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沙漠凯鲁万”奈夫塔

[游记]“沙漠凯鲁万”奈夫塔

2007-07-21    bokee.com

“沙漠凯鲁万”奈夫塔( Nefta )

奈夫塔距托泽尔开车只要20分钟的路程,靠近阿尔及利亚边界,毗邻沙漠边缘。在接近绿洲的地方,地表逐步发生了变化,土壤不再贫瘠。绿色的平原上长满细茎针茅,在这些梗茎中间流淌着弯弯曲曲的小河,蒿属植物也出现了,仙人掌的篱笆也呈现在高原上。在高原上,一片片补血草和牵牛科植物的兰白色花令人大饱眼福,使人陶醉。随后,一簇簇树丛沿河岸耸立、延绵不断,橄榄林和无花果树,最后是流着树胶的洋槐林,簇拥着生长在天边。

我们找到静卧在奈夫塔山谷间的一汪清泉,周围绿洲环绕,我们把她叫做“月牙泉”。午后的光线幻成一团团光晕,投在我们的眸子,映着蓝得令人叹息的泉水,她的冷艳、她的寂寞,都在光阴里慢慢沉淀,浮在水面的梦,记下帝国的沉落。西蒙·德·波伏娃也记住了“月牙泉”的美。波伏娃曾在“一战”结束不久,开始马格里布地区的长途旅行,在《事物的力量》一书中,她写到:“我走进一片果树林,在繁花盛开的树木中央,一弘美丽而清澈的源泉呈现眼前。奈夫塔的花园变得如许温柔。”

眼看太阳正点点下降,为了在奈夫塔看日落,我们的车子在沙漠里飞驰,道路高低不平,车子索性停在沙漠中央,我们向沙漠高处的土丘跑去。导游说,那是看日落的最佳地方。我们一路狂奔,追逐着落日。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沙漠中奔跑,松软的沙子让脚步深深浅浅,沙灌进鞋子,我们继续跑。其实后来知道,奈夫塔、托泽尔、杜兹,甚至整个南方都是看日出日落、看星星的好地方,因为那里离自然最近,离天最近,离心最近。终于登上沙丘,太阳已收敛了四射的光芒,宛若处子,婷婷盈盈、不胜娇羞,只几秒钟的时间就把红彤彤的面庞掩进大地的怀抱。天空顷刻暗了许多,站在土丘上,我们真的感受到大漠的豪气和孤寂。

来去匆忙,还没有完全体味奈夫塔被岁月掩去的许多秘密和神奇,望着夜幕下的绿洲,我们在心中默念……纪德曾五游北非,他在游记中写到:“如果我早知道奈夫塔,我就会早到她的身边,而不是比斯克拉,而且,我还会深深地爱上她!”纪德留下了遗憾,我想我们也是。

奈夫塔是突尼斯苏非教派的圣地,有20余座清真寺和百座的修道堂,被称作“沙漠凯鲁万”。其中最著名的修道堂是建于公元5世纪的西迪·布·阿里(Marabout de Sidi Bou Ali)。坐着四轮马车,头顶的绿洲几乎遮住天空,蜿蜒穿行,修道堂就在绿洲的深处。修道堂里保留着西迪·布·阿里的物品,有隐士身裹斗篷,倚在角落,手持念珠提念安拉尊名不已。当我们提议合影时,他纯正的法语让我们惊讶,也许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现在却摒弃了世缘,甘愿过着隐士的生活。

1890年,云南回族学者马安礼翻译了阿拉伯近古时期著名诗人蒲绥里(Βūsīrī,1211-1296)的《衮衣颂》(今译《斗篷颂》),这是中国第一部阿拉伯译诗,因仿我国《诗经》体,故又称《天方诗经》。生于埃及的阿拔斯王朝后期最著名的诗人。关于《衮衣颂》有一种传说:据说蒲绥里中年曾患半身不遂症,乃作诗赞颂先知穆罕默德的圣德,他希望“以其内性外行、天人感应之奇,组织成章,颂扬至德,包括宏富,以为药石,冀得痊可,名曰《衮衣颂》,言称颂至德,如以锦衣进献也。”他每夜诵读,心诚则灵,后蒲绥里果然在梦中见先知穆罕默德,先知以手抚摸其病体,他惊而立起,病遂愈。因此使《衮衣颂》更加为人传颂。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求医祈福者奉为圣歌。

奈夫塔曾出现了一批大学者和文学家,扎维叶·艾比·阿里·逊尼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逊尼派教义的权威,曾担任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转自:http://douercn.bokee.com/view.b?diaryId=108786772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