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的夕阳----埃及游记(2) 1 游记攻略 埃及 173 <FONT color=#000000 size=3>
<P><B><FONT face="宋体, MS Song">9月29日,到达阿斯旺,游览未完成的方尖碑,阿斯旺大坝,菲莱神庙,登上游轮,乘坐三角帆船畅游尼罗河,转阿斯旺市场
<P></P></FONT></B>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早晨5:20,天空已经变白了。我早早地醒来了,LULU也起来了。洗脸、上厕所,之后我们坐在窗前,呆呆地注视着窗外的异域风光。破旧的小房屋、高大的椰枣树不断地从我们的眼前掠过。一片片绿色的粮田中,种着不知是玉米、高粱,还是甘蔗。晨曦之中,裹着头巾,穿着长袍的埃及大叔悠闲地坐在驴车上,毛驴欢快地在土道上跑着。5:45,火车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上停了下来。我和LULU本想下车到站台上呼吸一下埃及农乡中新鲜的空气,但车厢两端的门都没有打开。我们只能在车厢内,冲站台上拿着枪的警察挥挥手,带去东方人的问候。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始由白色转为红色,5:51,太阳露出了它的面容,把四周的景物染成了金黄色。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火车接着向前开去,7:00到达卢克索车站,还是无法下车。7:30列车员送来了早餐,内容很丰富,有五、六个不同类型的面包,还有果酱、果汁。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10:10,我们到达了终点站----阿斯旺。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阿斯旺火车站是一个红色花岗岩建的两层小楼,面积不大,候车室和检票厅在一起,是一个不到400平米的小厅,厅的墙壁上画着典型的古埃及风格的壁画。车站大楼的对面是一个大的广场,绿化得很漂亮,大楼的左手方向就是阿斯旺市场。
<P></P></FONT>
<P></P>
<P>阿斯旺(Aswan)濒临尼罗河,是阿斯旺省首府,据说也是埃及街道最清洁、最漂亮的城市。它位于埃及的最南端,是埃及与非洲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重镇,也是通往苏丹的门户。它位于东南部尼罗河"第一瀑布"下的东岸,距开罗900公里。历史上为埃及南部通往努比亚的门户,水运和骆驼商队的交汇点。在古埃及时代,曾是与苏丹、埃塞俄比亚进行贸易的中心(科普特语“阿斯旺”即“市场”之意),现为阿斯旺省行政和工商业中心。
<P></P>
<P></P>
<P>下了火车,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象有些网友们形容的那种滚滚热浪。团友们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在了面包车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我们的面包车向距阿斯旺市区仅两公里古代采石场遗址开去。
<P></P>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阿斯旺盛产优质的红色花岗岩,</FONT>石质非常好,颜色多为有小黑点的玛瑙红,石体光滑注泽,即使在现代也是很奢侈的建筑装饰材料,<FONT face="宋体, MS Song">埃及很多著名建筑所用的石料经常是在阿斯旺开采的。在阿斯旺城市边缘有个</FONT>沿尼罗河而建,约有6公里长的<FONT face="宋体, MS Song">古代采石场,一根巨大的未完成的方尖碑静静地在这里横躺了三千多年,这是哈采普苏特女王的遗留工程。这根方尖碑全长41米,</FONT>重达1267吨,<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三面都已经完成,只是在开凿第四面时,发现了裂缝,于是被放弃了,如果完成的话,这将是埃及最高的方尖碑。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方尖碑是古埃及法老时期重要的、标志性的建筑,法老们通过建立方尖碑对自己歌功颂德,希望籍此流芳万世。不仅在埃及,</FONT>在巴黎的协和广场、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都有从埃及劫掠的方尖碑的踪影,它们似乎比埃及本土的方尖碑更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图片上。
