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仑山别样的光芒__玉珠峰攀登攻略_出行攻略_青 |
[游记]昆仑山别样的光芒__玉珠峰攀登攻略_出行攻略_青 |
2007-08-02 qhhwlm.com |
re:玉珠登山日记 一阵杂乱的脚... 玉珠登山日记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把我从梦中叫醒。窗外西北大戈壁上的太阳,正从东方弓着的地平线跃跃欲试的想想拔地而起,地上星星点点的白斑大概是前两天下雪留下的痕记这是我的2004年的第一场雪,心里不免有些兴奋。 7:02火车正点进了格尔木。随着人流我走出了车站,格尔木的早晨空气清新。这使我那被鼻炎折磨了两天的鼻子一下子畅通了。我一双眼好奇的四处观望,脚步也不由自主慢了下来。几乎忘了两天的旅途劳累和背上的大包。没过几分钟传说中的格尔木大厦就出现在我面前。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心中一悦,急步而至。门口冷冷清清我不由得心中纳闷,是不是没“上班”呢?还是先吃饭再接受欢迎吧。刚走几步,就看见有人站在三楼的窗前挥动着双手表情丰富的说着什么。又走了几步回头一看那人挥得更加忘情表情愈加丰富,几欲夺窗而出,我这才恍然大悟那人是在叫我。这时大厦大亭中走出一人,皮肤黝黑,星眸闪烁,鼻直口阔,身材魁梧(后来得知此人李卫东是也——青海登协副主席)把我迎进大厦。我们来到3302房间报名。李卫东向我简单介绍了山上这几天的情况——“我们19号就去建营地......这几天天气一直不好”他还说你到上面一定要多喝水。不必担心等天气好转都能上去。交钱以后他告诉我,下午两点半以前到大堂集合去西大滩。我便有了半天的空闲我把包放到报道的屋里,吃了点东西就合前一天来得马鞍山的山友一起去上了会忘。我的手气不错,在当地网吧里以8:1的成绩大震河北枪威,此时我们谁都没有想坏天气...两点半我们按时到了大堂。这是大堂里又多了很多山友——兰州的4个,福州的6个马鞍山2个北京1个广州1个再加上我们两个就是第一批等山的所有队员。我们上了大堂门口的“一威克”在车上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在我们当中最大的42岁,很多人都为这次登山做了充分准备,少则2月多则半年。在车上没多长时间我就被晃着了。约两个小时左右我醒来已经到了西大滩(西大滩海拔4000米以上)。一下车我们就开始忙着找晚上住的地方。西大滩有个兵站,一开始人家说明天有上级来检查不能让我们住,但当听说我们当中有马鞍山人站长亲自出来给我们安排了住的地方,原来站长也是马鞍山人。真实他乡遇故知。当我们安顿好时天色已晚。我和那个北京来得山友“高喊”着食欲走进了来到了饭店。在饭店门口我们看见两个藏族小伙,他们自称是青登协的他们说山上工作人员有人高山反映强烈要送下山去,他们是来这里打电话叫车的。(西大滩再往上走就没信号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高原反应不仅仅是一个四字的专有名词。我们吃完饭回到兵营,在西北大兵们的歌声中进入了梦香。 2004年9月25日 兵站 一大早就被大兵叫醒,因为要接受检查我们只好在8点以前离开那个兵站。可是我却极不想起床,昨晚睡的不好大兵的屋不够冷。我那1500g的睡袋让我直到凌晨才睡着,刚睡着就被叫醒。我不情愿的爬出睡袋听说昨晚狂风大做,那今天一定是好天气。果然,一出门灿烂的阳光就迎面而来。昨天云雾中的山景(有一座是玉珠峰)也变的清晰起来(昨天下午开始变天晚上下雪)。我赶忙用相机把这美好的景色印在了胶片上。光忙着照相了竟忘了喂饱肚子。我走进饭店几位山友正在用早餐,他们热情的招待我坐下。我要了些东西就加入了他们的闲谈——提到装备还是北京的那位山友,一身oz的冲风衣裤,osprey75的大包,asolo的高山靴,montrail 那款全皮徒步鞋,老款oz的帽子。真让人眼馋。我们吃晚饭联系上了李卫东,他答应派车来接我们上山,于是我们开始了慢长的等待。我们先是看窗外的风景,后来干脆拿着凳子在外面晒太阳。防晒霜更是涂了又抹,抹了又涂就这样直到午后我们才等到青登协的两辆老式三菱,可这次还载不下我们,只好分两批进山。我幸运的被分为第一批。 