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下游记:陕西游记(4):从骊山华清池去秦. |
[游记]天下游记:陕西游记(4):从骊山华清池去秦. |
2008-01-19 sina.com.cn |
过秦陵和兵马俑博物馆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几年来,行旅不断,间间续续,从不停步。行过的何只是万里路,读过的何只是万卷书!行旅匆匆之中,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一读就懂的风景,也不是那些历史久远的文化。无论是我在北京慢步,还是在江南游历;也无论是长江飞渡,还是在山东曲阜的追忆。这些将永远驻留在内心之中:雨过天晴后武当山的南岩宫变幻无测的烟云;秀丽神密的小三峡风光;长城顶峰上的刺骨寒风;仙气东来的骊山华清池上的晨雾…… 当骊山神密雾气散得透明,我们挥手与她做别。我无法用我学 过的道理解释清楚:为什么自古王皇总统都要把这里做为行宫,为什么他们来了就会弄出世乱来?我不迷信,难道这是一个巧合? 行驶在黄土地上,行驶在村落之间,行驶在丘岭窑洞之间,一块块的黄土地都在盼着秋雨,播下的小麦也还没有出苗。秋天中午的太阳依然火辣,天高云淡,远远的秦岭余脉清晰可见。一个很平静的山丘进入我们的视野。四周荒草土地,若不是有人提醒,真还不在意。土丘上有一条土路。细细看看有人为的感觉,因为坡道很长。象是堆起来的。这就是秦始皇陵。 这里距西安3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园,营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百十米。目前尚未发掘。如今上面多植石榴。 陵内如何,只能从一些史书上找一些推猜。据《史记》记载:挖地极深,用铜液浇灌加固。上面放置棺椁;墓中建有宫殿及文武百官的位次,还有大量的珠宝玉器等;为防盗墓,里面设有暗器,地底下又灌注水银造形似江河,以机械转动川流不息;又用鱼油膏做成蜡烛,点燃长明,久不熄灭。始皇死后入墓,秦二世下令,凡先帝宫内无子女的宫女以及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殉葬。只要不发掘,这永远是个谜。 秦始皇13岁即位,一生征战不息,智灭六国,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从此进入封建社会。他死于巡游之中,这里是他最后的归宿。他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的酷民政策,在其死后,陈涉揭杆首义,天下全应之。被项羽刘邦灭了天下。 向东南续行两公里,便到了举世著名的兵马俑博物馆。这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共有三处兵马俑坑出土,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现在把三坑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购罢门票,首先进入的是一号坑。好大啊!长二百多米,宽六十多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在这里可以一睹秦朝的军容:军阵主体面东,在边廊中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步兵和武土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据资料显示:一号坑为“右军”,埋葬兵马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好不威武! 当我正要拿起像机,对准这列阵的秦军时,武警拦着了。这里不允许拍照的。这时我才看到不远处的标致。这也是爱护文物的。据说刚出土时,这些兵俑都是彩绘的,如今都成黄土色。这种观瞻方法,氧化得非常快。不敢想像多少年后是个什么样的。还不尽快封闭起来? 向右转半周,出北门,经一个小院子,便到了三号坑。这里出土东西比较少。面积也不大。呈“凸”字形状。有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可不要小看这里,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我去的时候,二号坑不开放。后来从资料里知道了:这里是秦军的左军。里面面积很大,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 这里是研究秦朝军事的绝好的地方。 我不是学历史的,只能感受它的久远和威武。说它是遥远的文化,这里却没有文字留存。想想焚书坑儒,秦朝还会有几个文人,那是一个尚武的年代,文化早就荒芜了。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朝华阴之南的西岳华山驶去。
|
转自:http://bbs6.sina.com.cn/cgi-bin/newsoul/soulview.cgi?id=669445&fid=109&postdate=2002-09-26&ver=2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