<P></P>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我和LULU爬上了采石场的最高处,望着四周的景色。最让我感到吃惊的并不是脚下众多的游客和躺在那里的方尖碑,也不是对面那一大片穆斯林的墓地,而是在这里也有一个哨所和两个持枪的警察。虽然他们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但我怎么都觉得那么的不和谐。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看完了古代采石场,我们于13:40来到了阿斯旺大坝。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尼罗河在几千年间年年泛滥,也给下游的尼罗河谷带来肥厚的淤泥,形成了大片的农田。后来英国人和埃及政府先后于1898年和1960年开始在这里修建两座水坝,从此尼罗河不再泛滥,并在上游形成了长达500公里纳塞尔湖。</FONT>1902年建成的旧坝,距城五公里多,坝高53米,长2152米,水库蓄水53亿立方米,可发电34.5万千瓦,灌溉农田57万公顷。1970年7月竣工的阿斯旺高坝,高110米,长3400多米,<FONT face="宋体, MS Song">在中国的三峡大坝建之成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埃及人都以此为荣。高坝具</FONT>有灌溉、防洪、发电、运输的综合效益。每年可提供740亿方稳定可靠的灌溉用水,年发电100亿度,通过2条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输往开罗和下埃及,并供应本地。<FONT face="宋体, MS Song">当然这两座大坝建成之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气候改变,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水坝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但兰色的纳塞尔湖确实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由于大坝的重要作用,在大坝周遍隐约可以看到一些军事设施,大坝之上也有很多巡视的武装警察,但并没有发现如有些书中介绍的“禁止使用长焦镜头和望远镜”的告示,我们在照相时也没有警察提出意见,他们只是在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些游客。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上车离开阿斯旺高坝向市区开去,过了旧坝向下转过约一公里,来到了一个小码头。码头上密密麻麻停靠着许多大小不一的船只,既有可以搭乘三四十游客的游船,也有仅能乘坐五、六人的小摩托艇。我们将从这里坐船去</FONT>阿吉勒基亚岛游览<FONT face="宋体, MS Song">菲莱祌庙。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摩托艇在碧蓝的湖水中划出一道白浪,快速地向</FONT>阿吉勒基亚岛驶去。绕过小岛后,这座伟大的古代建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并随着距离的接近,越来越高大、清晰。我们从小岛后面的一个小码头登上了小岛。
<P></P>
<P></P>
<P>菲莱神庙是菲莱岛上埃及古神庙群的统称,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尼克塔尼布二世国王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初,最大的一座神庙是<FONT face="宋体, MS Song">伊西斯</FONT>神庙,系托勒密二世费拉底尤斯国王所建,另外还有祭祀哈特尔女神的神庙和供罗马皇帝图拉真上岛祭祀是休息的图拉真亭。菲莱岛(Philae Island)在阿斯旺以南约10公里,位于南尼罗河中<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两座水坝之间,</FONT>岛长450米,宽150米。被称为"古埃及国王宝座上的明珠"的埃及古神庙群,原先就修建在这个小岛上,以辉煌而奇特的建筑、宏伟而生动的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话故事而闻名。
<P></P>
<P></P>
<P>1902年阿斯旺低坝拦截尼罗河水时,菲莱神庙部分被淹没。60年代在菲莱岛南面筑起高坝后,神庙几乎全部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不受毁损,从1972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埃及政府在神庙四周筑起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然后将这组庙宇拆成45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一一编号后,</FONT>于1979年8月在离菲莱岛约1千米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1980年3月10日,菲莱神庙在新址上重新正式开放。<FONT face="宋体, MS Song">至今神庙的墙上还留有当年水淹的痕迹。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菲莱神庙的主庙祭祀女神伊西斯,伊西斯女神是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是冥神奥西里斯(</FONT>Osiris<FONT face="宋体, MS Song">)的妻子,也是鹰神荷鲁斯(Horus)的母亲,被尊为大地之母和婴儿的守护神。