大本营建在玉珠峰西南的河滩上海拔是5050米,由四个大军用帐篷和两个小帐篷组成,大本营周围十分荒凉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透过远方的山谷可以看到高高在上的玉珠峰,他高出群山,和传说中的一样山顶象馒头是个“平顶山”山顶不时的吹起一阵阵云雾。在山谷下方是一个正在推进的冰川。 欣赏了一会雪山我们走进帐篷,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要少走动多喝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多喝水有什么用,加快血液循环?)。我们得等第二批队员上来,然后才能吃饭。在等他们的时候我测了两次我当时的心跳一次98,一次100。这时我除了眼睛有点疼以外没什么反应,坐在帐篷里和教练聊起天来。问他昨天送下去的那个人怎么回事,他说高山病肺长水了,我说那在营地没什么办法吗?他说这有氧气吸上就好了,我说那他怎么不吸呀?他说吸氧会产生依赖性,我说那吃药会不会呀?他说也会,最好别吃但不吃就不容易适应。听到这儿,我决定把我口袋里的红景天完好的带回来。 太阳西下,我们等到了第二批队员。开饭了...我中午没吃饭食欲很好但被告知不要多吃。只好吃了半饱,继续喝水。还不让睡觉,说是要等到困的不行了再睡。我们坐在一轮明月下(快到8月15了)直......到夜里11点多才睡觉。 2004年9月26日 阴转晴 头一天晚上睡的还可以,可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些头晕,浑身无力,眼睛疼得好像要从眼眶里跳出来似的。此时我又测了一下心跳,还是90下左右。我咬着牙试着站了起来,可是还没走几步就坚持不住了,头重脚轻的要跌倒,我赶忙扶住了帐篷杆。同一个帐篷的山友看我有些不对,问我怎么了,我就把我的症状给他们说了,他们说我这是有反应了,坚持一下就没事了。我把步子放到最慢,一步一步挪到了餐帐,像要散架似的一下子狠狠地瘫到座位上再也不想动了。多亏了和我坐在一起的山友们照顾我吃东西。(在此我对他们表示十分的感谢)。早餐很是丰盛,可我一点食欲都没有,只喝了两碗粥,吃了半块之前东北山友给我的巧克力(感谢)。 早餐过后的工作还是大家坐在一起闲谈,喝水。这时我一句话也不想说,只是一味的强迫自己喝水(是希望喝水有帮助)。从大家的谈话中我得知,原来有反应的不只我一个,队员们普遍都有头疼的症状。其中有一位福建来的山友比我还要严重,他连吃饭都是被人扶着来的,吃完饭又被人扶回去了。我这时感觉不太好的是心脏跳得厉害,倒不是跳得快,而是跳得力量太大了。我好像坐在帐篷里就能听得见自己的心跳,感到头上的血管随着心跳一胀一胀的,我开始有些反胃,就扶着帐篷杆挪出了帐篷,刚出来我就忍不住了,像开闸的洪水一般,把胃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几乎全都是水)。吐完之后我感到好多了,但还是浑身无力,于是我就提着水瓶回了帐篷,靠在帐篷的一边,睁着眼不敢睡觉,一会那个东北的山友又来看我,他说他有红景天(上文提到的一种治高原反应的药,有很多人都大计量的服用)问我吃不吃,我说我也有,不想吃。再后来我就记不太清了,似睡非睡的,只是迷迷糊糊的听见队友们好像在谈论我,大概是说我的反应太大,可能上不去了。就这样一直到了下午。 下午我醒来,觉得舒服了许多,身上也有了些力气,头也不那么疼了,就决定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正巧,一位广东来的山友来找我,想要出去走走,于是我们一起走出了帐篷。 没想到现实中的天气也和文学作品中的一样配合心情,一上午的阴郁随着我病体的安康,情绪的好转,也变得亮朗起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明,清淅。蓝天白云的主色调充斥着一切,仿佛也可以渗进我们的眼里,流进我们的心里,将它们清洗的干干净净。舒服。正当我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时,那位广东山友对我说,不如去王涛的墓去看看。王涛?他是怎么遇难的?我心里充满了疑问,随着他的脚步往山下走去。 