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攀登玉珠峰:西行日记(七)

[游记]攀登玉珠峰:西行日记(七)

2007-08-02    

2003年8月21日 BC-C1-BC 晴 心情指数:★★★★☆ 身体指数:★★☆☆☆

肚子疯狂的咕咕响了一夜,早上就觉得后防松懈,有了严重的下坠感。攘外必先安内,还没有登山呢,怎容内脏哗变,上午爬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河道背风背人处去平定消化道的的内乱问题,回来的路上觉得腿脚有些无力。
早点是稀饭拌牛肉松,由于肚子不爽,胡乱扒拉了半盆了事。今天的目标是往山上运送物资,建立C1营地并开展冰雪训练。除了电视台的王金鹏因为身体不适而留守大本营外,10点整,10名脸抹的花里胡哨的队伍全副武装,整理好装备后和青海登协教练、高山协作等3人一起以酷酷的形象朝着玉珠峰方向出发了。
出发时的天气出奇的晴朗,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无垠的天空中只有太阳在孤独的燃烧着自己,昨天的雪覆盖了的山坡被阳光反射的非常刺眼。
因为苏勇没有带冲顶包,所以我们俩人的高山靴、冰爪、食品就都放在了一个包里,显得有些太重,我们说好根据体力轮换背着山上。苏勇首当其冲,先背了包包,因为他的相机个头太大,带到山上太吃力,所以我给他了一个数码相机,自己背了一个,肚子上扎了个硕大的腰包,悠哉游哉的跑前跑后的拍照。
走过沟沟坎坎的河滩,跨过冰雪交融的小河,看起来离大本营很近的南坡冰川下端居然有差不多2公里远,而且到了跟前才知道这厚厚的冰川有十几米高,第一次实地看到这种家伙,有些怕怕的感觉。南坡的冰川是玉珠峰最大的冰川,从5500米左右的山腰流到山脚,经过多年的变迁,遍布断层、棱角、裂缝、冰瀑……巍然屹立在玉珠峰脚下,煞是壮观,当然在跟前的感觉也煞是吓人。
小心翼翼的跨过冰川脚下一条还有结冰的河,沿着旁边一条全是碎石的山坡开始吃力的攀爬。海拔高度在一点点的上升,过了5100米就没有再看到绿色的生命,动物也只有偶尔看到一只小小的蜘蛛和天空飞过的鸟儿。
终于爬上了碎石坡到了5200米的山包上,突然有人发现联通CDMA有微弱的信号,急忙打开自己的手机,却失望的发现连中国移动几个字样也没有。经过努力不懈的拨打,王振和终于率先打通了电话,给家人报了平安。已经和报社家里失去联系3天的我心急如焚,借过来王振和的CDMA手机就给新消息报社打电话,老鬼,不通;酷狗,不通;新闻部,也不通;小乔主任,还是不通,后来给副总编邱青春终于打通了,第一句话就是:准备纸笔!但说了不几句就断了,再怎么也拨不通了,又试图给老婆拨,倒腾了半天也是枉然。
休息了一会,接过来苏勇的背包继续上路。又是一阵艰苦的攀爬才到5300的高度,正想把背包换给苏勇轻松一下,但这时队医孤独猫挂了,一只手顶在腰间,眉头紧蹙,表情狰狞,也看不出是脸色的苍白还是防晒霜的白。经过商议她带了一只对讲机独自下撤回大本营,她的背包自然而然就到了苏勇的背上,倒霉的我只好继续背着沉重的装有两个人物品的包包继续往上爬。
到了5500的高度,很多人都有些体力不支,当我坐在一块石头上抽烟的时候,就听得身边一个个呼哧呼哧如同拉着风箱赶着老牛过来了。
下午2点多,经过4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到了5600米的C1营地。这时再看玉珠峰,感觉就在眼前了,只是顶部隐没在缭绕的云雾中。李教练告诉我们到这离顶峰才走了一半,后面的路更难走,而且全是冰雪,闻听此言,我狂晕到差点窒息。
我们几个先上来的队员开始搭建营地帐篷,王振和已经爬倒在地上不想起来了。今天共背上来了3顶冲顶帐,1顶Pureland、1顶Giant Pro、1顶Stome Shild。搭帐篷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一只蝴蝶在附近独自飞舞,不由得想起梁祝的故事,突然联想到3年前留在山上的孤魂,心头一冷,身子打了一个激灵。