传说中当初奥西里斯被其弟塞特(</FONT>Set<FONT face="宋体, MS Song">)杀害,尸体被肢解为</FONT>14<FONT face="宋体, MS Song">块,分别藏在埃及各地,其中头颅被藏在菲莱岛。后来伊西斯将丈夫的尸体找齐。太阳神被伊西斯的祷告所感动,使奥西里斯复活,并让伊西斯怀上了他们的儿子荷鲁斯。荷鲁斯长大后为父复仇,杀死了塞特。后来人们在奥西里斯头颅当年被藏的菲莱岛上建了这座神殿。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菲莱神庙是古埃及法老时代末期留下的祭祀中心,带有明显的希腊罗马托勒密时代的特征。庙内的廊柱和墙上有很多浮雕,雕刻手法细腻,形象生动自然,无论是神庙的高大塔门上法老和诸神的雕像,还是两侧的廊柱顶端的纸莎草图案,也无论是室内壁上向女神献祭画面,还是外侧的围墙上建立神庙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绝对值得仔细观赏。另外,站在图拉真亭外向对岸望去,整个阿斯旺旧坝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现在正是正午时分,阳光很足,气温应该在35摄氏度以上,虽然很晒、很热,但游客较少。没有了那种摩肩接踵、哄闹喧嚣的场景,你可以静静地体验、欣赏、品味古代埃及人民给我们留下的文明遗产。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参观完菲莱神庙,我们重新搭乘摩托艇回到大坝边上的码头,换乘我们的面包车,一路沿着尼罗河的东岸,穿过阿斯旺的市区,来到了位于阿斯旺火车站北面2、3公里处的游轮码头。沿途观赏了阿斯旺的市区风光。14:20,我们登上了郁金香号游轮。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在我们达到之前,游轮的服务生就在码头上等着,我们的车刚停下,他们就上来帮助我们从车里卸下行李,并想帮助我们将行李送到房间内。这时导游提醒我们,送行李的小费是1USD。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我选择了自己搬运行李。进入游船的大门,紧接着就是一道安全检查的门,象机场的安检通道。埃及的安全检查工作做得很细,各个景点、火车站、游船的入口处都有这种安检门。过了安检门,我们把行李放在大厅里,领队和导游去办理房间入住手续,我们坐在一层的大吧厅里的沙发上,喝着努比亚服务生送来的冰镇饮料,放松,休息。10分钟后,领队把房间钥匙交给了我们,并约定先去吃午餐,16:00在游船一层大厅里集合,去尼罗河上泛舟。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我们房间在游船的第二层,房间号码是220。这是一个类似酒店里的标准间,有独立的卫生间。房间和卫生间的面积还比较大,电视、电话、冰箱、保险柜等一应设施都齐备,床单、毛巾等卫生用品也很干净,热水很充足。门口对面是一个可以打开的整扇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兰色的尼罗河触手可及。我对游船的环境设施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毕竟是号称五星级的豪华游轮。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到负一层的餐厅。餐厅还不错,几个穿着制服的服务生为每一位游客提供着服务。这两天我们基本上都在船上就餐,餐厅提供的餐食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典型的西餐。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吃完饭,按照我多年形成的旅游习惯,从上到下把这艘游船仔细地考察了一番。这艘船共五层,甲板上面有四层。顶层是露天的酒吧和一个小游泳池,第二、三层和第一层的前半部是客房,第一层的后半部是大吧厅,每天晚上都举办不同风格的晚会,有表演。甲板下一层是餐厅和一个小卖部。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回房间稍市休息后,我们来到了大厅集合,下到码头上乘坐风帆船去尼罗河上泛舟。风帆船不大,大概有四、五米长,有一个比船身还长的一个三角帆,靠着风力在河上行驶。驾船的是两个皮肤黝黑的努比亚船工,他们一个人在船头操纵风帆,一个人在船尾掌着舵。船开到了尼罗河中央,向着远处的大象岛开去。我坐在船头,拿着望远镜遥望着远处美丽的风光。阿斯旺的尼罗河风景很美,东岸是干净的阿斯旺市区,红色花岗岩的建筑鳞次栉比,西岸是一片黄土高山,山上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个个山洞,据说是贵族们的坟墓,尼罗河中间是大象岛,岛上的绿色植物郁郁葱葱,再加上尼罗河的兰色的河水,红黄蓝绿形成了一幅绝佳的风景画。在航行中,船工拿出了很多旅游纪念品和小玩意,顺便做些生意。LULU看中了一条木头做的蛇,船工报价2 DOLLAR,我们说1 DOLLAR,船工不卖。导游ROSE小姐在不停地做着讲解,其中讲到了一句埃及明言:“喝了尼罗河的水,你还会再来埃及。”听到这句话,看着周边美丽的风光,我不由自主地掬起一捧尼罗河的水。尼罗河的水清凉甘冽,还带有淡淡的甜味,喝到嘴里感觉荡气回肠。