王涛的墓就在大本营往下的一个小山坡上,上面覆盖了许多石块。在大山的映衬下,墓冢显得有单薄,孤独。他在许三,四年前也和我们一样怀着激情来到这里挑战自己,可不一样的是,他现在只能永远的陪伴大山了。我跑去捡了一块石头压在坟上,以表达我对这位遇难山友的崇敬之情,也希望他能保佑我们以及以后来这里登山的山友们都能平平安安。 随后,我们又在大营附近转了转,直到晚餐时间到了,我们才回去。这次我可是有点饿了,可是也没敢多吃。吃完饭,新一轮的“晚课”又开始了,我们继续“讲经论法”喝水,很晚才各自睡觉。 2004年9月27日 晴 昨天是我到格尔木以来最难过的一天,是这座山给我的第一个考验。高山反应给我了不小的打击,挫掉了我刚来时的那股傲气。不知道今天和明天会是怎样,如果这两天的情况还和昨天的一样的话,那这次登山恐怕就要夭折了。玉珠峰这三个字对我来讲已不再轻松,我开始关心天气,路程等这些我前天根本就不放在心上的东西。 本来昨天下午是阴天下小雪的,是一夜的大风把云吹散了,我们才得到了今天的好天气。但大风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灿烂的阳光,昨夜的大风吹得太厉害,把四角都用麻绳固定的大军用帐篷吹的摇摇晃晃,连帐篷顶上的铁杆都晃下来了。眼前七凌八乱的营地让我意识到了一个严重问题--即使是在这样的晴朗天气下登山,我们也随时都有被当风筝放的危险。希望在C1(突击营地)的那晚不要有这么大的风了。 今天我早早就起来了,走出帐篷活动了一下,看了看远处的山景。早晨的风比夜里的小多了,天气很好,可我的身体还是不在状态。按计划我们今天就要去C1了,我很担心,怕自己半路走不动了, 今天上不去怎么办?整个一个早晨,我的脑子里就只有这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最后我作出了最不得已的计划,如果今天上不去的话,明天我就在凌晨四点起床,用三个小时轻装上到C1,可以休息大约一个小时,然后和大部队一起冲顶。我整个上午都在想这个方法的可行性,连中饭都没顾上吃。快出发了,我领了一些食物,背着大包跟着长队走出了大本营。 昨天和我一起去王涛墓的那位广东兄弟和我很谈得来,我们一路走在一起,相互鼓励。山谷下方是一个正在推进的冰川,我们要从冰川旁边的缓坡上去,绕过正面的陡坡,走山脊到前一天大本营的工作人员才建好的CI营地(很辛苦,再次感谢他们),c1海拔5600米。当我走近冰川的时候,它的壮丽不是能用语言形容的,是平时不可能见到的,可是由于谁也不知道以后还有多难的路要走,为了节省体力,我没有走的更近些,只是从远处照了几张照片(没能给大家带回最美的画面,真是很报歉)。我们摇摇晃晃地往上走,在相互的鼓励声中告别了冰川,爬上了碎石坡,穿过了山脊,来到了传说中的突击营地C1。由于怕加重高山反应,我走的很慢,此时到达C1距我离开大本营已将近5个小时了。C1营地由5顶OZ高山帐组成,有的帐篷里要挤四个人,甚至是五个。即使这样我们躲在帐篷里谁都不想出来,连化雪做饭都没人。晚上又开始刮大风了,我们紧紧的裹着睡袋,相互挤在一起,在外面呼呼作响的风声中,睡了。 2004年9月28日 大风刮了一夜,我的眼睛也疼了一夜。昨晚睡的不是很好。一早起来,天虽然晴了,但风还是很大我们哪也去不了。我们都躲在帐篷里躺着坐着相互看着,没人想出去看看。就这样过了两三个小时。风小了些,前线的教练用对讲机向大本营请示能不能上。李卫东在大本营坐阵,他说可以上,但要注意天气,不行就提前往下撤。我们开始一个一个地走出帐篷。 教练叫我们排队,队伍拉了好长,并不时的替换前面带头的队员。一开始我对这种走法很不习惯,走得很吃力,没过多长时间我就被这样的行军拖跨了,上升对我来说成了一个大考验。我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地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前走着。山上的风很大,虽然我带了一顶cs帽,但风刮起的雪花还是能打在裸露的鼻子和嘴上,很疼。有时由于风大,我们不得不侧过身子背对着风呼吸,风刮起来的雪打在皮肤上很疼。(我带的AVON的30倍的防晒霜在雪山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幸好有这帽子,我的脸才没有大面积的晒伤,只有帽子没遮住的地方没能幸免)越往上走雪越厚,有时甚至往上迈一步,又要往下滑半步.