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秦始皇陵 |
[游记]秦始皇陵 |
2008-05-22 163.com |
秦始皇陵凝聚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是人民的白骨堆成的。在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交通运输不便的情况下,材料要从四川、湖北等地运来。骊山的河渠本来是由南向北流的,为防止河水冲击,保障陵墓的安全,需大量的人工改变河道。使其由东向西流。同时骊山系土山,石料缺乏,大量石料需从渭北诸山采运,这些全靠人力搬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据<<史记>>记载,陵内有设置百官座次的殿堂;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用水银制作了江河湖海以象征大地;用珍珠宝石制作了日月星辰以象征天体;用人鱼膏(人鱼,据说是一种四脚鱼,象人,生长在东海)点长明灯。为了防备盗墓者,墓里还安装了能自动发射的暗箭。 秦始皇陵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过大规模的破坏。最大的也是最早的一次是项羽。<<史记>>记载: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曾以30万之众“盗掘其陵墓,燔烧其宫观,三十日运物不绝”,使秦始皇陵遭受严重破坏。但据考古探测证明,秦始皇陵的地宫基本完好。 秦始皇陵的文物极为丰富,除现已发掘出的兵马俑及彩绘铜车马外,陵墓周围到处堆积着秦砖、秦瓦,不但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有些砖瓦上还有流利大方的图案花纹和“左司高瓦”、“左司渭瓦”、“登宫水”等字样,说明始皇陵地面建筑所用的砖瓦都是由当时的专门机构烧制而成的,并由专门官吏掌管。在陵园范围内还发现有四、五处大都是五、六排并列的下水道。这些文物遗迹,对于研究秦代建筑都是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1982年以来,经有关专家测定,发现秦陵有强烈的汞活动。说明<<史记>>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是正确的。由此推断<<史记>>中关于秦始皇陵其他方面的记载也是可信的。同时,经考察发现秦始皇陵未曾被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考古技术的进步,始皇陵地宫宝库必将重见天日。届时,一定会在世界考古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
转自:http://eagle.life.blog.163.com/blog/static/74796012006825557414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