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唐芙蓉园游记并遐想 |
[游记]大唐芙蓉园游记并遐想 |
2007-07-16 |
大唐芙蓉园游记并遐想 在西安逗留的时间还很充裕,于是就去游览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在西安城的东南角,十年前这里还是大片麦田。如今,一座宏大的人造景观就矗立在这里。大唐芙蓉园取意于唐代的曲江池而成,唐代曲江池是皇帝赐宴新科进士的所在,是一个极其荣耀的地方。唐太宗在此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的规规矩矩的场面,竟忍不住说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是的,唐太宗应该有如此的心情,对于一国之君关心教育来说,唐太宗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后人确实无一人比得上唐太宗。 在大唐芙蓉园的入口处就有唐代教育的展馆等,这一切都向人们说明了唐代教育到辉煌与灿烂:无怪乎它培养造就了灿若群星的诗人,无怪乎它形成了自己时代的特色——唐诗。后人夸奖也好,诋毁也好,反正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会赶上唐代。 芙蓉园内如人大小的青铜雕塑,使唐代诗人栩栩如生,就混迹在当代熙熙攘攘的游客当中:李白在磨铁杵、白居易在与小童对弈、杜甫在忧国忧民……,你若愿意,就可以与这些世界文化名人合影留念,就可以感受他们通过时空传递给你的信息…… 走过那些巍峨的高楼,我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那些雕梁画栋上,而是集中在了“唐诗谷”——这才是芙蓉园的精华所在。诗谷的正面是唐代诗人群雕,形态与神态各异,但又有共同的地方——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在这里我不用搜索枯肠,就能想起好多好多那脍炙人口的唐诗,心情一下子仿佛走过了千年的时空,与诗人们共同放浪形骸! 唐诗谷到处都是精美的刻在石壁上的诗歌,我信步随着唐人的诗歌漫游,我几乎不知道我是谁:我是唐人?唐人是我?——半天时间就在哪里游荡,若不是妻子紧催,我可能走不出来了。 沿园内湖岸走去,希冀看到大唐芙蓉园的“芙蓉”,但是没有见到一丝踪影。我问园内工作人员:“既曰芙蓉园,芙蓉何处”时,得不到正确答案。我想这里唯一的缺憾就是在这一点上有些“名不符实”——“芙蓉园”奈何不以芙蓉见长? 唐代号称“八水绕长安”——西安附近的河流呈网状分布,西安就在水中。(盛唐西安的范围特大,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时,西安城还只有唐代长安城的九分之一大小。今天的西安城极度膨胀,已与当年的城区规模差不多。)唐长安城内湖池很多,其国花“芙蓉”一定很旺盛,该园名之曰“芙蓉”不无道理,但是却忽略了在园内水面应盛植芙蓉。我原本想在齐盛大的芙蓉园内会看到盛开的芙蓉,但却实在令我失望。(还不如我空间里收藏的“午荷”、“如荷”、“小荷”、“雨荷”、“荷影”、“荷塘”云云。) 唐代在世界上确实是泱泱大国,但唐人却从未以天朝大国自居,说明唐人的务实风尚。不似现代的中国人,国力稍稍有些强盛,就忘乎所以,挂在口头上喋喋不休的“盛世”,不绝于耳的是“大国崛起”。试想,哪有一个大国的崛起是自己吹出来的?别人不认,就只好自吹自擂。这简直就令人想起“夜郎自大”的成语——夜郎人原意并不是说自己就如何强大,而是由于对外界的无知而问汉使。如今,我们有些人就“卖弄才学”编辑了《大国崛起》的旧闻,以图让世人说自己是崛起的大国。可惜,世人还是不买帐,那就自己认为好了。我倒是有一个杞人之忧:媒体如此狂轰滥炸地宣传,会不会造成某些人将发出“美孰与我强”之问?司马迁说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真的强大了,还用自己拼命地吹嘘?再说,面对一些弱小的邻国,总是强调自己强大,不知人家作何想法?就像一群中小学生在一起,其中一个人总是挽起袖子,向同学们展示自己胳膊的肌肉如何发达、自己如何孔武有力,请问,这到底是想干什么呢? 好在唐代真的是个世界主义的大国,在朝廷上还留出让外国人做官的“名额”——日本著名的诗人阿倍仲麻吕(晁衡),就在唐政府做到相当于现代的“司长”级别的官。唐人下意识地培养了自己的爱好:以胖为美、喜欢牡丹、芙蓉等雍容华贵的花朵等,是唐代国力强盛、胸怀天下的内在反映。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是该想想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的时候了。唐代就是一面镜子,照照现代。人人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lizesheng1218.bokee.com/tb.b?diaryId=16085293 2007.6.916:35作者:随心所欲 |
原始链接:http://lizesheng1218.bokee.com/viewdiary.16085293.html |
转自:3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