这使本来体力就不充足的我们越发感到吃力.很多人都开始停下来大口喘粗气.这时教练命令我们不要坐下来休息,累了只能面冲着雪坡跪在地上,以防滑坠.此时教练已不再要求我们站在队里,有些人开始超队往前赶,我在队伍中间,也咬紧牙,艰难地往上移动。教练走在我前面,他就像一只沙漠中的驼鸟一样,拱着背,头向前伸贴近雪坡,迈着大步往前走。这时的我只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说什么也跟不上了。我机械地向前走着,眼睛望着终点,渐渐地有几个人落到了我的身后,离我越来越远。 快到峰顶了,可我一点冲刺的力气都没有了,尤其是最后20米,我竟休息了五六次。这20米也是最困难的20米,坡很陡,陡到脚上的冰爪跟本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我们只能靠手中的冰镐把自己固定在高一点的坡面上,拖着两只脚向上移。但无论如何,坚持就是胜利。最后精疲力竭的我终于登顶了,心里的那种成就感是从未感受得到的。但也有遗憾,没能第一个登顶,感到有点愧对江东父老。我喝了口水把水瓶放在旁边,躺在山顶的雪地上,这时手套里的手指已经冻得麻木了,我活动着手指跟脚趾,拼命地喘着粗气。山顶上风很大,呼吸很困难,但我还是忍不住使出全身的力气喊了一声,虽然声音并不响亮,但我的心跳好像随之变得缓和了许多。我只在峰顶的铁塔前照了几张相.就被教练赶下山去了。下山时我把SIGG水瓶放在山顶留给了那位广东兄弟。(没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用这个水瓶),因为他的水瓶在上山的途中被里面冻成冰的水给挤破了,竟被教练丢得无影无踪。 也许是心情好了的原因,我下山下得很快,一会就追上了前面的人。在我正要超过第一个人的时候,一个马鞍山的老哥,因为连续四五天休息不好,体力透支,很难自己完成下面的路程了。出于安全考虑,我决定用大绳套把我们两个的安全带连在一起,扶着他下山去。快到C1营地的时候,由于一路要搀扶那位老哥,我再次体力不支。我挥着手示意高山教练过来帮忙。教练过来以后问我俩是谁走不动了,我指了指旁边的老哥,然后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只剩下喘气的力气了,教练过来扶我,我说我没事休息一会就好了,我就这样在雪地上坐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到c1后,我收拾好背包就下山去了。 我们按原路回到了大本营,此时天色已晚,山上还有人顶着头灯在往下撤。有三个第二批登山的山友来了大本营,听工作人员说他们已经开始有反映了,其中一位上海的山友反应很强烈。等人都到齐了,我们又坐上了来时的三菱向格尔木出发了。路上我向司机问起王涛的事,原来王涛当时在格尔木碰见了上海和广州的两个朋友,就临时相约去爬玉珠峰。他们给青海登协打了个电话,当时青海登协的工作人员就为他们建了营地,可是在上面并没有等到他们……一星期以后王涛的家人来了电话,工作人员这才知道他们已经雇了向导早就上山去了。青登协立即组织了搜救队。后来经调查,他们遇到了暴风雪迷了路,王涛是不慎滑坠遇难的,而另外两人是冻死的。据司机说运下来一具尸体可能要三十多万人民币,因此只有王涛的尸体被运了下来,另外两个人的尸体还在冰坡上,要是天晴,站在C1的营地上就能看得见。 聊着聊着我们到了西大滩,已是凌晨2点多钟了,此时手机有了信号,我迫不急待的将我凯旋的消息发短信告诉给我的亲人朋友,只有少数生活没规律的人当天就给我回了短信,不过他们也是第一时间与我分享这份喜悦的人,感谢他们。 渐渐地,耳边队员们的说笑声越来越模糊……朦胧中我好像又站在了玉珠峰的峰顶上,伴着呼呼作响的风声,大声地喊着…… 我从大本营到c1用了4小时45分钟,从c1到登顶4小时55分钟。从顶峰到c1用50分钟左右(一路小跑),从c1到大本营1小时40多分钟。据我们的高山教练说他们最快连续完成这一过程在8个小时以内。 |
转自:http://qhhwlm.com/viewthread.php?tid=481523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