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五台(3) |
[游记]南五台(3)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圣寿寺塔北约50米处,矗立着近代高僧印光法师的影堂石塔。印光法师,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俗姓赵,名叫绍伊,法名圣量,别号常惭僧,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佛学大师。印光法师小时候非常聪慧,跟随哥哥学习儒家经典,后来由于某种机缘,信奉佛教。清代光绪七年(1881年),在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落发,拜道纯和尚为师。后来在修行过程中因偶然在湖北莲花寺读到了《龙舒净土文》,领悟到佛教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的深奥方便与圆融,从此身系净土一宗,专修念佛法门。此后在兴安双溪寺受具足戒。光绪十二年(1886年),印光法师到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同年8月入堂念佛,取号为继庐行者,以继承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法师创导的净土遗风而发愿。之后,印光法师又分别移居北京的龙泉寺、圆广寺等名刹居住。应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法师的邀请,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来到法雨寺安居,并在寺内阅读大藏经,学业大长。从此,印光法师往来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讲经说法,弘扬净土法门。1919年以后,印光法师致力于在上海、南京等地推行念佛法门,与各地的居士一道,成立莲社,推广佛教慈善事业,兴办印经活动,在《佛学丛报》上刊发数篇文章阐述佛学理论,使净土一宗播扬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皈依弟子很多,因印光法师不收出家剃度弟子,所以有海内外在家弟子十万余人,其中包括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1930年,印光法师居苏州报国寺。九·一八事变后,法师护国心殷,利生愿切,以70高龄至沪说法,开示众生,号召全国佛教徒为抗日救国作出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后,他避居苏州灵岩山寺,专事念佛,不再参与任何应酬活动。1940年印光法师圆寂于灵岩山,住世79年,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莲宗十三祖)。其中,在1926年间,直系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时,长安城经战火摧残,民生艰苦,印光法师以印其文钞之款赈灾济民,在社会上享有盛誉。他的主要著作有《净土决疑录》、《宗教不宜混滥论》、《印光法师文钞》等,均为修习净土的重要资料。法师一生弘扬净土,在他简陋的房间正中挂一“死”字,时时用来警策自己。他强调实践,不贪图名利,虔心念佛,严持戒律,信徒皈依者多达10万人。圣寿寺内现存有印光法师的石像。 印光法师影堂石塔,方形石砌三层结构,通高8.41米,底边周长3.55米,中间有两层腰檐,塔身收分较急,顶端为石雕宝瓶式。塔的底层东面辟有方形的石门,修筑有方形的塔室,里面嵌有两方石碣。其门额为国民党元老、爱国志士、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印光大师影堂”石铭。 另外,圣寿寺内还存有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观音大士伏龙赋并序”碑及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的“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遗像”碑各一通。出了圣寿寺门,沿山径盘旋而上,所经之处,林深草茂,气温凉爽,即便是盛夏,全无暑意。沿途可抵达观音、灵应、舍身、送灯、清凉诸台,各台上均有近代所建庙宇,景致清幽,宝象庄严。站在台顶,面对群峰,只觉山气日夕佳,相对已忘言。 现在的南五台,交通便利,公路直达山腰。春秋时节,游人络绎不绝,大多数仍选择山路,一是为锻炼,一是为增加游兴。公路破坏了大山的那份宁静和神秘感,就象人穿裤子没有拉上拉练一样,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e353201000b7d.html2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