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海旅游全攻略——鄂陵湖介绍 |
[游记]青海旅游全攻略——鄂陵湖介绍 |
2007-11-02 51766.com |
面积 610.70平方公里 生态特征 鄂陵湖是青藏高原上一个大型微咸水湖,重要的是渔业,也是鸬鹚、雁鸭类(包括斑头雁和赤麻鸭)和鸥类(棕头鸥和渔鸥)的重要繁殖地。湖区多年平均气温为-4℃,是青海省高寒地区之一。冬季漫长而寒冷,10 月至翌年4 月的月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下,最冷的1 月份,平均气温为-16.5℃;1978年1月2日曾测得-48.1℃的最低气温。夏季短而凉爽,最热的7 、8月份,月平均气温只有8 ℃左右,最高气温也只有22.9℃。湖区几乎终年没有无霜期。两湖于每年10 月中旬出现岸冰,11 月下旬或12 月上旬全湖封冻,岸边最大冰厚可达1米左右。翌年3月以后,湖冰开始消融,5月初,湖冰消融殆尽,冰冻期达半年以上。鱼类区系组成比较单纯,考察所见的鱼类仅有9种。而构成鱼类资源的只有极边咽齿鱼和花斑裸鲤两种,个体重多在1斤右,大者2 ~3 斤。两湖因地处藏民游牧区,而藏民以往视鱼为神,素有不吃鱼的习惯,所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两湖无渔业可言。1960~1962年,青海省有关部门曾在此建过季节性渔场,捕鱼2000余吨,后因渔货销售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保鲜不易,成本又高。底质为砾砂石。鱼类由于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仅鱼群的密度大,且不惧人。近岸嬉游的鱼群,当人们接近时仍畅游不去;若投以石子,鱼群非但不惊散,反而会向石子落水之处聚集,所以网捕和垂钓极易。今后随着当地生产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两湖原始的鱼藏无疑将会得到开发。但是,两湖地处高寒环境,极边咽齿鱼和花斑裸鲤的生长速度是相当缓慢的,每增长1 斤的体重约需10 年时间,且性成熟迟缓,繁殖力低,在开发时对于捕捞的强度和网目的大小应作适当控制,以利其生长繁殖和鱼产的相对稳定。在两湖的岛屿上,均有鱼鸥、棕头鸥、鸬鹚、赤麻鸭等栖息。尤其是鄂陵湖南部的无名小岛上,栖息的候鸟最多,这两个岛屿过去从无人攀登,目前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候鸟生态的理想之地。 形态描述 鄂陵湖形如金钟,东西窄、南北长,鄂陵湖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南北长32.3公里,东西宽31.6公里,面积610.7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7.6米,最大深度位于湖心偏北处,达30.7 米,蓄水量为107.6亿立方米。湖盆均为碟形洼地,除入湖河口外,岸坡都较陡,但湖底相当平坦。天然堤高出湖面约5~6米。湖面高程为4268.7米。该湖和沼泽地的水源来自扎陵湖及发源于南面巴颜喀拉山的河流,出水向东流入黄河,从西南部分散流入鄂陵湖,再由该湖的北部流出。 鄂陵湖旅游交通提示 去扎陵湖和鄂陵湖没有专门的旅游班车,只能从西宁市租车,或者在玛多县城——玛查里租车。从西宁市可以租到“丰田”、“三菱”,这样车况较好的越野车。如果是在玛查里租车,一般只能租到“北京2020”这样的吉普车,运气好的话,可以租到一些单位司机的越野车。从玛查里去扎陵湖和鄂陵湖由于路况不好,即使超最近的路,短短50余公里也要颠簸好几个小时,所以司机开价普遍很高,一般是500元。侃价的余地不大。
|
转自: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690517.html3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