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大约17:30,我们走下风帆船,离开时船工还是拿出了那条蛇,同意按照1 DOLLAR买给LULU。说实在的,我这会对这条蛇实在没有兴趣,但看到LULU和船工那期待的眼神,还是拿出了1 DOLLAR。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回到船上的房间后,LULU提出要去游泳,我们换好泳衣来到顶层,泳池里只有半池水,一问才知是正在换水,要到明天才能游泳,没有办法,我只能回去,LULU倒是在拿半池水里游了半个小时。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晚上19:00晚餐,还是西餐的那一套。我们根据网友建议带去的辣椒酱、榨菜、雪菜成了最受欢迎的产品。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晚饭后,在团友DM女士的建议下,我们家三口、DM两口,还有XS兄一起去了著名的阿斯旺市场。在下船时,船上的保安拿出一张卡片,上面有一只展开双翅的鹰,还印着游船的名称。这张卡可以起两个作用,一是作为我们上船是核实身份的凭证,二是回到码头时,一旦游船停靠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让码头管理人员帮助找到游船。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下船后,码头上停着几辆马车,这是埃及很多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我们等了一会儿,来了一辆出租车,是辆三排座的拉达。埃及的出租车没有顶灯,也没有特殊的颜色或标志,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它的车牌,上面有“TAXI”的字样。我们告诉司机,我们想去阿斯旺市场,谈了一下,最后敲定为TOTAL十镑。上车后,的士沿着阿斯旺沿河大道,向南走了约三公里就到了阿斯旺市场。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阿斯旺市场是历史上古埃及与非洲其他部落进行交易的场所,“阿斯旺”这个词本身在科普特语中就是市场的意思。阿斯旺市场位于阿斯旺火车站南侧,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长约1.5公里,街道两侧全是商铺。这里的人和开罗有很大不同,大多数是努比亚黑人。努比亚人的皮肤偏黑,但感觉上比非洲黑人秀气精致些,面孔有点向中东人,高鼻梁,大眼睛,长睫毛。很多努比亚人很热情,一边用中文说着“你好”,一边热情地把你往他的店里拉。当然他们讲价钱的本领也一点不逊于开罗人的埃及人,但是即使你不买任何东西,他们也会微笑着送你离开店铺。很多努比亚人喜欢中国人,特别是小孩,我们家LULU也很受欢迎,一些店主还主动拿出一些水果和圣甲壳虫、小香精瓶等小纪念品送给LULU。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我们在阿斯旺市场转了大约两个小时,没买什么东西,但是这个市场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与开罗的哈里里市场相比,阿斯旺市场的旅游商品和工艺品的种类不多,价格也不算便宜,但是象香料、水果等产品还是比较便宜的。我们出了市场,拦住了一辆的士,当司机问HOW MUCH时,由于有了来时的经验,我斗胆说出5镑,没想到司机痛快地答应了。为了防止受骗,DM反复跟司机强调这是TOTAL的价格,不是ONE PERSON,司机答复是YES。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大约11:30,我们回到了船上。本来想到船顶上的躺椅上静静地遥望满天的星斗,但一想到明早</FONT>3<FONT face="宋体, MS Song">点还要去我期待已久的阿布辛贝神庙,还是赶紧睡觉吧。<B>
<P></P></B></FONT>
<P></P>
<P><B><FONT face="宋体, MS Song">9月30日,游览阿布辛贝勒神庙,游轮航行至考姆翁布,夕阳中游览双神庙
<P></P></FONT></B>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按照导游的行程安排,凌晨3:10叫早的电话铃声响起,起床、洗漱、集合出发。这次我们坐的是一辆带卫生间的VOLVO大轿车,我们十几个人坐这么大的一辆车,感觉很奢侈。4:00大轿车来到集合地点,这里集中了四、五十辆大轿车,而且有好几辆警车。埃及的旅游业很发达,尽管街道上跑的车辆都很破旧,但给外国旅游者提供的轿车都非常先进,车队中的大轿车不是VOLVO就是大奔。等了大约十几分钟,车队出发了。由于几年前埃及的几个旅游地点发生过一些恐怖袭击,埃及对游客安全非常重视。一方面在各旅游景点都有很多持枪荷弹的警察,另一方面,前往重要景点的游客统一乘坐集中安排的大轿车,统一时间、统一出发,车队的头和尾都有警车开道和护送。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车队出了阿斯旺市区,在星光之下,向着南方200多公里之外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开去。