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宁塔尔寺:虔诚与狡诈 |
[游记]西宁塔尔寺:虔诚与狡诈 |
2007-07-28 |
因为西宁人的“到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的忠告,塔尔寺之行似乎顺理成章。而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注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塔尔寺的“三绝”,更有其中的虔诚与狡诈。 虔诚的阿卡与信徒 在探路青藏之前,早就对藏传佛教信徒的虔诚有所耳闻,可在塔尔寺还是对他们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感动不已。 塔尔寺是以寺养寺的,不外出化缘。在各经堂供职的阿卡们都接受信众的供养和布施:哈达,酥油,钱米,房屋,无奇不有。导游告诉我们,现在年轻阿卡在保持了信仰的同时,还对现代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会有阿卡在下班后到广场上学骑摩托车,而且数码产品也在被越来越多的阿卡所利用。但他们向佛的心是虔诚的,无论哪个阿卡都会有过在塔尔寺叩莲花长头的经历。 因为塔尔寺在藏传佛教中的特殊地位,每年都会有西藏的阿卡到塔尔寺进行叩拜,并与寺内的僧人一起按照塔尔寺的周围行走,转经,叩长头,把自己美好的祈祝留在天地之间。 中午时分,是塔尔寺上空的阳光最充足的时刻,而我们却见到了三个阿卡在虔诚地在塔尔寺门前广场叩长头,最小的不过十二、三岁。他们的额头沾染着地上的尘土,却没有人用手去揩一下;他们的脸上经受着高原强紫外线的直射,却没有人在站起身时躲避;他们叩拜时的手臂和小腿已经在微微发抖,却仍执着地保持着匍匐前进的姿势。我们不能去判断阿卡们的这们执着是否值得,可却从中发现了在艰苦环境中生活的藏族同胞战胜困境的信心和勇气。 而信徒们的执着更是让我们感动,在塔尔寺内的大金瓦寺门口有很多在叩长头的信徒,这种叩长头是真正的五体投地,而他们需要坚持的次数却是10万次。导游说他们的虔诚来自于许愿后的梦想成真,叩长头是信徒们还愿的方式。而这种还愿,老人们需要1年的时间完成,即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也需要数月之久。而完成10万次叩长头的信徒们显现出来的满足和喜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甚至有信徒在未叩长头前拜佛祖时已经泪流满面。 如果你在塔尔寺见到阿卡们吃牛羊肉,不要觉得惊诧,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潜心修行。导游说这是因为阿卡们生活在低温的高原上需要补充热量,而寺内的阿卡也告诉我们说,吃肉只是外在东西,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 狡诈的导游和商贩 不要认为塔尔寺内有如此众多虔诚的信徒,便应该完全放弃俗世中应有的戒备。在佛教圣地塔尔寺虔诚的背后,同时存在着各色的狡诈,而这些狡诈在塔尔寺的内外随时都会发生。 在我们乘车到达塔尔寺时,十多位男女导游一拥而上,仿佛我们是出现在草原狼群面前的羊羔。自我推销无可厚非,可如果因此扰乱了游客的兴致则让人觉得厌烦。匆匆穿出十余人的包围圈,我们选择了一位在旁边静静站立的导游,她自我介绍说姓李后便带我们去买票,每张票价80元,还说塔尔寺以寺养寺,门票是用来支付阿卡们日常开支的,同时提示我们说导游费需另付60元。 进入塔尔寺时,我们并没有遇到旅游景点常见的收票口。游览一座寺院后,我们才发现如果不进入寺院是不需要门票的,而即使进入寺院,也不会有阿卡来向游客要票,只是在游览出来后,导游把票递给阿卡,阿卡用剪刀在门票上剪个小口。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门票并不是寺院的本意,香客布施才是寺院主要的经济收入,而门票是旅游管理部门设置的一道所谓的游览门槛而已。同时,在游览塔尔寺时,导游经常会问我们要去哪里,而不会主动说哪里值得观赏。这让我们觉得不快,如果游客对景点烂熟于心,还要导游做什么呢?而根据其他游客的反馈,导游故意忽略景点的事情在塔尔寺也未能幸免。 出得塔尔寺,门外旅游商店的掮客们又拥了上来,很真诚地告诉我们说他们都是当地的朴实的居民,不会宰客。可在走过三家旅游商店后,我们对宰客的概念产生了怀疑,加价三五倍在他们看来不是宰客,只有超过了商品价值的五倍才能称得上宰客。我们不禁哑然。 唯一称得上朴实的算是塔尔寺外的小吃经营者们,他们会告诉你当地特色小吃有多便宜,然后在你吃得直舔嘴唇的时候向你收取超过市场价两倍的费用。不过,面皮和耗牛酸奶倒确实值得游客一试,只不过这并不是塔尔寺的特产,你在西宁的大十字就可以吃到。 (配)塔尔寺的“三绝” 壁画、堆绣和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因其神秘之灵气、艺术之荟萃而闻名遐迩。 据寺内的阿卡告诉我们,酥油花要在天气寒冷时揉以各色矿物染料制作,而且制作者为了避免手温把酥油融化,还要用冰块冷却手指,因而制作相当不易,且艺人的手指被冻坏也是经常的事。现在,酥油花被存入在装有空调的柜台内展出,其栩栩如生的姿态着实令人惊叹食用的酥油花竟有如此用处,同时也感谢现代文明让我们有机会在艳阳高照的六月欣赏到它们。 塔尔寺的壁画有的直接绘在栋梁上,更多的是绘在布幔上,或悬挂或钉在墙上。其成为“三绝”之一是因为矿物染料的选用保持了其经年不褪的艳丽色泽,且具有工笔画的精巧细腻。而具有立体感的堆绣却往往成为游客最喜爱的“三绝”之一,导游告诉我们说塔尔寺的堆绣作品现在最珍贵的当属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十八罗汉”,甚至其制作方法,还是请读者亲自到塔尔寺去向阿卡求证吧。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chentie.blog.sohu.com/6395734.html |
转自:2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