尊敬,而且蕴涵着“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由于篇幅的原因,就先写到这里了,带着一点不舍,结束一下上半部分,将对历史的参拜留给下半部分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4e953d010005lc4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