车队一路上大部分时间行驶在大漠之中,由于起得太早,大部分团友上车后就陆续进入梦乡。大约5点钟车停了下来,一了解,原来是前面车的后轮胎爆了,我们车的司机主动下车帮助前面车的司机换轮胎。看着后面一辆一辆车超过我们向前开去,我心中对司机产生出了些许不满,你当雷锋我没意见,但你别耽误我们的旅游时间啊。大轿车换轮胎与小车不同,麻烦得多。半个小时过去了,前车的轮胎总算换完了,我们重新出发了。整个车队早已不见了踪影,道路上只剩下我们这两辆车。这时东方的天际已经变红了,5:43,一轮红红的太阳在沙漠边际骤然跳出了地平线,把整个沙漠染成了一片金黄色。沙漠上有许多金字塔模样的小山丘,在黎明的阳光下,留下一条长长的阴影。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大约在7点45,我们来到了阿布辛贝勒。从停车场走出来,先看到的是一座小土山和一条通向神庙收票处的漂亮的石板路,路一侧是黄色的、出售旅游纪念品的木板房,另一侧种着高大的椰枣树和五颜六色的鲜花。过了收票处,沿着小道绕过那座小土山,以前在电视、图片中经常看到的四座巨大的雕像赫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我心中神往已久的阿布辛贝勒神庙。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阿布辛贝勒神庙开凿在山壁上,面向兰色的纳塞尔湖,四尊拉美西斯巨像端坐于神庙的入口处,气势辉宏。阿布辛贝勒神庙的建设者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拉美西斯二世,名为祭祀太阳神阿蒙拉神,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留名千古。阿布辛贝勒神庙原来不在这里,六十年代修建阿斯旺第二座水坝时,神庙的所在地将会被水永远地淹没,埃及政府为了留住这一珍贵遗产,向世界寻求帮助,全世界的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方案,最终决定将神庙进行切割,然后整体搬移到原址附近、比原址高60米的地方。如果仔细看,在神庙表面仍能看出切割的痕迹。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站在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前面,真正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虽然以前我多次到过乐山大佛的脚下,为我们古代同胞的杰作喝彩。但这一次当我们面对更大的时间跨度时,我不得不为3000多年前埃及人民的智慧所折服。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除了一般书上介绍的内容之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头顶上的23只狒狒、入口两侧墙上一串被绳子系住脖子的努比亚俘虏,以及相形文字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印章。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游览完毕之后,我们向停车场走去,沿途有很多贩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商铺,小贩们叫着one dollar,向你推销着他们的商品。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愿意以one dollar的价格把他们的商品卖给你,对于他们来说,one dollar只是他们招揽生意的一句口头禅而已。我看中了一套阿布辛贝勒神庙的明信片,一问价,25镑。我回答超过5镑我就不要了,那个黑黑的努比亚小伙子说不行,最低10镑,我向他表示,我可以买两套,total 10 pounds,然后转身就走。走出去大约20多米,那个努比亚小伙子手里拿着两套明信片追了上来,OK,成交。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大约是在9:45,我们坐上大轿车,沿着原路穿过沙漠,返回阿斯旺市区。这时的沙漠与黎明时的沙漠截然不同,黎明时分的沙漠静谧安详,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而接近正午时分的沙漠却是燥热不堪,遥望远处的景象,仿佛在滚滚热浪蒸腾之中模糊颤动。回来的路上,我们的大巴出了点毛病,机油灯不时地亮,滴滴的报警声不断传来,我真担心它会不会在半道上抛锚。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下午一点半多,我们回到了船上。两点钟,游船准时起航向尼罗河下游驶去。吃完午饭并稍事休息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游船顶层。经过一中午阳光的爆晒,游泳池的水温很适合。埃及是沙漠性气候,比较干燥,虽然在阳光下会感到很热,但一旦躲到阴凉处就会有凉爽的感觉。我们坐在凉棚下的躺椅上,一边呼吸着尼罗河上新鲜的空气,一边看着孩子们在池水中欢快地嬉闹。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下午四点半,游船靠在考姆翁布(Kom ombo)码头,我们从这里上岸参观考姆翁布神庙。