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杂记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06158&area=&user= 重贴榆林,因为最后加了一些段落 (续) 榆林,意外得繁华,梦中得长城 也许对于未知的城市,每个旅行者都喜欢再自己的脑海里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映像,榆林,于我来说,就是如此,每每坐上车就开始闭目遐思,街道、房屋、路人、桥梁、都是如此的尽如人意,就像从延安倒榆林的一路,美的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没有喧嚣,没有熙熙攘攘,阳光嘻笑着把榆树林的影子拖的长长的,田边的小舍,半山的窑洞,成排的窗户,屋前老妇新人悠闲的等待…… 中午的朝阳虽然听起来怪异了些,形容这个中国西边的城市,却最恰当不过,每日太阳早上8、9点才懒散的爬起来,到了晚上8点多依然固我的不肯落下,只有我这样的夜猫子才最是喜欢,不用赶早的起来就可以看到日出,不用死赶慢赶的去看日落,只要坐再车上, 在旅途中就可以欣赏到最动人的一幕…… 听同行的驴友说,延安到榆林的一程风景和四川新都桥疯狂的相似,我是没取过那里的,也无从比较,不过却坚信,即使在如何的相似,美却一定是不同的,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对于景致,此时和下一刻看到的一定也是不同的吧,更何况是天南地北的两处呢! 当美景不再,当钢精水泥逐渐的替代了田园,才意识到,现代和传统永远是两个对立的名词!抛弃了所有传统的榆林就象我们经过的十几、几十个小城市一样,时髦的年轻人、光洁的人民广场、门口聚集着人群的百货公司……好在城市并不大,在往镇北台的路上,只要几个转弯,不消几分钟,就蜕去了属于城市的外衣,陪伴我们一路的依旧是那个属于黄土高原的花布衣裳的大姑娘。 镇北台就建立在这样一个黄土高坡上,号称长城最大的烽火台今天已经消失不见,只有些断垣残壁留了下来,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和千百年后青砖利瓦再度结合,成就了另一个现代版得昆曲京腔。唯一可以看得出岁月痕迹得,也只有蜿蜒在青砖墙上弯弯曲曲得班驳泪痕。由于当地土比石多,虽然是明长城,但都是土夯而成,三蒸三煮得工艺让土墙依然寸草不生,在镇北台上向下俯视,视野及其广阔,方圆十里尽缆无余,依旧可以清楚得看见只剩下墙根的长城卧在山峦上…断断续续的,一个烽火台接着一个烽火台……想来长城自古至今都是不寂寞得,年轻时经历过烽烟四起得战乱,中年时经历过平安盛事得繁华,到了晚年被子孙卧膝弄须一定别有一番乐趣吧!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光辗转变迁,长城脚下驻防的官兵一代接着一代,当御不再是使命,生命却还要一直延续......镇北村就是那么个村子,依靠在长城脚下,背临着镇北台,门前一条河缓缓流过,村子不大,奚奚落落的几户人家散布在山坡上,年轻人都离开了,只剩下扎着白毛巾得老汉在夕阳下悠闲得赶着羊群...... “我们这里都是吃两顿饭得,早中午一顿,晚上4.5点一顿”散步得变电站大叔如是说, 想起那些捧着大碗蹲在把头埋进碗里吃饭的陕北人,微微有些宛尔,南北竟然如此不同。 红碱淖,简练如斯 淖,蒙古语。意思是沙漠中的湖泊。红碱淖就是这么个地方,镶嵌在毛乌苏沙漠里,四周黄沙围绕......曾经想过如何来描述红碱淖的宁静美丽,也曾试写过些文字,却每次都觉得不尽如人意,细细品味,原来一个淖字,简简单单,却把它真正得含义阐述得如此彻底,再多的描述都是多余,不由感叹中国文字之简练精粹! 淖,三点水旁,凡是三点水边旁的都和水多多少少有点关系,大的如海、小的有溪、生命必须的是水、地下冒出来的叫泉,而淖,就如它的名字--默默无闻,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在人际罕至的沙漠中央,孑然世外,如一个隐者: 满目繁华不入眼,世事无常耳旁风。 唯有冰心映明月,黄沙煮酒润人行。 千百年前,红碱淖是否为穿梭于毛乌苏沙漠中的商队解过渴?是否拯救过飞行疲惫的鹭鸟的性命?是否也象如今这般呕心沥血的养活这一方水土的这一方人?百年以后,是否也将象月牙泉一样逐渐衰竭?是否也将和罗布泊一样油尽灯枯?也许只有等我们帮它重塑金身,才能翻然领悟了。 红碱淖成了旅游区,引来了四方的游客,也引来了四方的商客。景点四周逐渐围绕着各方人开的小饭店,菜单上林林总总的各试菜肴,到了饭店大厨的嘴里统统就是一个词――不会。无奈,于是红碱淖特产的鲤鱼就成了唯一的主菜。开店的是对内蒙古的夫妇,将洗干净的鱼扔到水里去煮是他们的专长,而红碱淖的鱼宛然就是内蒙古人那样的不拘小节,没有江南人的细致,没有江北人的豪放,但是我有内蒙古人的粗旷,我鲜,我肉多能当饭吃,别的鱼,行吗? 作者:joyce_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