C1营地是主峰南坡两条山脊交汇的地方,是一片面积较大,相对平缓的碎石和冰雪的山坡,也是东冰川和南冰川的分水岭,却是个风口。站在营地边缘的山脊可以远远看到山脚下的大本营黄色扎眼的TNF和白色的炊事帐,但看不见人。
扎好营地休息一会就被喊着去雪地上训练,队员们换上笨重的高山靴,装上冰爪,迈着太空步挪到雪坡上开始训练。训练内容有:雪地行走,上下雪坡的技巧,滑坠制动等。穿高山靴走路还真得训练适应一下,特别的上下坡的时候稍不注意左右脚就亲密接触了,掌握不好的话一钩一挂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扑倒在地,这样很容易为滑坠创造机会和条件。还有就是走不了几步冰爪里面就沾满了雪,得用冰镐敲打掉,否则冰爪就在冰雪上吃不住力,也是导致危险发生的隐患。看李教练演示滑坠制动挺好玩,便饶有兴趣的也扑腾了几下,却发现有些气喘了。穆春也跟着学了几下,结局比我更惨,没有多久就头晕,干呕,呼吸困难,差点不能动了。后来我们下山好半天了也不见他和徐辉的影子,原来徐辉陪他休息了很久才缓缓的下了山。
训练之后休息的时候王振和发现CDMA在这里信号居然是满格,但就是很难打出去,借过来苏勇的手机不停的拨,终于又拨通了邱青春的电话,继续口述了这3天的情况,算是给报社的跟踪报道有了个交待。又拨通老婆的电话给报了个平安,听得出老婆有些意外,还有些激动。
下山的路容易了许多,心里一直惦记着冰川,便一个人跑到连接冰川的那条山脊上踩着碎石慢慢往下,一边仔细观赏冰川断层的纹理、裂缝,一边不停的拍照。不知不觉就下到了山脚,一路疾行回到大本营。刚进大帐,老崔递过来半盆香味逼人的羊肉汤,一天没有进食的我如同大烟鬼见了烟泡,吸溜吸溜几口就见了盆底。于是换了自己的大号搪瓷盆又去盛了满满一盆,喝到差不多又填进半盆米饭,居然还是一扫而光。真是乱世造英雄,高原出饭量,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因为已经难受的什么都吃不下去。鉴于这顿只有鸡精、酱油、醋作为调料的美味羊肉汤,大家一致同意封高山厨师王师傅“昆仑第一厨”的美誉,王师傅嘴里喊着不妥,但看得出心里美滋滋的。
因为今天大家都累了所以晚餐开的有些过早,也许是吃饱了撑的,白队和刘云吃完饭在大帐中就爬山的个人速度和团队意识问题各执己见争执了好半天,最后不了了之告终。其他人则在帐篷外看黄鼠打架,动作和早些年电视里动物世界片头中的那2个猩猩那样,可爱又搞笑,等我跑回帐篷拿来相机,那2个小家伙却终场休息了,于是只好又去看了一会旱獭吃西瓜皮。
下午的阳光很强,大家都把睡袋拎出来放在阳光下暴晒,有些人懒洋洋的坐在石头上打盹,悠闲的有些象冬闲的农民无所事事,想起了《甲方乙方》的镜头。
山里的天气,实在是无法琢磨,变得比MM的心还快,傍晚时分开始变天,山雨欲来,大风中匆忙把晒在帐篷顶上的睡袋收了进去,然后拎了支冰镐在帐篷边上开挖了一圈,用以防洪防涝。关了还在嗷嗷叫唤的发电机,罩上几个塑料袋,盖上纸箱子,又给压上几块大石头才放心。
暴雨突至的时候已经缩进了各自的帐篷,借着头灯照明整理了一下这几天的采访记录,然后听着雨打帐篷的声音在想入非非中昏昏睡去。

朝阳中出发挺进雪山

登山队全是唱白脸的

强烈阳光下的行进

相助过河

走过冰川下的小河

高海拔负重攀登,走不了多少步就得歇歇

通往C1营地的长长山脊

搭建C1营地帐篷,远处已经笼罩在云雾中

练习冰雪行走,看背景就知道这里离天有多近

李教练在演示滑坠制动的要领

冰褶皱

总觉得象个大海螺的壳子摆在这里

断层和裂缝

冰川边缘

冰川飞瀑

不知这是不是冰川的年轮

马江供中国户外资料网稿件 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

原始链接:http://www.8264.cn/3805.html
转自:2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