考姆翁布神庙坐落在尼罗河东岸边,离码头很近,码头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游轮。远远地望去,神庙象是浮在水中的一朵莲花,众多的大石柱构成了莲花的花瓣。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我们刚走上码头,就被神庙门口的斗蛇者吓了一跳。一条两米多长的眼镜蛇随着斗蛇者演奏的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吐着嘴里的信子。虽然感到很新鲜,但更多感到的还是恐怖,还是脚下加速远离危险为好。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考姆翁布神庙是以前人们祭祀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的场所,内部空间以东西向的中轴线为界,形成了对称的两个祭祀区域。整体大柱厅保存相对完好,柱头房顶上还留有鲜艳的颜色。神庙内部墙上也刻有形象生动的浮雕,除了通常的反映法老祭祀诸神的场景之外,还有多幅反映妇女生育的图象。其中的一幅是伊西斯分娩诞下荷鲁斯的场景,还有一些孕妇坐在分娩椅上等待分娩的场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最后一排的墙壁上,竟然非常清晰地雕刻着一些产科手术的工具,象手术刀、剪子、镊子、棉球等,其形状与现代的医疗器械几乎一模一样,真是难以想象三千年前的埃及人竟然能够有如此的文明程度。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在神庙的左侧有一个巨大的深井,这是古代埃及人的水文站。井壁上是盘旋而下的台阶,深井与尼罗河相连,通过观测深井内的水位就可以了解尼罗河的涨落。在深井旁边有一个长方形的深坑,据说这是以前人们喂鳄鱼的地方。神庙右前方有一个小屋,里面有一大三小,四具鳄鱼的木乃伊,外型很清晰,就象现代人们制作的动物标本。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从考姆翁布神庙出来正好是黄昏时分,兰天之下,夕阳把它红红的光线投射在考姆翁布神庙的墙壁上,这种景象迷倒了我,也迷倒了多位游友。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大约在17:50,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尼罗河西岸的椰枣林中,这是我此生看到的最美丽的一次日落。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晚饭后,我再次来到了游船的顶层。我把躺椅从凉棚下拖了出来,一个人躺在上面,仰天遥望夜空中的星斗。尼罗河上的夜空清亮,没有什么污染,但并没有满天繁星的感觉。我找到了W形状的仙后星座,并通过它找到了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再往上看,凭借我年轻时多年在天文学方面的积累,很容易地找出了天琴座的织女星和天鹰座的牛郎星,但是我没有看见两颗星星之间形如玉带飘渺的银河。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回到房间后,我打开了窗户,外面漆黑一片,偶尔能够看到点点的灯光。游船的速度还挺快,带动着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水声。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手机嘀嘀地响着,朋友们的祝福短信到了。明天就是国庆节了,赶紧写短信,给朋友们带去尼罗河的问候。
<P></P></FONT>
<P></P>
<P><B><FONT face="宋体, MS Song">10月1日,游览伊德富神庙,在伊斯纳停靠,过伊斯纳水闸
<P></P></FONT></B>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早上6:30,我们在伊德富的码头下了船,按照计划去伊德富神庙。伊德富神庙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游客们通常会选择乘坐马车前往。我们刚站到路边,一辆又一辆的马车就停了过来。这些都是西式的马车,四个轱辘,前轮小后轮大,后轴上有弹簧,坐在车上很稳当。拉车的马也很高大强壮,脖子上挂着铜铃铛,为了让它能够按照主人的命令快速奔跑,车主特意给它戴上了眼罩。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我们一家三口和领队YR MM坐一辆车,车主很热情,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微笑后面那只要钱的手。
<P></P></FONT>
<P></P>
<P><FONT face="宋体, MS Song">马车在伊德富小镇上奔驰,得得的马蹄声和叮当叮当的铃声此起彼伏。这时已经有一些小学生走在上学的路上,跟我们挥着手。马车走了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伊德富神庙。
<P></P></FONT>
<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